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用于双胎妊娠并发症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 王惠 邹丽华 赖莹颖摘要:目的 研究产前超声用于双胎妊娠并发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215例双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期和分型监测,采用产前超声检查,对双胎妊娠并发症进行监测。结果 三种双胎孕妇(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以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例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的胎儿丢失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对于双胎妊娠并发症孕妇采用产前超声检查价值较高,能显著降低胎儿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产前超声;双胎妊娠并发症;临床价值
双胎妊娠是多胎妊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围产儿死亡率较高,孕妇的妊娠反应较重,容易引起妊娠并发症,在孕晚期还容易出现胎膜早破等情况。而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对于孕妇实际情况定时监测,能保障母婴安全[1]。双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不断增加,并发症包括:(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单胎妊娠较高,且发病早、程度重,容易出现心肺并发症以及子痫;(2)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发生率是单胎的两倍;(3)贫血是单胎的2.4倍,和铁的缺乏有关;(4)羊水过多;(5)胎膜早破,发生率大约是14%左右,可能与宫颈内压力增高有关;(6)胎盘早剥是双胎妊娠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7)产后出血。因此,对于双胎妊娠并发症孕妇早期检查较为重要,主要有测量血压、腹围、身高、体重、妇科内诊、血型、贫血检查、乳房检查、骨盆外测量、心电图、超声检查及梅毒血清反应等常规检查。在怀孕期间,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可详细看到胎儿的脏器和肢体发育情况,若胎儿存在异常现象,可及时采取治疗,有利于减少产妇分娩后胎儿异常发生率。分娩产妇通过产前超声检查,能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以及胎儿在母体的姿势,以便在产妇分娩前提供详细资料。高龄产妇的增加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使多胎妊娠(双胎妊娠为主)的发生率明显增长。与单胎妊娠相比,双胎妊娠在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增加。通过规范化开展双胎超声诊断及监测,对其病情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追踪和评估,能使临床医生早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双胎不良结局的发生。本次研究对产前超声用于双胎妊娠并发症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215例双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进行分期和分型监测,采用产前超声检查。纳入标准:所有孕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由于个人原因中断研究。年龄在19~43岁,平均年龄(28.17±2.11)岁;孕周在16~36周,平均孕周(26.11±1.26)周;部分孕妇存在妊娠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高脂血症、急性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1.2 方法
产前超声:采用超声机器( GE Vouluson E8;三星麦迪逊ACCUVIX A30)进行经腹部扫描,探头频率在3.5~8.0MHZ之间,扫查最大角度为1900×1200。所有孕妇在孕11~13周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确定绒毛膜性,例如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在检查中可见孕妇宫腔胎儿中具有1个胎盘和2个羊膜,两个胎儿之间的分隔膜和胎盘连接呈现T字形。检查诊断时间:确诊绒毛膜性直至26孕周前,每周需要进行超声检查一次;在26周后,减少超声检查次数,每2~4周进行复诊一次。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检查显示宫腔内存在两个胎儿,胎盘和羊膜腔均为1个,检查时间和上述相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检查显示宫腔内具有胎盘2个、羊膜2个和胎儿两个,两个胎儿之间的分隔膜和胎盘的连接呈现A字形[2]。
1.3 观察指标
三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包括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以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所占比、并发症发生率、胎儿丢失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形式表示,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并以χ2检验。P<0.05,说明以上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 分析绒毛膜性检查结果
在215例双胎妊娠检查发现,三种双胎孕妇(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以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的所占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所示。
2.2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低于其他两组(P<0.05),见表2所示。
2.3 对比胎儿丢失率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的胎儿丢失率为2.5%,低于其他两组(P<0.05),见表3所示。
3讨论
双胎妊娠为高危妊娠,和单胎妊娠相比,胎儿并发症较高[3]。在双胎妊娠中,孕体分离越早,并发症也就越少;若共享器官越多,容易导致并发症增加。因此,对于双胎妊娠早期进行超声检查,能确定绒毛膜性,对胎儿发育情况定期监测,能减少胎儿并发症,提高存活率[4~5]。
