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

作者: 赵俊星

摘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间接导致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概率也逐年增长,患者往往需要面临记忆的丧失与生活质量的下降,而患者家属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在照料患者时承受着经济以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因此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成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与促进家属身心健康的有效保障。本文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具体概述,通过分析心理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期为今后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提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家属;心理健康;护理干预

阿尔茨海默症属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随着病程的变化从隐匿(记忆减退、社交困难等)逐渐转为明显(生活不能自理、记忆力严重丧失等)。该病的患病率与年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85岁以上的发病率高达30%。本文将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1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问题

1.1 情绪低沉、抑郁

家属面临着长期繁重琐碎的照顾工作,个人生活质量下降,加之在沉重的经济负担下,家属自身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继而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落。此外,由于家属得不到患者的情感支持与外界的心理支持,不仅要长期操劳,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长此以往,不仅患者的照顾质量没能得到提升,自身还要面临因负面情绪而引发的各类风险,其中以抑郁尤为明显。抑郁轻则消极孤寂,重则意图轻生,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属中较为常见。据报道,参与照顾痴呆症患者的看护员,其患抑郁症的风险是未参与照顾的5倍[1]。在患者的照料过程中,社会及医学各界的关注点都集中在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而关于患者家属的支持性干预措施却很少。长此以往造成家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下,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研究发现,抑郁症状严重的照顾者更容易出现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施暴的不良行为,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对患者家属采取适当的心理关怀辅导措施也是刻不容缓的[2~3]。

1.2 精神紧张、焦虑

护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家属自身对痴呆症症状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护理经验与技巧,在患者发病时往往难以应对,长期下来影响家属自身身心健康。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除认知功能障碍外,还伴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症状,患者家属不仅在生活上需提供必要的护理,还要面临沟通不畅、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在长年累月的照顾过程中压力与心理负担增加,生活节奏被打乱。不仅如此,由于阿尔茨海默症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加之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看护与常规治疗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年轻患者家属尚可应付,年纪大的家属精力容易被患者消磨殆尽,以至于无法应对日常工作。上述种种因素都是引发患者焦虑的诱因。

1.3 强迫症状

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面临较大的物质与精神压力,因担心患者安全、忙于照顾而减少休息、娱乐时间,同外界接触减少,与他人沟通能力直线下降,且当下关于患者家属的干预措施还未完善,自身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无从宣泄,容易情绪失控,迁怒于患者,而后又自责,两种情绪反复交替,出现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

1.4 失眠多梦

临床症状包括饮食不规律、白天睡觉夜间活动、随地大小便等,由此家属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用于照料患者,昼夜颠倒,身心俱疲,由此引发噩梦或失眠。

1.5 缺乏信心

鉴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病程长,家属面临长期的医药费与持续的精力消耗,却无根治办法,治疗预期逐渐下降,产生一种看不到希望的感觉,失去治疗信心,最终演变成绝望。

2影响因素

2.1 患者因素

2.1.1 年龄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年龄与家属患抑郁症等概率呈正相关,患者年龄越大,依赖性越强,家属在日常照料中顾虑的就越多。

2.1.2 性别

虽然当前并未有研究表明患者的性别与家属的心理问题有关联性,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男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给家属带来的压力明显高于女性患者。

2.1.3 痴呆严重程度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严重程度也关系到家属的心理健康,究其原因来看患者痴呆程度与家属护理时间显著相关,正常老人每周护理时间平均约为5个小时左右,而随着患者病程情加重,家属所需照护时间也明显增长,私人时间减少,人际社交退缩,患心理疾病的概率也将随之增长。

2.1.4 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典型症状为认知功能下降,但从疾病本身来看,在早期仅从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上看是无法对认知功能作出确切判断的。家属对患者的态度也随着病程的发展有所改变,早期患者认知功能与常人并无差别,但患者后期记忆力消退、人格改变直至识别困难、不认识家属等,都会给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

2.1.5 精神和行为症状

家属在护理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患者后期往往出现暴躁、易怒、越积行为,家属辛苦付出得不到理解与回馈,情绪自然而然陷入低沉状态。

2.2 家属因素

2.2.1 家属年龄

家属年龄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有待探明,可以预见的是,患者家属年龄越大,其体力与精力亦随之下降,难以应付日常繁琐的照护工作。

