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 史晓娜摘要:目的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并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情况。方法 设置2021年3月~2022年2月为观察时间段,采用数字表法将10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为普通组和预见性组。普通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预见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QO-LAD评分情况。结果 (1)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中,普通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例)75.92%、16(例)29.62%,预见性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例)96.29%、4(例)7.40%,(χ2=14.397,p=0.007),两组有差异。(2)QO-LAD评分对照中,干预前普通组和预见性组QO-LAD评分差异不明显,干预后普通组QO-LAD评分为24.02±2.08(分),预见性组QO-LAD评分为28.17±1.66(分),(t=9.985,P=0.012),两组有差异。结论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效果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判断能力及定向能 力降低、生活能力丧失等不良状况,同时还会出现行为障碍、神经障碍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情的加重,患者还会出现危害自身生命安全的情况。以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但对患者的治疗改善、生活能力提升以及护理满意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找到更加贴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但是,预见性护理在实际临床工作开展中的效果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同时将实践研究的数据作为观察依据,以实际患者的临床状况为准,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找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方案,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并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情况。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2月的10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其分为普通组和预见性组各54例。普通组年龄在61~87岁,平均年龄(70.88±3.16)岁;患病时间在0.2~3年,平均患病时间(1.79±0.66)年;男30例,女24例。预见性组年龄在60~86岁,平均年龄(71.11±3.02)岁;患病时间在0.3~3.5年,平均患病时间(1.85±0.73)年;男29例,女25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1.2 方法
1.2.1 普通组
采用一般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掌握了解;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基本体征情况进行监测;针对患者的实际临床护理需求开展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1.2.2 预见性组
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
(1)健康档案的建立: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并总结归纳,帮助患者建立一个全面的个性化健康档案。在档案中对患者的患病时间、具体变化、用药情况、精神状态、检查结果等进行填写记录,以便在后期的护理干预中及时翻阅和查找,为医护人员的后期治疗和护理提供真实依据。护理人员还可以对患者的健康档案进行研究分析,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危险,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性格特点、家庭情况、护理需求等制定一个优质的预见性护理内容,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
(2)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由科室内的主治医生、护士长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一支专业的预见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要定期分析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定期对小组成员开展预见性护理内容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认识,进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3)胃肠道进食预见护理:在帮助患者进食前,可以使用小勺先轻轻碰触患者的口唇部,对患者口唇部的皮肤知觉进行有效刺激,从而提高患者的饮食功能,对患者的舌功能恢复有着积极意义。在进食中,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提高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量;每一次的喂食量不易太多,喂食的速度也要根据患者的饮食需求进行不断调整;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加重患者的胃肠道负担,以免出现胃肠道疾病。
(4)生活指导预防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生活习惯等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保证患者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和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的生理舒适度。指导患者穿戴穿棉质的宽松衣物,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定期开展通风消毒,避免由于不良的外界环境对患者造成刺激。对患者做好保温和睡眠干预工作,保证患者的机体舒适感和充足的睡眠,以免出现感冒等情况。日常中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开展互动小游戏,通过唱歌、词语接龙、数豆子等活动锻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力和手脚灵活性,并且还能够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
(5)便秘预防: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制定一个针对性饮食计划,纠正不健康的饮食结构,指导患者多摄取高维生素、高纤维以及低糖、低盐的食物。由于老年患者的胃肠道蠕动较慢,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可指导患者增加饮水量,同时可在每天清晨饮水后的30min以及每餐餐后的30min开展腹部按摩护理,使用手掌顺着患者的结肠走行方向进行按摩,按摩的力度需考虑患者的承受力。每天按摩3次左右,每次按摩的时间在15min左右。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指导患者填写,65分以上表示满意。(2)并发症:观察两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3)QO-LAD: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总分为3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性。(4)情绪状态:采用情绪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评价的临界点分数为5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情绪状态越差。(5)ADL: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评价,分数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性。(6)MMSF:采用精神状态量表对两组患者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恢复效果越佳。
1.4 数据统计分析
应用SPSS.22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普通组和预见性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QO-LAD评分情况
普通组和预见性组QO-LAD评分对照见表2。
2.3两组情绪状态评分情况
普通组和预见性组情绪状态评分对照在表3呈现:
2.4两组ADL和MMSF评分情况
普通组和预见性组ADL和MMSF评分对照见表4。
3讨论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是由于机体的中枢神经出现了原发性的性变,患者的胆碱能神经出现了功能性障碍,因此造成了语言、神经、肢体功能等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会对患者身体、生活造成影响。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初期病症较轻,患者的就诊率很低,当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中重度时才会就诊,造成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只能够依靠药物和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发病率的上升,对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预见性护理程度是一种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护理方式,能够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需要护理人员保持高度的洞察力,在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的引导和陪护,针对患者的状况开展系统性循环评估管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将患者的日常表现和相关规定作为护理人员监测的标准,然后通过语言沟通和细微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延缓病情进展,预防各种并发症。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预见性组SOS、SAS评分优于普通组,P<0.05。以上研究数据显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程序后,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创建积极的情绪状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本组研究数据和秦丽霞,赵伟,徐改花在2019年《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中的数据结果一致[2],证明本次的研究真实有效,能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此外,预见性组ADL、MMSF评分优于普通组,P<0.05。以上研究数据显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程序后,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进行指导干预,通过小游戏的指导、良好的环境干预以及饮食指导、便秘预防等,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升了患者的动手、动脑、手眼协调能力,使得患者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精神状态也随之提升。与王晓莹[3]的研究基本不相似,证明本次的研究真实有效,能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 邱素刁,庄秀,李燕玲.探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5(26):70,99.
[2] 秦丽霞,赵伟,徐改花.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6(83):238,241.
[3] 陆露,王晓莹.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39(12):1729-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