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 郭彤
摘要:目的 研究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所有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实验组行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前列腺剜除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术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剜除术;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
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的老年男性泌尿系疾病。前列腺位于膀胱的下方,包绕后尿道[1~2]。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从60岁以后出现前列腺增生的概率开始增高,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70%会出现前列腺增生症状[3~4]。前列腺增生主要引起尿道的机械性梗阻,会压迫、堵塞、延长尿道。但梗阻的程度与前列腺增生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而主要取决于增生的前列腺对尿道压迫的程度。梗阻早期膀胱有代偿功能,并不出现残余尿。晚期由于膀胱代偿功能衰竭,膀胱残余尿越来越多,使膀胱内压增高引起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使肾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本次研究以我院在2017 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00例作为实验对象,主要目的是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术后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从2017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00例接受手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年龄在5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41±4.21岁;实验组年龄在51~79岁,平均66.34±2.23岁。两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项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前列腺增生[5];全部具备TURP的手术指证②均有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症状;③具备完整的APSS评分信息。
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其他内脏疾病患者;②有用药禁忌症、依从性差者;③合并肿瘤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使用奥林巴斯等离子电切镜。切除从前列腺5~7点位置开始,首先切除中叶,然后对10~1点的位置对两侧叶的腺体进行切除,最后切除前列腺尖部的腺体。彻底止血后,Ellick冲洗膀胱,清除组织碎块,插入F20-22三腔尿管,气囊放置于膀胱内。术毕,持续冲洗膀胱。
实验组:使用剜除术。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使用奥林巴斯等离子电切镜。先用生理盐水灌洗膀胱,然后开口位置选择双侧输尿管和膀胱颈部以及尿道外括约肌,并观察具体情况,在精阜上方切开,找到外科包膜。将腺体和外科包膜分离,对前列腺中叶进行剜除;用电切镜鞘沿包膜钝性剥离腺体,配合电切环切断纤维粘连处,使得中间叶较易推至膀胱颈口处。沿剥离的中间叶向两侧剥离,并在精阜两侧分别切开尿道黏膜,沿前列腺包膜向两侧剥离;从尿道外括约肌上剥离下两侧叶增生腺体,顺时针向左、逆时针向右分别剥离两侧叶至12点处。前列腺较大时,可先将剥离的中间叶用电切环切割成条块,冲入膀胱内,边剥离,边切割两侧叶。12点处为前列腺联合部,腺体较少,可从膀胱颈口由里向外沿包膜切除,最后电切环修整膀胱颈口,清除该处残留腺体。彻底止血后,Ellick冲洗膀胱,清除组织碎块,插入F20-22三腔尿管,气囊放置于膀胱内。术毕持续冲洗膀胱。
两组病人在手术后均使用盐酸坦索罗辛每日0.2mg。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情况
分为显效(患者在治疗后,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有效(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生活质量有改善),无效(临床指标和症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3.2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指标
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前列腺切除质量、住院时间。
1.3.3 采用GQOL-74进行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
评测内容包括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社会等几个方面,取总分进行比较。
1.3.4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轻度尿道刺激、术后出血、前尿道狭窄、膀胱痉挛性疼痛、尿失禁。
1.3.5 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
满分10分,非常满意为8~10分,满意为4~7分,不满意为3分及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
1.4 统计学方式
使用SPSS23.0系统处理各方面获取的数据,所得到的数据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表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5),见表1。
2.2 临床指标对比
在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前列腺切除质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3。
2.3 生活质量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社会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5 治疗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短期手术疗效不差于、甚至超过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剜除术更适合用于治疗高龄、高危、大体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高,有利于前列腺偶发癌早期发现和治疗。两者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程度、恢复速度相同,真性尿失禁发生率并不增加。前列腺剜除术可能是未来前列腺增生腔内微创治疗的趋势,不远的未来有可能替代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成为前列腺增生外科治疗新的“金标准”。然而也有循证医学meta分析认为,这些临床证据级别较低,仅为谨慎推荐使用。并且,目前对于前列腺剜除术后尿失禁等并发症情况仍存在较多争议,限制了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推广应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及长期的随访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对比,后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慕淳,张赟,杨金永,李涛,门群利,刘建舟,殷锋彦,罗晓辉,蔡星建.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联合组织粉碎器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9):4297-4299.
[2] 郭新宁,秦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1):1681-1683.
[3] 杭涛,田智谋,郎建华.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05):117-118.
[4] 胡啸,周琴.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7):85-87.
[5] 鲁靖.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比较[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