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谈谈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
作者: 程宝康
肝硬化疾病介绍
在临床上,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有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而形成的,造成肝部损伤严重。从病理组织学角度来讲,肝硬化主要是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缔结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肝硬化患者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出现稍有乏力、腹胀、食欲减退、贫血、皮肤色素沉着等,之后病情继续发展,可能出现并发症,患者机体衰退日渐严重。肝硬化患者应当尽早接受治疗,修复病灶,逐渐改善机体,重新拥有高品质的生活。
导致肝硬化的原因有多种,如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病、长期胆汁淤积、服用药物或摄入化学毒物、肝脏血液循环障碍、遗传或代谢疾病等。相对来说,慢性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在临床上表现出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相对来说,前者症状较强,后者的临床症状明显;进入末期肝硬化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多,比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严重等,患者多处器官功能快速衰退,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最终走向死亡。为了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病情愈演愈烈,肝硬化需要尽早接受治疗,可通过凝血功能检测了解肝硬化发生情况,进而实施针对性治疗,修复病灶。
凝血功能检测的指标
临床中,凝血功能检测就是对检查患者血液凝固能力,这一过程中医生能够了解凝血酶时间,进而判断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实际能力,判断患者肝硬化发生程度。正常情况下,如若人体血管受损,那么凝血因子按照一定顺序被激活,并且这一过程中凝血酶得以生成,进而影响纤维蛋白,最终表现出血液凝固的现象。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即可了解凝血酶原时间,判断病情的危害性。
凝血功能检测的作用
人体保持健康状态,那么凝血功能将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凝血过程正常且稳定。但患有肝硬化疾病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可能表现出凝血功能过高或过低,甚至不足,那么患者病情发生情况不尽相同,医生可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予以有效治疗,改善病情。具体而言,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可判断凝血功能异常的发展方向,即凝血功能过高,则说明患者血管堵塞的可能性较高,容易形成血栓;凝血功能过低或不足,说明患者血管破损的可能性较高,出血概率增加,病情的危险性大大提高。
异常出血
在具体进行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血小板高低。因为它是判断出血、凝血的重要因素,如若血小板超出正常范围,存在异常,那么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又因为凝血过程容易受机体多方面因素的作用,比较复杂,单纯依靠根据血小板异常就判断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是不准确的。除了血小板异常会影响凝血功能之外,其他参与凝血的12个因子中某个因子异常或者缺失都可能引起凝血功能异常。例如:血友病患者机体中第Ⅷ凝血因子短缺,就会造成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异常出血率较高。一般情况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数量较少,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异常出血,进而使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如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那么患者生命健康将受到威胁。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血小板黏附在血管受损部位,血小板黏连变性,初期会形成止血栓子,促使伤口凝血;但与此同时也受到膜磷脂代谢作用,产生膜磷脂代谢产物,在其作用下血小板释放反应加快,可促进血管收缩、血块收缩。
脾脏肿大
肝硬化患者还会出现脾脏肿大的症状,主要是在门静脉高压作用下脾脏内部积存的血液较多,容易造成脾脏内部血小板逐渐淤积,无法有效抑制吞噬细胞,吞噬细胞表现异常活跃,反过来抑制血小板,造成患者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相应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可了解患者凝血状况,掌握患者病情发生情况。
临床研究表明,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一方面是凝血因子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而蛋白质又是人体肝脏合成的主要因素,如若患有肝硬化疾病,那么患者肝脏功能受损,阻碍淡蛋白质合成,进而造成凝血因子异常;另一方面是影响凝血因子合成的因素之一是维生素K,患有肝硬化疾病,机体内部将难以有效应用维生素K,相应的凝血因子合成受阻,表现出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可通过凝血功能障碍情况,判断病因,为有效治疗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凝血功能检测的方法
一般来说,可根据肝硬化患者病情发生程度,分为肝硬化代偿期和肝硬化失代偿期,其中,在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凝血功能基本正常。但是到了失代偿期,患者就会出现凝血功能的异常,通常是由于肝脏合成功能减退所导致的。为了能够准确判断患者凝血功能情况,需要规范合理地进行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功能检查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为11~15 s,较正常对照延长3 s以上有意义;凝血酶凝固时间,延长主要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或结构异常以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存在;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多种因子缺乏,导致该时间延长;抗凝血酶;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在早晨空腹情况下抽取患者静脉血2.7 ml,将其装入有0.3 ml浓度为109 mmol/L的枸橼钠抗凝剂试管之中,混均抗凝,2500 rpm,离心10 min,之后利用半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即可反映患者凝血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场合,也可合成和灭活纤维蛋白原的溶解物、抗纤溶物质,从而有效地调节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但患者患有肝硬化疾病,肝脏功能受损严重,阻碍纤维蛋白原合成,致使凝血因子减少。通过凝血功能检测,掌握凝血功能变化情况,以此为依据,可在临床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可以为肝硬化出血抢救、肝硬化治疗提供帮助。所以,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地治疗疾病,使得患者机体有所改善,在临床治疗肝硬化患者的过程中,凝血功能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予以慎重对待,规范合理地操作,也就是明确凝血功能检测指标,采取适合的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保证凝血功能检测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