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联动综合评估在提高植入式静脉输液装置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
作者: 高洁 吴琼 张阳 李红超 董倩 刘唯唯摘要:目的 观察医护联动综合评估在提高植入式静脉输液装置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植入式静脉输液装置使用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给予医护联动综合评估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液港植入后2周、术后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2周共出现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发生率为20.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共出现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发生率为24.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WHOQOL-100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周、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医护联动综合评估能够明显提高植入式静脉输液装置使用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医护联动;综合评估;植入式静脉输液装置;生存质量
植入式静脉输液装置(IVAD)是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具有可长期留置的优势,通常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或者需要输入对静脉刺激较大药物的患者,如化疗患者。IVAD由供穿刺的输液港座和导管2个部分所组成。输液港座是联通静脉导管和外界的装置,因此被简称为静脉输液港。静脉输液港由于是侵入式操作,所以不可避免的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对于植入输液港的患者进行了联动综合评估护理,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选择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植入式静脉输液装置使用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4~76岁,平均年龄(57.66±10.09)岁。对照组患者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6.09±8.7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并予以批准。
纳入标准:(1)我院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2)首次接受上臂植入术静脉输液港治疗。(3)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既往有PICC置管史的患者。(2)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预计生存期不足3个月患者。(4)KPS评分<60分的患者。(5)神志不清醒,无法配合护理的患者。(6)既往有抑郁等精神性疾病病史的患者。(7)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具体包括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检查,严密观察输液港植入部位情况,观察是否有肿胀、渗出等情况发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输液港的日常护理方法相关健康教育。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给予医护联动综合评估护理。具体护理方案如下:(1)针对患者的病史、个人状态、化疗药物使用情况、输液港植入情况,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研究分析,并制定护理方案。每日医护共同对查房1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护理方案。(2)医护共同对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强调对医护人员操作时的手卫生管理,每日评估并记录输液港植入部位的肿胀、渗出、发红情况。结合患者身体状态防止过敏事件发生。(3)医护共同开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治疗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输液港植入的必要性和优势、输液港护理的相关知识等内容。(4)根据医护联合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和膳食计划,在可能的情况下保证患者的运动量和饮食摄入,并告诉患者如何在活动时对输液港的护理,以减少患者对输液港植入的担忧和恐惧。(5)对于出院后仍然需要置入输液港的患者,利用微信群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担任群主,随时解答患者有关输液港护理方面的疑问。
1.2.2 分析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输液港植入后2周、术后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术后2周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切口出血、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导管回抽障碍、局部肿胀、相关血栓形成。术后3个月维护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港体处药液外渗、相关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等。生存质量采用WHOQOL-100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6个领域29个条目,总分140份,最终评分转为百分制,得分越高则生命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使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评价。该量表共计19题,采用5级评分制,非常不满意1分,非常满意5分,总分19~95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总分≥76分为非常满意,57~75分为满意,38-56分为一般,<56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请患者在出院前填写量表。
1.3 数据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2周共出现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发生率为20.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共出现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发生率为24.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WHOQOL-100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周、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3讨论
植入式静脉输液装置是有长期置管需求患者的良好选择,既能够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又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由于输液港也是侵入性操作,所以会导致血栓形成、导管堵塞、药物外渗、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有数据报道,输液港所导致的感染发生率为3%~10%,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1.06%~11.4%,医疗不发达地区其发生率更高[1]。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会对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损伤,增加了经济支出,同时如果因此导致置管失败,为后续的治疗也带来影响。因此,如何减少静脉输液港所导致的并发症,就成为护理的重点。
传统的护理是针对患者疾病的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医嘱提供相关的护理服务,但是这种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患者的需求。因此,我院采用了医护联动综合评估的护理方案,将医生和护理的工作有机联系在一起,而非传统的上下级的工作模式。医生和护士通过不同的角度联合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2]。这样一方面能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对患者进行评估、护理;另一方面,联动评估减少了对患者异常情况的反应时间,能够更为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3]。
从本次研究上看,观察组术后2周共出现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共出现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发生率为24.00%),说明医护联动综合评估能够减少静脉输液港患者短期和长期的并发症,达到延长输液港使用时间和使用效果的目的。干预后2周、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WHOQOL-100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这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密切相关,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医护联动综合评估能够明显提高植入式静脉输液装置使用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波,耿翠芝.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143.
[2] 张进泓,罗凤.外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50例分析与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39(11):1216-1220.
[3] 黄月娥,资青兰,李丹莉,等.抗栓药管理预防高龄患者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0, 255(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