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 缪红莉 陈小红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  筛选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疱疹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皮疹开始消失时间、疱疹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整体护理效果较佳。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带状疱疹;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疼痛程度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神经、皮肤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多发生在身体一侧,表现为疼痛、沿着周围神经走向成群分布的水疱,可见于头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及四肢等部位[1]。带状疱疹发作后患者可见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轻度发热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均有明显影响。老年人群本身免疫力及抵抗力较差,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难度大[2]。药物为目前控制带状疱疹的主要方案,但需在治疗的同时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并借助科学手段缓解其患病后的疼痛程度,改善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究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筛选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67.34±5.11)岁;病程1~5个月,平均(2.52±0.42)个月;BMI 18~27 kg/m2,平均(22.14±2.04)kg/m2;发病部位:腰部24例,四肢15例,头部11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1~78岁,平均(67.54±5.18)岁;病程1~5个月,平均(2.58±0.46)个月;BMI 18~27 kg/m2,平均(22.18±2.08)kg/m2;发病部位:腰部20例,四肢17例,头部13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参考《皮肤病学》中相关标准确诊者;年龄≥60岁者;有自理能力者;首次确诊者;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意识清晰且具备读、写能力者。

排除标准:无法参与本次研究者;严重心肺功能损害者;读、写、听障碍者;依从性较差者;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认知功能障碍者;无法配合完成护理操作者;严重免疫缺陷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其受教育背景、生活背景等,同时评估其临床需求,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保持态度温和;其次为其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师专业能力、责任护士等。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案,引导其了解到良好心理状态对改善预后效果的价值;此外,给予患者耐心安慰、疏导,指导其掌握缓解自身情绪状态的方法,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并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

(2)健康宣教。评估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知程度,纠正其错误认知;根据患者认知程度采用视频、PPT、宣教手册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疾病发生原因、影响因素、进展过程等,旨在提高其治疗积极性,并积极配合治疗;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为其解答治疗及住院期间存在疑惑,达到缓解其预后效果的目的。

(3)疼痛干预。参考VAS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遵医嘱采用科学方案进行镇痛管理,针对疼痛程度较轻者可通过与患者交流,达到分散其注意力的目的,亦可为其播放喜好的音乐、电视剧,达到减轻其主观疼痛感的目的。此外,通过温水足浴等方法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血液循环的;若疼痛程度较强,需遵医嘱给予镇痛类药物,同时可辅助按摩等方法缓解。

(4)饮食干预。根据患者体重、饮食喜好制定科学的饮食食谱,叮嘱其在生活中多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选择生冷、刺激类食物,同时禁食浓茶、咖啡、辛辣食物,饮食需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在生活中多摄入高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类食物,以满足机体康复需求。

(5)局部护理。根据患者局部镇痛展开不同护理服务,针对存在红斑丘疹者可涂抹阿昔洛韦软膏;若患者存在水疱可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抽吸;针对存在感染症状者可涂抹红霉素软膏,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及病情变化;若出现溃破渗出情况可使用呋喃西林溶液湿敷,达到促进炎症消退的目的,待炎症消退后涂抹阿昔洛韦软膏。

(6)运动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协助其进行适量运动,旨在增强其身体素质,同时告知患者纠正既往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确保每日可获得充足的休息,继而满足机体康复需求。

两组均随访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参考VAS量表评价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1~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强。(2)参考PSQI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分值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3)参考生活质量量表(QOL),从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力等维度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4)根据疱疹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皮疹开始消失时间、疱疹愈合时间评价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整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Z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或Fisher检验,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VAS疼痛评分、PSQI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8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疱疹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皮疹开始消失时间、疱疹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在皮肤上表现为红斑簇状水泡,泡囊内充满液体,在破裂后液体从囊内流出,导致皮肤出现硬化、结痂等情况,整个过程会持续3~4周,直至囊泡硬化后病毒便不再发生扩散情况,但若治疗不理想可

继发神经疼痛,加之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较差,一旦发病后治疗过程较长可增强其抵触情绪,从而出现不配合或抗拒治疗等情况,严重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因此,需在治疗同时展开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疼痛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可改善带状疱疹患者入院后生活及睡眠质量,避免疼痛程度持续加重,影响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个性化护理是一种科学、可操作性强的护理方案,针对不同个体的性格、心理、体质、文化水平及病情展开不同护理服务,达到真正满足患者治疗中各种需求的目的;其次在护理中工作人员根据患者展开有效的心理干预,通过充分沟通可掌握其存在心理问题,结合自身专业能力及临床经验进行干预,引导其以积极、乐观的状态面对疾病,达到缓解其身心压力的目的。此外,疼痛干预以VAS疼痛评分结果为依据,既可确保护理方案针对性,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增加患者身心不适感及压力。

此外,观察组疱疹结痂、疼痛缓解、皮疹开始消失、疱疹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由此证实,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中展开个性化护理可缩短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整体护理效果较佳。

参考文献

[1]赵朋云,王琳琳,杨如梦.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伸护理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125-128.

[2]余蓓,林娜,詹爱华.红光照射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20):178-179.

[3]陈先凤.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0):152-153.

[4]朱叶,冯铃铃,潘小波.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模式对带状疱疹病人临床影响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10):793-795,798.

[5]李春燕.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高龄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3):534-53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