2.2.2 家属性别

女性性格较为敏感,受患者产生的特殊行为问题(如愤怒、不认识自己)影响较大,在同样的情况下,女性家属相比于男性家属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2.3 与患者关系

鉴于家属关系通常局限于子女、配偶、亲属等,其中前两者居多,子女与配偶是患者的至亲至爱,目睹患者病情逐渐恶化,自己劳心劳力却不见好转,内心产生无助感,心理长期处于负面状态。

2.2.4 照顾时间

照顾时间越长,家属所需付出的时间成本以及精力越多,其物质与精神负担越重,家属个人的社交范围也逐渐缩小、家庭关系紧张,自身也容易蔓延出诸多不良情绪。

2.2.5 护理知识与技能

通常情况下患者家属承担主要照料责任,对患者的基本生活起居照顾尚可完成,但往往都不具备关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专业护理知识与技能,尤其对后期行为模式改变、沟通无力感到焦虑、力不从心,最终导致家属生活质量下降。

2.3 客观环境因素

2.3.1 经济负担

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其智力与体能逐渐衰退,直至丧失自理能力。在国外患者家属若没时间会将患者送至养老院或医院,而我国现行环境下以家庭护理居多。但由于患者病程较长,少则5~6年,多则15年,无论是何种护理方式,患者家属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与日常开销都是不容忽视的。据统计,一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每月仅吃药费用就接近2000元,而且不少家属还要提早退休或者辞职来照料这些患者。正是因为如此,家属在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下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也较高。

2.3.2 社会支持

关于患者家属社会支撑这一方面,我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健全的社会-家庭支撑体系,尽管部分地区有做了一些尝试,但仍未得到大范围推广。家属个人护理患者难免感到力不从心,若是有其余亲属或是非政府组织支持,家属自身的心理负担也会适当减轻,产生负面情绪引发心理问题的风险也将大大降低。

3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措施

3.1 定期评估家属

医护人员在关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同时还应加强家属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如发现家属有情绪低落、抑郁等症状时,应第一时间安排其在就近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和心理健康检测,有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尽早解决。

3.2 建立有效沟通

医护人员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取得信任,耐心倾听家属的倾诉以及真实想法,排遣心中郁结,多用正面案例鼓舞、激励家属,使家属重拾护理信心,尽可能抵消负面情绪对家属身心健康的损害。

3.3 护理指导干预

(1)提供技能培训。阿尔茨海默病虽不可彻底治愈,但适当的治疗护理手段能有效延缓病情恶化,要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与患者接触,评估患者沟通需求,简化患者生活程序,改变原有误区,提高处理行为异常等问题的能力。

(2)指导自我防护。患者家属因照料患者导致可支配时间少,滋生负面情绪的同时还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引发其他疾病,医护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指导家属加强锻炼、学会自我放松,保持精力充沛。

3.4 心理护理干预

(1)给予精神支持。家属因照料患者,生活、工作、社交都受到极大影响,医护人员应体谅家属难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2)指导患者家属调整心态。家属照料患者实属不易,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难免出现伤害家属的事情,医护人员应鼓励家属多关注美好的一面,指导家属学习管理压力及负面情绪的方法,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只有家属的身心健康,患者的生活质量才有所保障。

(3)个性化咨询指导。医护人员结合患者及家属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一对一心理咨询辅导、鼓励寻找生活乐趣、言语激励等,尽量为家属答疑解惑,帮助打消不良顾虑,出院后有必要建立长期联系,定期随访。

3.5 提高社会支持

(1)成立专业志愿者组织,免费为家属进行健康讲座,提供咨询、教育、协助等服务。

(2)定期在社区开展联谊会和经验交流会,为家属之间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提供平台。既可以使家属互相交流照护经验,取长补短,倾吐自己的内心感受,发泄内心的痛苦;也可使家属之间相互联系和心理支持,获取鼓励和信心。

(3)社会支持援助,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如资金、药物援助等,通常该类支持与社会关系密不可分。

(4)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全社会关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属的心理与社会支持问题,通过支持治疗实现与疾病相关负面情绪的缓解,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熊冬梅.阿尔茨海默病照护者心理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J].医疗装备,2016,29(14):166-167.

[2]刘泽平,叶启蒙.阿尔茨海默病照顾者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5):4.

[3]陈光玲,陈汝兰,苏保育,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研究及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14,14(5):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