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X线、CT及MRI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王瑞
摘要:目的 探讨X线、CT及MRI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同时接受X线、CT及MRI检查,对比不同检测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Garden分型检测中,MRI诊断高于X线、CT,CT则高于X线(P<0.05);MRI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CT,而CT诊断准确率则高于X线(P<0.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之中,三种检测方式均具有一定价值,其中MRI诊断价值略高于CT以及X线,应结合患者实际选择检测方式,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X线;CT;MRI
股骨颈骨折属于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多是因老年人意外摔倒等外力导致,其发病以老年人为主。X线和CT属于临床较为常见诊断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重复性好等特点,对移位性骨折和特定部位骨折的鉴别诊断率较高[1]。CT技术是一种三维再现技术,可以全面显示骨折位置,对隐蔽骨折有很高的诊断精度,但其操作流程比较烦琐[2]。MRI对骨折诊断价值较高,结果更为准确,且操作流程明确。三种检测方式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中均具备一定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股骨颈骨折诊断中X线、CT及MRI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优化患者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71.32±7.56)岁,摔伤52例、撞击伤10例、跌落伤10例、打击伤8例。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股骨颈骨折相关诊断标准;意识清晰;病理诊断完整。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脏器严重病变;精神失常、心理问题等。
1.3 检测方法
X线:协助受检者调整为仰卧姿态接受检查,髋部靠近探头板,伤口应与数字X射线相机的中线重合,并在前方和前方拍摄X射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暴露条件。
CT:受检者调整为仰卧姿势于扫描床上,采用多层螺旋CT对髋部进行横断位扫描,层厚设置为 1.25 mm;扫描时患者屏住呼吸,扫描完成后进行三维重建,方便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
MRI:检查前去除金属异物,排空膀胱以减少伪影,仰卧位,并固定下肢减少运动伪影,扫描冠状位T1WI序列和T2WI压脂序列,轴位T1WI序列和T2WI压脂序列。
1.4 观察指标
(1)Garden 分型诊断标准:不完全骨折为Ⅰ型;完全骨折,无移位现象出现为Ⅱ型;完全骨折,且出现部分移位现象为Ⅲ型;完全骨折且完全移位则Ⅳ型[3]。
(2)计算诊断准确率。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纳入SPSS20.1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进行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诊断方式Garden分型结果
Garden分型检测中,MRI高于X线、CT,CT高于X线(P<0.05)。见表1。
2.2 三种诊断方式准确率比较
MRI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CT,CT诊断准确率则高于X线(P<0.05)。见表2。影像图见图1~3。
3讨论
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比较高,主要发生在股骨头下到股骨颈基底,以老年人居多。临床上的研究显示,由于股骨颈的特殊部位,一旦发生骨折,就会造成血液循环的紊乱,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严重的会造成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损害[4~5]。股骨颈是人体髋关节的主要部件,所以在诊断股骨颈骨折时,必须对其解剖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临床资料显示,股骨颈骨折的病因为突然的外力冲击,使其产生旋转、错位、嵌插等不良现象[6~7]。在临床上,仅凭患者的症状判断股骨颈骨折发生误诊率较高,需借助其他检查方法。
影像学是目前临床上对骨折进行快速诊断和评估的常见方式,X线、 CT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影像诊断方法,可以对骨折部位、类型、是否发生位移等进行比较精确的评估。但是在临床上,X线、 CT检查存在着局限性,容易导致误诊,延误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MRI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8~9]。
X线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因操作简便、成像速度快、对移位性骨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一直以来是临床医师优选的检查手段,但受操作方法、人体构造、疾病等因素影响,X线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隐藏骨折和特定的骨折,从而导致误诊出现[10~1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成熟与改进,CT技术逐渐得到发展和成熟[12]。CT技术利用滑环技术实现了扫描时的同步、均匀运动,具有连续扫描、快速扫描、图像分析及后处理能力强等特点,且三维重建更加直观、全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难度[13]。但CT显示骨小梁结构略紊乱,无法给出明确的诊断。MRI不仅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而且可以检查骨折引起的骨髓腔局部出血和水肿,清晰显示骨折交织形成的骨折线。因此,在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骨折线T1、T2加权像及脂肪抑制序列显示髌骨线性或不规则低信号,这是由骨折、嵌顿和骨髓脂肪分离引起的。骨折线的宽度通常为2~4 mm。股骨颈骨折常伴有骨挫伤和骨髓水肿。在T2加权图像和脂肪抑制序列上,低信号骨折线周围可见弥漫或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的高信号或高信号中心高信号,与低信号骨折线形成鲜明对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Garden分型检测中,MRI高于X线、CT,CT高于X线(P<0.05);MRI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CT,CT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P<0.05)。表明MRI诊断方式优于X线、CT,诊断准确度更优。
综上所述,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之中,三种检测方式均具有一定价值,其中MRI诊断价值高于CT、X线,应结合患者实际选择检查方式,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钱鑫.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比[J].影像技术,2019,31(1):44-45.
[2] 梁赞浩,洪海潮.DR、CR、CT在诊断非典型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诊断对比评价[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7):1522-1524.
[3] 廖彩虹,李青薛,胡贤铧.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与X线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型的价值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6):473-474.
[4] 赵传喜,陈国健,刘文刚,等.股骨颈骨折的影像诊断中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的价值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6):54-56.
[5] 何斌,甘群英.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评价[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7):140-143.
[6] 徐安飚,李木德,李云凡.X线与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9,38(27):175-177.
[7] 郭大可.螺旋CT在股骨颈骨折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20):31-32.
[8] 郭庆生.探讨MSCT扫描MPR技术对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效能及在临床分型中的意义[J].当代医学,2021,27(35):59-61.
[9] 陈进宇.MRI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9):47-48.
[10] 赵金国,史纪元.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2,20(1):47-50.
[11] 薛文,刘林,管晓鹂.提高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早期诊断率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6):501-503.
[12] 李晶,张冬梅,马云涛.MRI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17):33-35.
[13] 刘洪.股骨颈骨折X线与CT影像的诊断效果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