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 王春娟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12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112例,采取抽签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特布他林治疗,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肺功能。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

慢阻肺在临床上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具有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诊疗周期长、高复发率等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报告指出,临床患慢阻肺患者占比十分之一以上,随着现阶段环境、生活方式、习惯、饮食等变化,慢阻肺的临床发生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由于慢阻肺患者肺部长期炎性反应出现纤维化变化,导致其持续出现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伴随呼吸困难,肺功能状态大不如前。

临床多采取特布他林等药物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炎性症状,消除血管痉挛、肺部水肿等情况,特布他林属于肾上腺素激动剂,临床应用后可帮助患者舒张气管平户籍,减少痉挛活性物质的产生,进而提升患者支气管黏膜纤毛功能,恢复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有研究表示,受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年龄、躯体素质、药物耐受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进服特布他林后的临床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甚至部分患者会有不良反应情况。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后可稳定患者的病情,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药物半衰期较长,安全性较高。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2~12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112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男28例,女28例;年龄47~73岁,平均(60.32±1.45)岁;慢性病程2~8年,平均(5.56±1.88)年。实验组男30例,女26;年龄46~74岁,平均(60.38±1.32)岁;慢性病程1~9年,平均(5.54±0.73)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处于加重期;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基础资料完整;肝肾功能无异常;认知无异常;家属、患者均签订知情表。

排除标准:近期使用过激素药物;遗传性精神异常;全程实验未完成;与临床诊断评估不匹配;对实验组药物过敏;依从性差。

1.2 方法

两组均按照相关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2次/d,2 ml/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特布他林气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特布他林用量及用法同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2次/d,每次剂量在100~1000 g,两组用药12周。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为SF-36生活质量量表,涵盖睡眠质量、生活能力、心理情况、躯体情况,总分25×4=100满,评估后分数和患者生活质量表现为正线性相关。

(2)治疗效果。显效:患者血气指标正常,生命体征正常,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的表现;有效: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渐趋正常数值,临床不适症状有所改善。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3)肺功能变化。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FEV1%、PEF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临床慢阻肺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在呼吸系统疾病中高达10%左右。随着社会环境、生活压力、行为习惯、饮食等因素的影响,慢阻肺逐步出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正常生活[1]。有研究指出[2],慢阻肺患者多为肺功出现不完全可逆气流的影响受到限制,包括化学物品、烟尘、吸烟等。患者临床症状有气短、喘息、胸闷、咳痰、咳嗽等,急性加重期患者甚至存在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和工作。临床需积极重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对症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消除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疾病预后质量。

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易出现咯血等症状,严重者伴随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最终走向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率[3]。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药物较多,受到疾病程度、患者机体耐受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一用药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不彻底[4]。特布他林气雾剂是临床上常见的肾上腺素激动剂,临床应用后有效帮助患者扩张期待,改善支气管痉挛症状,提升患者呼吸的通畅度,并能提升患者黏膜纤毛的清洁能力,提升患者支气管耐敏性,但单一用药患者的康复效率较低,临床症状改善不彻底,治疗效果一般。给予患者特布他林单纯治疗后住院时间较长,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临床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化[5]。

糖皮质激素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患者用药后能对机体内的炎性因子进行控制,缓解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消除患者肺水肿、通气困难等症状。尤其是针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肺功能状态,推动患者疾病治愈率上升,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属于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患者用药后可保证支气管平滑肌扩张,缓解支气管痉挛症状,减少炎性物质的分泌,并保证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7]。在特布他林的基础上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均经口腔用药,直接作用在患者病灶,可缩短患者的康复用时,尽早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药物半衰期较久[8~9]。但临床在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对症治疗期间需重视患者用药情况,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均有可能引起全身作用,特别是当大剂量长期使用,但其发生率较口服糖皮质激素要少得多。可能的全身作用包括库兴氏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库兴样特征(Cushingoid’s features),肾上腺抑制,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迟缓,骨矿物质密度减少,白内障和青光眼。因此,将剂量减少至可有效控制哮喘的最低剂量是非常重要的[10]。

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多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感染等疾病诱发,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可改善患者动脉血压分压,保证患者肺功能的正常状态,尤其是对于疾病的复发次数具有较好的控制。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使用后可提升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度,减少肺水肿等不良症状,加之特布他林的基础治疗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11]。

综上所述,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军.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132-134.

[2]吴捷,蔡博,张吟,等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1,34(4):261-262.

[3]施丽萍,海冰.慢阻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1,19(6):111-115.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规范管理撰写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规范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12):1054-1063.

[5]赵娜.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21(23):72-73.

[6]刘美玲.糖皮质激素辅助噻托溴胺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临床成效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2):178-180.

[7]付群.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0):1220-1222.

[8]李静,刘红梅,肖文香.糖皮质激素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1,32(16):2062-2065.

[9]刘漪杉.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6):118-120..

[10]王景,徐颖,段立鸣.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6):4-7.

[11]白洁,陈晓露.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的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4):24-2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