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运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 李燕摘要: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运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VAS评分、健康知晓程度以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晓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整体依从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运用健康教育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健康教育;VAS评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炎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慢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1]。此病好发于足、腕、手等小关节,易反复发作,关节滑膜会先受到影响,再慢慢侵蚀骨组织和关节软骨,最后破坏关节,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同时还会损害肾、肺、心、神经等多种内脏器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2]。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根治,只能依靠药物和行为管理缓解病情。因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使疾病发作的概率减少。本文特地探讨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运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43例为女性、50例为男性;病程1~12年,平均(6.5±2.74)年;年龄21~72岁,平均(46.5±10.65)岁。观察组45例为女性、48例为男性;病程1~11年,平均(6.14±2.55)年;年龄23~73岁,平均(48.5±11.34)岁。两组的病程、年龄等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研究与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标准相符合。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精神病史;患者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资料不全。
诊断标准:Ⅰ级:患者可展开正常生理活动,能力不受到限制影响,可完成大部分工作和学习。Ⅱ级:患者具有中度限制,但是可适应,患者基本耐受。Ⅲ级:患者日常受到限制,无法正常开展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Ⅳ级:患者失去活动能力,只能卧床休息,或是需要借助轮椅展开活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在急性期间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做好肢体保暖、注意休息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全面评估。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的家庭背景、性格、收入、学历等情况,调查患者的护理需求以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知程度,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评估,制定一套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2)健康教育方式。宣教方式包括发放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手册、视频播放、开展有关疾病知识讲座等,对患者进行集体宣教,也要让家属掌握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知识。护理人员还要面对面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来的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要通俗易懂,态度要温和,如患者的理解能力较差,要对其进行反复宣教;(3)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①对患者详细讲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危害、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等内容,使患者改善对疾病的认知[3]。②向患者讲解谨遵医嘱的重要性,告知其停止用药或调整治疗方案的严重危害,对患者和家属讲解每种药物的名称、用药时间、用药药量、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患者的记忆力较差,可以在药盒上写下关于用药的信息,告知患者下次复查的时间,再结合复查结果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③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要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来缓解其负面情绪,比如进行下棋、听音乐等活动;还要经常鼓励患者,为患者讲解一些成功战胜疾病的案例,树立患者的信心,使其配合疾病的治疗;④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好处,告知其锻炼方法。待病情稳定后,可以在床上进行适当的关节旋转、屈伸活动;待病情好转后,可以进行一些握球、捏核桃、旋转手腕等活动[4];待能够下床时,可以进行骑自行车、慢走等有氧活动。⑤ 向患者讲解饮食对病情的影响。有氧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定制个性化的饮食方案。让患者多吃高纤维素、高蛋白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尽量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以下指标:(1)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价患者护理前后关节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数与疼痛感呈正比关系;(2)两组健康知晓情况对比。内容包括用药知识、疾病知识、生活知识等,满分为100分,分数与知晓程度呈正比关系;(3)两组依从性情况对比。内容包括合理饮食、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功能锻炼,每项分数为0~2分。2分为依从,严格谨遵医嘱;1分为偶尔遵医嘱;0分为依从性较差。
1.4 统计学分析
由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和χ2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对比,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
护理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健康知晓情况
护理前,两组健康知晓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健康知晓程度较护理前高,且观察组健康知晓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整体依从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患者以疼痛、肿胀和不同程度的僵硬等为主要表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疾病的主要发病部位为掌部、腕部和关节,一旦治疗不及时,在很容易导致病情持续进展,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性较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较长,患者在进行治疗时,用药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缺乏治疗信心,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可以使人们的健康认知得以提高,改变错误的健康观念,减少威胁健康的因素,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6]。
在以往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配合常规护理和常规健康教育,虽然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依从性,但是效果依然较差,缺乏针对性。这种护理方法往往采用健康宣传手册和健康讲座等方式开展。其中,健康宣传手册主要是将一些健康知识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知识发放给患者自行查看。患者通常不能认识到手册的重要性,不能自主学习,而且其中涉及很多重要知识,专业术语较多,患者难以对健康知识进行明确掌握,不利于提高治疗率。健康讲座的开展,大多是聘请专业人员到现场为患者进行讲解,为患者分享一些成功案例,但很多患者和家属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影响,不能到现场参与讲座,导致其健康宣传效果受到限制,不能全面普及。因此,需要临床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能够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展开针对性和个性化健康宣教,以保证全面提高患者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恢复。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有组织性、有计划性的系统宣教,能提高患者认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对其错误的疾病态度进行改善;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积极配合各项复查工作;对患者的治疗和休息等注意事项进行讲解,确保患者能正确理解,尽量降低影响患者疾病康复的因素,从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大量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康复期间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法,需要护理人员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患者进行合理指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保证患者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保证恢复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将现代护理观念和健康教育活动有效结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运用健康教育护理,以患者的护理需求和认知水平为基础,可以保证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7]。从研究结果来看,护理后,两组VAS评分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晓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整体依从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患者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通过用药指导、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使疼痛感减轻,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状态,使病情得到延缓[8]。
综上所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运用健康教育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新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7):156-158.
[2] 栗瑞娟.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1):3062-3063.
[3] 牛二敏,潘玉君,孙争光,贺格.舒适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8):189-190.
[4] 李新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7):156-158.
[5] 田丽.系统健康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5):162-164.
[6] 易小苏.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0):121-123,130.
[7] 王琳,王群超.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2):140-142.
[8] 李洛宜.个性化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0):1417-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