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分析

作者: 王楠

疏肝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分析0

摘要:目的 探讨疏肝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022年1月我院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药组各2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化疗,中药组在化疗同时选择疏肝健脾益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中药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炎症介质低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毒副作用发生程度低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骨髓抑制程度低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给予疏肝健脾益肾汤配合化疗,可减轻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疏肝健脾益肾汤;化疗;乳腺癌;生存质量;毒副作用

乳腺癌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而三阴性乳腺癌是其中较为特殊的类型之一,患者预后水平较低[1]。出现转移后很难通过根治手术进行治疗,一般给予保守治疗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在进行化疗时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2]。采用中药汤剂予以治疗能够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缓解化疗造成的伤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选取我院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病例为研究对象,针对疏肝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治疗效果展开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022年1月我院5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药组各25例。两组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化疗。为患者使用地塞米松口服,苯海拉明肌肉注射以及西米替丁静脉滴注进行抗过敏处理。再使用紫杉醇、吉西他滨进行静脉滴注。化疗后使用托烷司琼静脉滴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中药组在化疗同时选择疏肝健脾益肾汤治疗。疏肝健脾益肾汤药方:黄芪、熟地各30 g,鹿角胶20 g,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鸡内金、山茱萸、山药各15 g,红参12 g,炙甘草9 g,薄荷6 g。用水煎煮,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在患者化疗开始前3天服用,在化疗开始后第1~第3天暂停服用,在第4~15天继续服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通过ORR评价治疗数据。包括完全缓解(病灶消失,维持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病灶缩小超过50%,维持1个月以上)、稳定(病灶缩小不足50%或肿瘤增大不足25%)、进展(病灶增大超过25%或病灶增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有效。

(2)生存质量:采用EORTC QLQ-C30进行测试,结果和生存质量为正相关。

(3)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

(4)毒副作用程度:分为0~4级,等级和毒副作用严重程度为正相关。

(5)骨髓抑制程度:分为0~4级,等级和骨髓抑制严重程度为正相关。

(6)不良反应:白细胞降低、脱发、恶心呕吐、血小板降低。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集,用率(%)记录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用(±s)记录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中药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治疗后,中药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比较

中药组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毒副作用程度比较

中药组毒副作用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两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比较

中药组骨髓抑制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3讨论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是乳腺癌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指患者在进行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原癌基因Her-2检测中均呈阴性的乳腺恶性肿瘤疾病[3]。在所有乳腺癌当中约有10%~20%为三阴性乳腺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超过15%。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癌变细胞已经开始出现转移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手术已经无法治疗患者,只能选择保守治疗方式,控制并延缓肿瘤的进展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4]。但是在化疗过程中,药物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毒副作用,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而患者受到治疗以及癌症的双重影响,身体各项机能会迅速衰退,并出现各种不良反应[5]。

从中医角度分析,乳腺癌和人体的肝、脾、肾等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改善患者脏腑器官功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肿瘤恶化程度,并缓解化疗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疏肝健脾益肾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疏肝健脾固肾的效果。本研究数据显示,中药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药方中鸡内金、白术、红参等药材能够帮助患者疏肝理气,缓解患者化疗时产生的消化道不良反应。黄芪、熟地、鹿角胶等药物能够为患者护肾填髓,改善患者骨髓抑制等不良情况。中药组毒副作用、骨髓抑制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数量超过常规组(P<0.05)。同时,全方合用能够帮助患者益气养血、调理阴阳,降低化疗造成的机体炎性反应。数据表明:中药组炎症介质比常规组更低(P<0.05)。通过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肿瘤以及化疗带来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补充体力,降低患者体力损耗。

综上所述,对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运用中药疏肝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缓解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董晶,施航,陆宁.复方红豆杉联合化疗治疗内分泌耐药晚期乳腺癌30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5):785-787.

[2] 顾爽,顾文彬,张征,等.穴位按摩联合化疗管理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9):1118-1121.

[3] 陈怡,曹强,杨佳员,等.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联合化疗对乳腺癌MCF-7细胞化疗增敏效果的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9):1066-1069.

[4] 邱鹏.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6):2757-2759.

[5] 於典,杜莉琴,王希,等.参芪扶正丸联合穴位注射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J].新中医,2022,54(16):139-14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