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治疗观察

作者: 李彩云

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治疗的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80例(80只眼),随机分组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常规组进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临床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应用研究

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患者晶状体体积增大,前房变浅,进而引发青光眼,临床表现有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同特征,需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所选取的手术治疗方式需要依据房角开放程度以及眼压水平进行选取[1~2]。本文通过对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复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者术后心理状态、临床效果及睡眠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治疗的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80例(80只眼),随机分组为常规组35例(35只眼)与试验组45例(45只眼)。常规组年龄60~78岁,男13例、女22例。试验组年龄61~79岁,男18例、女27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手术方式,作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分离结膜,止血,作矩形巩膜瓣,切除小梁组织,缝合巩膜瓣2针,预制巩膜调节缝线,间断缝合球结膜瓣,在透明角膜用15°刀做穿刺口,手术结束后BSS液形成前房,切口无渗漏。术后根据患者滤过情况以及眼压的情况,进行巩膜缝线的调整。

试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作透明角膜切口,注入黏弹剂,环形撕囊,水分离,通过采用超声乳化的方式进行白内障吸除,吸除残留的皮质,并将人工晶体置于囊袋内。术后前房内注入卡巴胆碱注射液缩瞳,并给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点眼遮盖,手术结束[3~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临床效果及睡眠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2.3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超声乳化手术是通过将混浊膨胀的晶状体进行粉碎后吸除,并植入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相对较薄,所需空间较少,术后能够加深前房,房角部分或全部开放,解决瞳孔阻滞以及房角关闭因素,以此减少青光眼的发作。传统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方式可能发生驱逐性眼内出血,前房形成延迟,以及过滤通道纤维化,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状,疼痛程度也较为明显,存在恢复缓慢的问题,对手术的整体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通过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比常规方式具有更加明显的改善视力作用,并且因较薄的人工晶状体,还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出现。其切实符合现代医学所提倡的微创理念,还具有疼痛轻、愈合快等优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波.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5):60-63.

[2]孙楠.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6):690-691.

[3]高瑞莹,卢善华,李一壮.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4):314-316.

[4]陈建卓,朱卓颖.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10):88-8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