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院联动式儿科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效果分析
作者: 陈庆兰
摘要:目的 讨论家庭-医院联动式儿科护理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家庭-医院联动式的儿科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依从性、相关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肺功能的具体情况,以及患儿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各项比较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肺功能相关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在最终的护理满意度上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执行家庭-医院联动式的护理方式,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大幅度提升患儿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对改善患儿的肺部功能和临床症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家庭-医院联动式;儿科护理;支气管肺炎;预后效果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以不同程度咳嗽、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重症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为三凹征[1~2]。该症状会持续出现,患儿因肺通气换气功能受到影响而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乃至出现发绀缺氧症状。部分患儿可合并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在治疗期间很难有良好的配合,因此护理应在家庭的参与下进行[3]。家庭-医院联动式护理是由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形成的新型护理模式,可充分发挥家属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作用[4]。本文将家庭-医院联动式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7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3.16±1.07)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3.27±9.7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执行常规的护理方式。
观察组执行家庭-医院联动式的护理方式,其主要内容包含:
(1)护理方案制定。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向家属了解患儿在疾病发展上的具体情况,在积极沟通的基础上,得到患儿家属的信任。由参与本次研究的相关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开展必要的宣传和教育,主要讲述进行家庭-医院联动式护理的重要性,相关流程与内容,以提升患儿家属参与的积极性。护理人员在查阅家庭-医院联动式护理的相关资料之后,充分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2)护理内容。嘱咐家属要保证病房中的温度和湿度均适宜,定期开窗通风,但要避免直吹患儿。为了能够促进患儿的痰液稀释,要多饮用温开水。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时,要协助其缓解症状,可使用半卧位或者高枕位等体位。当患儿因为频繁咳嗽而出现呕吐的情况时,要及时清除其口腔中的分泌物。在患儿出现剧烈咳嗽时,要观察其面部、口唇是否出现发绀现象。嘱咐家属观察患儿输液量和皮肤黏膜情况,密切观察患儿的呕吐量、性状和颜色,发现异常要及时向护理人员或主治医生汇报。患儿在输液过程中,一旦出现面色苍白或者呼吸困难等,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鼓励患儿家属参与到口腔护理中,如督促患儿日常漱口。针对一些拒绝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或者配合度比较低的患儿,家属可为其进行示范,或通过患儿能够听懂的方式向其讲解开展雾化治疗的目的和配合上的注意事项。雾化结束之后,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使用正确的拍背方式进行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对于治疗依从性的具体情况、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肺功能的具体情况、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距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值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入侵感染导致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观察组在治疗依从率上为96.7%,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各项比较上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肺功能相关指标上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能够明显看出,观察组在治疗的依从性、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各项肺功能指标,以及最终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庭——医院联动式的护理方式能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对于孩子而言,医院中的环境会让其感受到焦虑与恐惧;且相较于大人,孩子对于病痛要更加敏感,由此又进一步加重了恐惧心理[5]。而在以往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以至于患儿对医院所提供的护理与治疗服务会形成一种抵触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而对患儿执行家庭——医院联动式的护理方式,家长也会实际参与到护理中来,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对于医院内部环境的恐惧[6~7]。因为父母是孩子心理的重要依托,有父母的陪伴,心中的恐惧情绪能够得到有效缓解,且在出现生理不适的时候,父母往往能够给予更为有效的安慰,这种亲情纽带发挥着任何专业护理工作都无法起到的作用。
其次,对患儿执行家庭——医院联动式的护理方式,在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各项肺功能指标有着更突出的表现。因为在家庭——医院联动式的护理方式较之以往更为精细,对患儿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更为充分的考虑[8~9]。更重要的是,以往的护理工作中,院内护理人员往往需要护理多个患者,而对于单个患儿无法做到24 h的护理,导致一些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时,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而家庭——医院联动式的护理方式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对患儿的家长进行相关的护理知识培训,这样在护理人员为其他的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时,患儿家长就可以暂时担负起护理任务,保证患儿能够接受到24 h的连续性护理服务,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实际效果[10~11]。
最后,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得益于前三项的调查结果,也反映出观察组护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执行家庭-医院联动式的护理方式,可大幅度提升患儿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对改善患儿的肺部功能和临床症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恩慈,王牡丹,陈连国等.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性护理照护模式的构建及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22,21(3):50-52.
[2] 刘娉娉.医院-家庭联动式延伸护理在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8):174-175.
[3] 杨道平,姚文英,沈闵等.基于三元联动式护理模式应用于家庭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的实践研究[J].全科护理,2019,17(34):4359-4363.
[4] 王雪菲.医院-家庭联动式延续护理模式对高龄初产妇喂养方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23):3916-3919.
[5] 陈春香.层级链式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6):99-100.
[6] 林佳,李静,王文娟等.联动护理管理模式用于儿科血液肿瘤化疗PICC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6):117.
[7] 何凤娇,饶宝玉,王晓云等.家属联动式护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22):2804-2806.
[8] 方春霞,方萍萍.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16,122.
[9] 杨波,何彩娣.医院—社区联动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家庭护理管理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4):118-120.
[10] 吴雪梅,吴居逸,胡琼芳等.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3):3533-3536.
[11] 郝士丽.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配合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6):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