中医康复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作者: 纳菲菲 谈园园

中医康复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EF、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其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康复护理;呼吸功能;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炎症、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通常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有效缓解病情,但也有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在疾病康复期的认知较差、受到不良生活行为的影响等原因引起气道发生不可逆狭窄或收缩,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1~2]。故而,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可作为辅助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中医康复护理不同于临床常规护理,将中医理念融入护理过程中,运用独特的康复护理方法,配合患者自我康复训练,使患者达到良好的康复状态,促进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显著改善[3~4]。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6.71±11.19)岁;病程3年~11年,平均病程(7.09±3.22)年。观察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25岁~75岁,平均年龄(46.78±11.39)岁;病程2年~12年,平均病程(7.21±3.38)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支气管舒张试验、肺功能检查、胸片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病程≥3年;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项目,由本人或家属自愿签订同意书加入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严重脏器、组织病变;妊娠、哺乳期女性;原发性系统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为其分配病房及床位,发放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健康手册,并耐心解答患者问题,同时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等。

1.2.2 观察组接受中医康复护理

(1)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针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加以疏导,给予患者关怀与鼓励,引导患者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工作。同时,护理人员可为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加强患者康复信心。

(2)护理人员需遵医指导患者服药,如采取麻仁杏石甘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征进行加减药物,每日水煎口服,分为早晚各1次,一个疗程为7 d,同时可将白芥子、细辛、甘遂等药材研磨成粉,配合姜汁调和膏状,外敷在患者的肺俞穴、膻中穴、风门穴,1次/d,1.5 h/次[5]。

(3)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及饮食喜好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以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食用健脾化痰益肺的食物,包括百合、薏苡仁、扁豆及沙参等,或核桃、山药、莲子等补肾食物,缓解患者病症。

(4)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如太极拳、呼吸操、八段锦等,合理把控患者的运动时间与练习强度,加快病情的恢复进程。对于肺气虚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嘱咐其避免风寒和感冒;对于肺肾气虚患者,则需嘱咐其加强保暖。

(5)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或家属进行穴位按摩,如云门穴、列缺穴等,每次按压45次,2次/d,可促进患者呼吸功能。

(6)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中医哮喘康复相关知识的宣教,详细介绍饮食、运动及情志调节等方法,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若患者的哮喘发作基本消失且无明显不适,判定为显效;若患者的哮喘发作频率降低50%,且无治疗不适或并发症,判定为有效;若患者哮喘症状没有改善或病情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2)比较两组肺功能:包括患者护理前、后的PEF(呼气峰流速)、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

(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GQOL-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理功能,每项维度分值为0~100分,生活质量与分值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肺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护理后,观察组PEF、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发生主要与遗传、接触变应源、感染、环境和非特异性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一旦发作便会引起患者的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发绀,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7]。当前,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8~9]。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病症有所缓解,但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以及受到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疾病容易复发,对患者的病情康复带来不利。因此,临床需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加以干预,以此辅助治疗工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10~11]。

从中医学角度看,支气管哮喘属于喘症范畴,饮食、情志及外感因素等会刺激患者气道,引起支气管内痰浊阻滞,影响肺部宣发,诱发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本虚标实证,久病则正气亏虚,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2]。中医康复护理以中医护理为基础,通过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同时配合中医按摩、汤药等,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情绪、不良饮食结构与运动强度等的调节,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及时消除患者病因与病机,并减少其刺激性行为,降低患者哮喘复发率,并逐渐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从而保障其生活质量[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EF、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秀兰.康复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6):1047-1049.

[2] 潘玉佩,谢春香,华清,等.中医康复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4):117-119.

[3] 柴雪秋.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227-228.

[4] 李伶俐.中医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改善评价[J].中外医疗,2020,39(19):135-137.

[5] 张莹莹,安琪.中医康复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2):166.

[6] 陈敏,宋小娟.中医康复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6):148-150.

[7] 李峰媚.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老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作用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1):65-66.

[8] 岳冬梅,李铁敏,武文亚.中医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131-132.

[9] 芦丹.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Z1):254-255.

[10] 刘艳芳,刘艳芹.中医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150-151.

[11] 吴丽香,陈思.中医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8(02):207.

[12] 高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及其对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5):239-240.

[13] 王宏.支气管哮喘患者行中医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190.

[14] 高彦阳,周文琦,陈凡平,等.中医康复健康教育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研究[J].河北中医,2011,33(6):920-92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