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封闭管理期间保障人员心理应激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齐有环 胡小娟 孙新媛 李静

冬奥会封闭管理期间保障人员心理应激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0

摘要:目的 探索分析冬奥会封闭管理期间相关参与保障工作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冬奥会封闭管理期间参与保障工作人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并科学应用7项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健康调查问卷9(PHQ-9)以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其全封闭管理期间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具体影响因素。结果 有28名(46.67%)具有抑郁症状,有18名(30.00%)具有焦虑症状,有26名(43.33%)具有PTSD症状,有18名(30.00%)具有失眠症状。性别是抑郁和焦虑(P<0.05)影响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应激障碍影响因素(P<0.05),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失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冬奥会封闭管理期间,要高度关注参与保障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干预工作。

关键词:冬奥会;保障人员;封闭管理;抑郁;焦虑;应激障碍;失眠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1]。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期间,91个国家的运动员及工作人员齐聚,安全保卫及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压力巨大。加之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冬奥会保障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本届冬奥会,所有入境涉奥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均实行全流程、全封闭、点对点的闭环管理,与社会面完全隔开,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我院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分析冬奥会封闭管理期间相关参与保障工作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及影响因素,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于2022年3月随机抽取实际参与北京冬奥会保障人员60名开展问卷调查。具体涉及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7名、初级医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9名、护士18名、超声医师2名、检验师10名、放射技术6名。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涵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

1.2 研究方法

重点掌握研究对象的相关心理情绪基本情况(焦虑、抑郁、应激障碍、失眠等)。提前准备好7项广泛性焦虑量表、健康调查问卷9、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失眠严重指数量表。在开展研究之前,主动与对象进行沟通,告知其本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用途、价值等,提升其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①抑郁情况。采用健康调查问卷9(PHQ-9)实施调查。该量表由9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分别计0分(没有)~3分(几乎每天),总分为0~27分。其中,0~4分表示无抑郁症状,5~9分表示存在轻度抑郁症状,10~14分表示存在中度抑郁症状,≥15分表示存在重度抑郁症状。②焦虑情况。以Spitzer于2006年编制的7项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实施调查。该量表共包含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别计0分(完全没有)~4分(几乎每天),总分为0~28分。其中,0~4分表示没有明显焦虑症状,5~9分表示存在轻度焦虑症状,10~14分表示存在中度焦虑症状,≥15分表示存在重度焦虑症状。③应激障碍情况。应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对应急障碍(PTSD)症状实施评价。该量表由侵扰、唤醒、逃避3个维度共22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分别计0分(一点没有)~4分(总是出现),总分为0~88分。其中,0~8分表示无PTSD症状,9~25分表示存在轻度PTSD症状,26~43分表示存在中度PTSD症状,≥44分表示存在重度PTSD症状。④失眠情况。应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实施评价。该量表共有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别计0分(没有)~4分(极重度),总分为0~28分,得分越高表示失眠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有资料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进行One-Samplekolmogorov-smirmov Test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描述,偏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25%位间距~75%位间距)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普通卡方检验。受试者危险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冬奥会封闭管理期间保障人员一般情况

本研究60名对象均配合顺利,提交有效问卷。①抑郁症状方面。有28名(46.67%)具有抑郁症状。②焦虑症状方面。有18名(30.00%)具有焦虑症状。③PTSD症状方面。有26名(43.33%)具有PTSD症状。④失眠症状方面。有18名(30.00%)具有失眠症状。

2.2 冬奥会封闭管理期间保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单因素分析

女性相对于男性、年龄41~60岁相对于21~40岁、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相对于大专、已婚相对于未婚保障人员抑郁、焦虑发生率更高且程度更重(P<0.05);女性相对于男性、年龄41~60岁相对于21~40岁、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相对于高中及以下、已婚相对于未婚的保障人员PTSD发生率、失眠发生率更高且程度更重(P<0.05)。见表1~4。

2.3 冬奥会封闭管理期间保障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是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是PTSD的影响因素,性别、婚姻状况是失眠的影响因素。见表5~表8。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是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是PTSD的影响因素,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失眠的影响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在冬奥会进行过程中以及开展前后,保障人员群体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女性担负着和男性相同的职责,其面临的社会事件也比男性相对较多,因此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PTSD具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保障人员,其PTSD症状越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与较年轻的保障人员相比,年长的人员多经历着家庭关系、子女教育、工作变化等诸多现实问题。而高学历的保障人员在面对相关创伤性事件的时候认知程度更高,可能导致其更容易选择回避、产生消极情绪。失眠是相对普遍的心理现象,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失眠也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 仲晓义.突发事件下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干预机制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3):59-6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