双胎妊娠分为三种绒毛膜性包括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以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单绒毛膜双胎两个胎儿之间容易发生输血综合征、吻合血管等情况,导致一胎生长受限。单绒毛膜羊膜囊双胎是一种最危险的类型,胎儿容易发生脐带打结以及脐带缠绕等情况,导致胎儿死亡率增加,因此需要对于胎儿绒毛膜性早期确定,对于胎儿发育情况定期检查并进行治疗,从而显著减少胎儿死亡和并发症发生[6]。对于单绒毛膜性双胎孕妇,妇在短时间内发生腹围增加或腹胀明显时,需要警惕TTTS发生。TTTS是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特有的并发症,占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的10%~15%。TTT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和单绒毛膜性双胎共用1个胎盘,在胎盘层面有大量的血管吻合有关。孕24周前未经治疗的TTTS,胎儿病死率较高,同时存活胎儿中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所占比也不断增加。本次研究中,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的并发症以及胎儿丢失率较高,证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期间胎儿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存活率低。因此,妊娠期间对于胎儿绒毛膜性早期确定,对于胎儿的大脑动脉状态、生长动态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产前超声监测,能对于胎儿并发症早期发现,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最佳分娩时期,预防胎儿并发症发生。双胎妊娠患者胎盘在宫腔内具有较大的覆盖面积,在孕期容易发生前置胎盘和低置胎盘等情况,同时还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子痫前期、贫血以及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对于产科并发症孕妇定期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能对双胎胎儿生长情况、羊水情况、腹围生长差异进行观察,同时还能观察胎儿生长同步情况,对于宫内危险预警信号早期发现,从而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间,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显著减少宫内死亡率。双胎妊娠中单绒毛膜双胎,容易引起双胎输血综合征,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双胎中一胎死亡在双绒毛膜双胎中较为常见,幸存者预后主要受到孕周的影响。单绒毛膜双胎中若一胎宫内死亡,另一个胎儿胎死宫内风险在20%内,存活胎儿存在脑损伤相关风险。通过采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进行观察,能对胎儿早期缺氧情况进行观察,对于胎儿生长异常情况早期发现,及时采用治疗措施,能显著预防并发症发生,保障母婴安全。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胎存在异常,对于双绒毛膜性双胎中一胎异常,例如结构异常和染色体异常,应综合考虑胎儿异常的严重程度、对母体和健康胎儿的影响、减胎手术的风险,结合患者意愿、伦理及社会因素,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严重的胎儿异常可采取减胎术,在临床常采用的技术为经腹超声引导下氯化钾心腔内注射术。部分研究学者建议对于孕中期发现的双绒毛膜性双胎中一胎严重的非致死性胎儿异常,为提高健康胎儿的活产率,可观察至孕晚期再行减胎术。但孕28周后进入围产期能否进行减胎存在医学伦理学的问题,需经相关的伦理委员会讨论决定。
产前检查是指在妊娠期为产妇提供一系列的检查与建议措施,主要通过对于产妇以及胎儿的监护,实施早预防、早治疗措施,从而减少不良影响情况发生。给予产妇提供正确检查手段与医学建议,是降低产妇高危妊娠发生率的关键。超声检查具有多种优势,如①在进行超声成像的时候,超声波是为一种机械波,不会导致放射性损伤,检查的安全性较高。②超声检查可以动态的显示器官的运动以及血流状况,还能清晰显示相应的异常改变,在进行产前检查的过程中能进行身体上各个部位以及任意方向的检查,所以可以同时获取功能和形态学方面的信息,利于病变检出。③超声检查不仅非常便捷,易于操作,在短期内可以取得结果,同时检查费用也比其他的检查方式低廉,因此如短期内对于病变需进行反复多次检查,可以利用超声检查来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但是超声还存在局限性:①某些脏器的检查受限,如骨骼、肺、胃肠道内的气体可能会对超声波产生的入射光线发生全反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检查的效果;同时如果患者过于肥胖,超声检查无法透过患者体内的脂肪,导致图像畸形或者不够良好。②病变显示不够清晰。对于一些比较大或者是囊性的东西而言,具有较高检出率,但是通过图像所显示的器官结构以及病变不够清晰。
经研究表明,三种双胎孕妇(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以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的所占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和其他两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的胎儿丢失率为2.5%,和其他两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
综上所述,产前超声用于双胎妊娠并发症检测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菲,王莉,马玉庆,等. 超声心动图评估双胎妊娠并发症孕妇左心结构和功能的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2):89-93.
[2] 吴圣楠,刘新秀,辜秋阳,等.早孕期超声筛查双胎妊娠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8):1229-1233.
[3] 古舒梅,曾海峰.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生长受限的临床特征及产前超声监测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3):479-481.
[4] 刘星,曹引丽.双胎妊娠的孕期胎儿监护[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4):387-392.
[5] 彭芬芳,杨晓燕,石晶,等.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分析及文献复习[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5(1):73-80.
[6] 刘娜.双胎输血综合征的诊治及争议[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0):74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