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熨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 石丽凤 诸丽华 詹荔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热熨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7例,以掷骰子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参照组(37例)。参照组施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施以中药热熨委中穴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功能康复质量和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中医护理效果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功能康复质量及疗效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中药热熨委中穴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热熨委中穴;疗效

腰间盘突出症为临床高发病,多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组织突出,对周围相邻组织造成压迫,从而引发一系列腰腿疼痛等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慢性损伤,中医认为病机在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经脉[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热熨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7例,以掷骰子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参照组(37例)。治疗组男17例,女21例;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49.23±2.23)岁;病程1~5年,平均(2.23±0.58)年。参照组男17例,女20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63岁,平均(49.12±2.58)岁;病程1~5年,平均(2.19±0.45)年。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具体征象为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下肢活动受限等;对本研究所选方法耐受;知情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患有恶性肿瘤者;对此次研究持反对态度;不耐受本治疗方法。

1.2 方法

参照组选择常规治疗,例如及时改善病情,或选择针灸拔罐等方式。

治疗组则选择中药热熨委中穴治疗。中药组方:炒芥子、川芎、桂枝、牛膝、醋没药、醋乳香、伸筋草、五灵脂、醋延胡索、制川乌、制草乌、补骨脂、关黄柏、决明子、醋香附等。将以上药物研制成粉末装入布袋中,布袋大小为30 cm×20 cm,将其放置在60℃的恒温箱内。取出将中药包放于双侧委中穴,适当力度来回推熨15~30 min,防止烫伤。每天使用2次,连续治疗3 d,10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0 d。每包药物最多可使用5次,如果在初次使用时患者出现过敏症状,应当第一时间禁止使用。

在进行中药热熨治疗期间,也需要基于中医治疗理念对患者的饮食和用药加以指导,例如根据不同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辩证分型科学的给予饮食安排。一般食物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饮食为主,同时辅以健脾益气之品,例如山药、芝麻等,促进患者的功能改善。

治疗结束后需引导患者进行腰部功能的训练,例如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训练时将患者的下肢抬高,让其保持数秒,有助于防止神经根黏连。同时加强腰背肌功能的训练,选择仰卧位进行3点式或5点式挺腰训练,每日训练2~3次,每次大约持续10 min。患者治疗结束后如果需要下床活动,则需佩戴腰围,提高腰椎稳定性,防止着凉。治疗结束后2 h内禁止沐浴或抓挠治疗部位,如果出现不适需及时告知医师进行紧急干预。

1.3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疼痛评分尺≤3分)、中度疼痛(3分<疼痛评分尺≤6分)、重度疼痛(6分<疼痛评分尺),得分越高则疼痛越强烈[3]。

(2)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好(3分),症状消失或降2级;较好(2分),症状降1级;一般(1分),症状无变化;差(0分),症状加重。分值越高表示中医护理效果越好。

(3)治疗前后比较功能康复质量。以中医症候积分为评估标准,分别对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下肢活动受限三项指征进行观察,主症为0分、2分、4分、6分、8分,次症为0~4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4)临床疗效。治愈:腰部功能基本得以恢复,痛觉等不适感完全消失,症候积分减少率≥95%;显效:腰部基本已恢复正常功能,在进行一般劳动时无明显异常,70%≤症候积分减少率<95%: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腰部功能恢复良好,然而利预期值差距较远,30%≤症候积分减少率<70%;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腰部功能未得到恢复,症候积分减少率<30% [4]。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疼痛评分及中医护理效果评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中医护理效果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2.2 两组功能康复质量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功能康复质量均优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已经全部破裂,单独或连同髓核等组织向外突出,然后进一步对患者的腰部神经根造成压迫,从而诱发一系列腰腿疼痛等症状[5~6]。目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由于选择手术治疗时风险较大,而且疗效也难以得到保障,所以保守治疗仍然是此病最为广泛的方法。在中医理念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被纳入“腰痛、痹症”等范畴。中医治疗中可选择的方案较多,例如推拿、针灸、药物外敷等,而不同治疗方案间疗效存在一定差异,但共同点在于中医疗法疗效具有持续性特点,同时安全性较高,不易对患者造成创伤和损害[7]。对一些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仍然是最佳的缓解手段[8~9]。

本研究的中药方中炒芥子的功效与作用是祛风散寒、散结止痛;川芎、桂枝可以祛风除湿、舒筋止痛;没药和乳香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伸筋草、川乌、草乌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活血,五灵脂、延胡索、香附功效为活血散瘀、通经止痛;牛膝具有除湿止痛的作用;补骨脂能够治腰疼、肾气虚弱;关黄柏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决明子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功效[10~11]。以上药物联合应用,配合热熨有效将药力渗透于患者的体内,直至病变的深层组织,起到舒筋骨,达到止痛之作用。

热熨法在临床中也被称之为热敷法,在黄金内经中将其单独提出,能够有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络化瘀,且热敷时也能够提高患者腰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局部的代谢能力,从而充分发挥药物的功效,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具有良好作用[12]。当然,在热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配合相应的饮食干预、运动锻炼等,通过多方位的干预,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康复水平,稳固疗效

综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中药热熨委中穴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

参考文献

[1]李月,李辉,奚春阳,等.早期肌力定制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3):2561-2566.

[2]刘行高,魏彬,王洪涛,等.自拟行气化瘀健腰汤联合推拿牵引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中医药,2020,15(4):133-137.

[3]李宗霖,雷龙鸣,潘波洋.不同直腿抬高扳腿法对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4):9-12,72.

[4]李敏,黄立.独活寄生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7):126-128,132.

[5]张琪,许海委,范桐顺,等.循经取穴推拿手法结合圆利针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指标、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3):1266-1270.

[6]钟伟华,安军伟,李蓓,等.加味消髓化核汤配合核心肌群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1):1982-1985.

[7]齐玲,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王成伟,等.高压氧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部疼痛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8,25(6):392.

[8]张俊锴,肖斌,许啸.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世界中医药,2020,15(7):126-129.

[9]洪海平,方胜利,丁功福,等.基于“瘀水互患”理论化瘀利水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1):18-22.

[10]刘祥法,刘鹏.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J].安徽医学,2020,41(3):327-329.

[11]钟远鸣,何炳坤,吴卓檀,等.芍药甘草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疼痛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20):3194-3201.

[12]田大胜,刘建军,朱斌,等.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椎管狭窄症[J].中华骨科杂志,2020,40(17):1155-116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