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合并血管性痴呆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干预效果

作者: 刘朋

摘要: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对合并血管性痴呆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合并血管性痴呆的BP患者50例进行临床研究,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4d相关指标变化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水疱基本结痂时间,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水疱结痂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并血管性痴呆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血管性痴呆;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

大疱性类天疱疮(BP)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是由于循环IgG自身抗体沉积于基底膜所导致。患者以皮肤表皮或者黏膜出现张力性水疱伴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因为老年人具有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低等特点,BP的治疗尤为困难。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对合并血管性痴呆的BP患者的护理也更为重视。我院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治疗的合并血管性痴呆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给予了个性化护理,现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选择

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合并血管性痴呆的BP患者50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5.41±9.30)岁;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史1个月~6年,平均(6.31±2.39)个月;血管性痴呆病程0.5~14年,平均(4.22±1.08)年。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并予以批准。

纳入标准[1]:(1)经免疫学检查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2)符合《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中血管性痴呆相关诊断标准。(3)患者或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2]:(1)经头CT、MRI检查确定为中、重度脑萎缩或者出现融合成片的白质疏松患者;(2)急性期及进展期脑卒中患者;(3)意识不清醒无法配合护理工作的患者;(4)Alzheimer等其他导致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甲泼尼龙、盐酸米诺环素及补钾、补钙、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皮肤护理,防止感染,药物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方案如下:(1)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根据患者的病史、既往史、入院检查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2)根据不同情况对水疱进行不同处理。对于水疱未破且疱壁紧张的情况,使用无菌注射器穿刺基底,抽出液体,使用3%碰上溶液浸湿纱布外敷,20min/次,每日4次,外敷后涂抹卤米松乳膏。小的水疱可以不予处理,让其自行吸收,对于破溃的水疱,使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剥离坏死的结痂,使用康复新液浸湿无菌纱布,湿敷20min,涂抹夫西地酸膏,每日2次;(3)预防感染。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基础疾病多,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格外注意。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及时更换床单,防止渗出液污染衣物,病室每日使用紫外线照射30min,照射时注意对患者的防护工作。对于高风险患者,可酌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4)药物护理。由于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均合并血管性痴呆,因此需要注意对患者的药物护理。每次只给患者送当次所需药物,看患者服用后再离开,防止患者漏服药物或者错服药物;(5)心理护理。血管性痴呆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难以沟通。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情绪平稳,更好地配合治疗;(6)经常巡视患者病房,防止患者出现摔倒、从床上跌落等意外事件发生。

1.2.2 分析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水疱基本结痂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皮损完全消退,无新发水疱,或少量偶发水疱可自行消退;有效:原有皮损已经消退,每周新发水疱<5个,用药干预后能够消退;无效:患者既往皮损未消退,甚至数量有所增加。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护理满意度使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4](NSNS)进行评价。该量表共计19题,采用5级评分制,非常不满意1分,非常满意5分,总分19~95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总分≥76分为非常满意,57~75分为满意,38~56分为一般,<56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3 数据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水疱结痂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2.3 两组患者或其家属对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3讨论

个性化护理是一种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是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这一新型医学模式的转变,除了传统的对医疗重视外,更强调人的个性属性、社会属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5]。人体的个体差异性不仅体现在生物学方面,还体现于个性、心理、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因此,个性化护理的实质就是将患者作为具有自我性格和家庭社会特征的个体来看待,根据患者不同的性别、年龄、疾病、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感情特征来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6]。个性化护理实质是整体护理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注重患者的个体特征,将常规的护理工作与患者的个性特征相结合,提供灵活的护理服务。与传统的整体护理相比,整体护理的特点是集中式、规模化、程序性的护理,而个性化护理是分散式、个性化、灵活性的护理方案。但是,这种个性化护理不是随心所欲地制定护理方案,需要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确切掌握患者的病情,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特征等因素,以此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大疱性类天疱疮由于好发于老年人,因此也被称为老年天疱疮,患者在红斑或者正常的皮肤上出现水疱,不易破,其内液体澄清,或者混有血液。通常水疱破后糜烂结痂,愈合较快,常先发于四肢屈曲侧或胸腹部的某一个部位,半月至数月后发展至全身。但是部分患者会出现水疱反复发作,不易痊愈。由于老年患者通常基础疾病较多,体质弱,因此对于疾病的恢复带来不良因素。血管性痴呆是继发于血管疾病所导致的痴呆,患者通常出现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认知功能的损伤。血管性痴呆患者如果一旦发生大疱性类天疱疮,则会为护理带来困难。因为这部分患者自制力较差,对医嘱的执行能力不佳,容易自行挠破水疱,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往往无法正常遵医嘱服用药物,进而影响疗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近年来对合并血管性痴呆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对于皮损严重的患者,要注意皮损的处理;对于合并糖尿病等易诱发感染的患者,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对于出现焦虑、狂躁等情绪的患者,需要注意心理安抚,以便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从本次研究来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观察组患者水疱结痂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也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这与个性化护理更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的护理理念有关。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不仅改善了护理效果,也提高了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并血管性痴呆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武静,朱丽.糖尿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9):30-33.

[2] 吴亚婷,胡蓉,张憾.卒中后血管性痴呆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8,24(29)29:270-271.

[3] 黄胤,夏云,田辉,等.偏瘫合并老年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19(4):362-365.

[4] 周亚平.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3例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166,180.

[5] 罗红芳.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临床实施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20,7(27):195.

[6] 高玉梅.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回顾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