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
作者: 任鑫
摘要:目的 分析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结直肠癌患者58例,采用双盲法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间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比对术后恢复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比对炎症因子指标,差异并不显著,P>0.05;干预后,比对炎症因子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比对并发症发生率数值,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比对治疗总有效率数值,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方式对结直肠癌疾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作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效果
结直肠癌属于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与患者生活饮食习惯等存在重要联系。依据相关研究资料,现阶段我国结直肠癌疾病疾病发生率数值在逐年攀升。疾病发生早期阶段,患者并不存在明显症状,进入到晚期会产生血便以及梗阻问题,现阶段临床需要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传统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同时预后效果以及恢复效果均会受到影响。现阶段,随着腹腔镜根治术在结直肠癌疾病中的广泛应用,效果更加显著。本研究通过对2020年1月~2022年1月5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客观性研究,探讨采用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结直肠癌患者58例,采用双盲法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分别为15例、14例;年龄范围值为34~66岁,年龄均值为(48.14±1.67)岁;体重范围数值为64.2~76.3kg,均值为(70.51±1.72)kg。对照组: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分别为16例、13例;年龄范围值为36~68岁,年龄均值为(47.26±1.52)岁;体重范围数值为64.6~76.9kg,均值为(69.50±1.45)kg。通过比较临床资料,统计学上并无差异,P>0.05,可公平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手术方式治疗。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在腹部正中位置作纵切口,长度设置为13cm;探查腹腔后,对上下长管以及肠系膜根管血管进行结扎,肠管游离后,对肠系膜以及肠管进行离断,周围淋巴脂肪组织需清除。术后阶段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方式。同样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借助二氧化碳建立气腹,腹压数值设置为15mmHg;利用腹腔镜探查腹腔,放置操作器械。肠系膜以及肠管游离后,需对系膜血管进行结扎,操作阶段需保护血管以及周围组织;在对淋巴脂肪组织清扫后切除肠管,保证血运正常;腹部位置作切口,长度为4cm,取出标本。清洗术腔,留置引流管后,进行逐层缝合。
研究组与对照组均实施抗菌药物治疗,防止感染。
1.3 观察指标
比较指标设置为术后恢复情况,评估内容设置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比较指标设置为炎症因子水平,评估内容分别为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比较指标设置为并发症发生率数值,评估工具为自制调查问卷,评估内容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液,统计不良例数,计算发生率数值。
比较指标设置为治疗总有效率数值,评估工具为自制调查问卷,评估内容分为三个阶段,正向意义阶段为显效、有效,负向意义阶段为无效。统计正向意义例数,计算治疗总有效率数值。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有关的数据在进行统计处理时使用的是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在表示时选择的是(±s),相比予以t检验。P<0.05证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组间评估指标为术后恢复情况
干预后,比对指标为术后恢复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组间评估指标为炎症因子水平
干预前,比对炎症因子指标,差异并不显著, P>0.05;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见表2。
2.3 组间评估指标为并发症发生率数值
干预后,比对并发症发生率数值,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组间评估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数值
干预后,比对治疗总有效率数值,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3讨论
结直肠癌患者早期阶段症状不够显著,一旦出现便秘、便血以及腹泻等,往往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阶段[1]。多数患者在出现肿瘤破裂以及感染等问题后,肿瘤细胞对其他器官已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复发率以及转移率较高,难以接受手术治疗,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依据相应研究数据,现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是直肠癌以及乙状结肠癌,需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医疗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情况,疏导其情绪,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配合程度;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保证手术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手术质量[2]。
患者治疗阶段主要措施是根治术,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对肿瘤以及周围淋巴组织进行清除,以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同时可缓解手术造成机体肠系膜不良影响,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因为肠系膜对患者胃肠功能产生直接影响,能维持患者肠管生理活动[3]。传统开腹手术时间时间较长,造成的创伤不能忽视,且术中暴露位置多,患者会出现较多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阶段的身体康复程度造成不利影响[4]。目前,随着微创医学发展与进步,腹腔镜手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可清晰地对患者腹腔情况进行探查,手术操作也更加精准,能有效降低术后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构建气腹以及操作口形成的创口面积更小,可满足患者对外观美观度的需求。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在术前阶段接受情绪疏导,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确保手术得以顺利进行[5~6]。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对肿瘤以及周围淋巴组织进行彻底清除,降低复发率。手术措施对患者机体肠系膜产生的影响可逐渐降低。肠系膜是确保胃肠运动以及肠管正常理解解剖位置的重要部分,以往应用的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耗费的时间较长,形成的手术切口大,出血量较大,并且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的麻药较多,手术视野不够清晰,造成患者治疗效果较差,预后差强人意[7~10]。近些年,在临床各个科室中腹腔镜的应用逐渐广泛,重要优势是创伤小以及疼痛程度低等,多数患者术后阶段不需要使用止痛药物,术后2d可下床活动,在术后7d可回归到正常生活,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心理负担以及经济负担均比较小[11]。本研究中,比较炎症因子水平、术后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研究结论相一致。此外,腹腔镜根治术由于能降低对患者机体组织损伤程度,防止对机体环境安全性造成影响,缓解手术应激反应,因此治疗优势也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通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方式对结直肠癌疾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明亮.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2):2.
[2] 陆伟群,刘磊,江陈非.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效果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5):3.
[3] 熊小勇,徐降兴,习举云.腹腔镜手术对比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评估[J].实用癌症杂志,2016,031(010):1665-1668.
[4] 郭鹏,张治清,兰远志,etal.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肝转移灶射频消融术与开腹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8,17(5):7.
[5] 钟育波,邱磊,谢沛标,等.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4):467-472.
[6] 舒同,文红梅,周皓岚,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S02):3.
[7] 毛紫菡,张宏,丛进春,etal.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激反应程度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23(9):11.
[8] 姚宏伟,姚响芸,孙涛,etal.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联合同期腹腔镜或开腹肝大部切除术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6,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