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如何护理

作者: 杨雪 莫小丁 黄晶晶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如何护理0

冠心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原因与日常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患者自身体质等有关,这些因素可使冠状动脉管腔出现狭窄,最终导致心脏疾病。心脏病除了治疗,如何实现高效的护理是临床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近些年,随着生活观念以及模式的转变,患冠心病的人群数量显著增加,产生的负面影响显著。其中介入治疗作为常见的冠心病治疗手段之一,能够减轻疾病对患者产生的不良现象,效果显著。但是在治疗前后,若是护理不到位,患者的康复效果可受到影响,甚至会加重病情。为规避这一现象的产生,加强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冠心病有什么危害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较难治疗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生,并且在冠状动脉中存在血栓现象。若是不及时治疗和预防,会导致冠状动脉血管产生管腔狭窄或者阻塞、不通畅等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冠心病是如何产生的

具体来说,冠状动脉的主要功能是为心肌细胞提供血液和氧气。若是在氧气和血液提供的过程中产生硬化、栓塞或者痉挛等现象,就会导致相应的管腔会变窄或者血液流通受阻等,进而引发心肌缺血。而造成这一疾病的主要原因与患者的生活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现阶段人们的生活习惯不佳,一部分人群喜欢吃油腻、热量较高或者吃盐较重,再加上吸烟或者缺乏体育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进而为冠心病的产生提供条件。

什么是冠心病介入治疗

在上述观点的分析中提到,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三种,其中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组治疗技术方法。在此治疗过程中,能够实现改善心脏供血和恢复心血管功能的目标。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这一治疗技术愈加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这一治疗方式。为保障治疗的效果,医院重点关注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充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要点

术前评估

(1)评估病人情绪状况。

(2)了解患者术前准备是否充分,包括休息和睡眠,术晨少量进食,进入介入室前排空膀胱。

(3)了解检查及化验报告,包括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传染病四项、心脏彩超等。

(4)手术区已备皮且符合要求。

(5)检查急救仪器、物品、药品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告知患者术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案,消除患者及家属的负面心理。

(2)建立静脉通道:在患者的左侧肢体中植入静脉留置针。

(3)手术当日少量进食、服药,避免过饱及进食产气食物。

(4)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术后评估

(1)观察手掌部位颜色、温度、感觉、微血管充盈情况。

(2)观察有无渗血、红肿、疼痛情况。

(3)经股动脉穿刺者还要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有无鞘管。

(4)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情况。

术后护理

(1)注重患者术后情况分析。在患者完成介入治疗并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需要与手术医生沟通患者的实际情况,检查穿刺点;了解手术过程中是否有用药,用什么药;关注异常情况,将患者的机能以及术后状态进行细致的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数据。在此过程中,需要与患者以及陪伴人员进行用药规范告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情况,强化专科护理。经股动脉穿刺者穿刺伤口加压包扎,用1 kg沙袋压迫穿刺点6~8 h,穿刺肢体限制屈曲活动24 h;经桡动脉穿刺者穿刺点局部压迫4~6 h,之后可视穿刺点情况去除加压弹力绷带。如用专门桡动脉气囊压迫装置,术后4 h第一放气2 ml,随后每隔2 h放气1~2 ml(视穿刺点情况而定),连放4次后松解止血器。穿刺上肢体应适当抬高,勿握拳、用力支撑,1周内勿提重物;观察穿刺肢端皮肤状态以及足背动脉、桡动脉搏动等情况。根据病情需要监护心电、血压;严密观察有无急性期并发症;患者返回病房后即刻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对比,有症状时再复查;术后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或静脉补液,并观察尿量应达到75~125 ml/h以上,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伴有慢性心衰时,需警惕急性肺水肿。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带鞘管者在拔除鞘管时,需备阿托品、多巴胺等急救药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迷走神经反射征象;拔除鞘管后,穿刺肢体限制屈曲活动24 h。

(3)关注患者术后异常现象处理。部分患者受到自身身体素质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术后会产生并发症或者感染现象。此时需要护理人员实现精细化护理,对产生的并发症以及感染现象进行处理,规避感染加重现象的产生。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制剂,如对阿司匹林不存在禁忌的患者,可以小剂量并长时间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必须要严格依据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避免擅自加量或减量。在药物服用期间,若出现异常现象(包括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等),应当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就医。在治疗出院后,也要关注生活习惯的改变,不能出现过度劳累等现象,适量运动以加快康复效率。桡动脉穿刺者,穿刺肢体1周内避免负重,行股动脉穿刺者3 d内减少爬楼、开车、弯腰、深蹲等活动。

总的来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但护理效果会直接影响具体的治疗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必须要关注护理的全面性、科学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