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教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经验

作者: 田玲

摘要:贾敏教授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及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机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机多为毒热蕴结所致,提出了中药内服以清热解毒为法,中西并用、表里合治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综合疗法。

关键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综合疗法;临床经验

近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及含激素的化妆品的误用及滥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指经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原发皮肤疾患消退,但停用糖皮质激素后又出现炎性皮损,需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控制症状并逐步加重的一种皮炎[1]。其皮损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潮红,常伴瘙痒、灼热及紧绷感,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会对患者面部美观造成严重影响,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创伤[2]。目前西医尚无根治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抗过敏、抗炎、止痒等对症治疗为主。贾敏教授为贵州省名老中医,师承国医大师刘尚义,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皮肤病的诊疗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医治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停用激素类药物后出现的一种戒断反应,主要是由干燥、灼热及瘙痒组成的“三联征”,是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断的特有的切入点[3]。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与激素本身的副作用、皮肤屏障受损等因素有关。中医对激素依赖性皮炎尚无明确记载,多数医家把其归属于“药毒”领域,认为其多与感受风、湿、热、毒等病理因素有关。叶建州[4]认为:进展期“热盛则干,火盛则燥”,表现为血热血燥型;病情迁延者血热炽盛耗伤阴血,表现为阴虚血热。黄莺教授认为激素依赖性皮炎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从“痈疽原是火毒生”和久病多虚多瘀两方面论治[5]。郭顺教授[6]从火论治激素依赖性皮炎,辨清激素副作用以及激素依赖,分别以清热养阴和温阳之法治之。

贾敏教授根据其多年的临床阅历,认为激素乃辛燥甘温之品,外用日久易助阳化热,易壅遏于皮肤腠理,致其御邪能力下降,风、湿、热三邪乘虚而至,肌表卫外不固、无力驱邪外出,日久火热蕴结成毒,火毒炽盛,既灼伤津液,又热盛动血,损伤皮肤血脉,故而发为此病。

2证治思路与治疗特色

2.1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贾敏教授多以清热解毒为医治大法,佐以凉血活血、消肿止痛等治法。采用贾敏教授经验方,方药组成:金银花15 g、连翘10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0 g、当归15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0 g、丹参10 g、知母10 g、熊胆粉0.25 g,随症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消肿,当归、川芎补血活血、祛风止痛,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丹参活血祛瘀、清心除烦,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熊胆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贾敏教授强调祛邪不伤正气,可酌加黄芪扶正固本;脾胃虚弱、不思饮食、食后腹胀者可加鸡内金、山楂、炒建曲健脾消食除胀;痰湿较重者可加法半夏燥湿化痰;情绪抑郁者加柴胡、郁金疏肝解郁;口干口苦者加生地黄、麦冬养阴生津。

2.2 善用药对,巧妙搭配

2.2.1 金银花与连翘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功善清心胃之热以解热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高效抗炎作用,其消炎机制与同剂量阿司匹林具有一致性,且其为纯中药提取物,具有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高效等优势[7]。连翘味苦、微辛,性寒,善于清心火,《医学启源》[8]谓连翘:“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疡须用,三也”,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被称为“疮家圣药”。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连翘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等活性[9]。二药合用,增强清热解毒、抗炎之功。

2.2.2 当归与川芎

当归辛香而润,归肝、心、脾经,《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补血中之圣药也。”川芎辛散温通,为血中气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李中梓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在治疗由风邪引起的疾病时,常常加用治血之品。风邪为激素依赖性皮炎病理因素之一,二药合用,血行风自灭,有增强补血、活血、止痛的功效。

2.3 特殊用药

熊胆粉始载于《药性论》,为黑熊的的干燥胆汁,是我国的名贵药材之一。其味苦而寒,入肝、胆、心经,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的功效。《本草纲目》:“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熊胆粉的主要成分是熊去氧胆酸,其次为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Hc Acid,CDCA)、去氧胆酸(Deoxychofic Acid,DCA)和胆酸(Chohc Acid,CA)[10]。在现代药理中,熊胆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11]。有研究表示,熊胆粉能明显降低2,4一二硝基苯酚所致的大鼠体温升高,对热板及醋酸引起的疼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2];呈剂量依赖性减少IgE诱导的肥大细胞外钙内流,同时通过抑制NF-B蛋白表达,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发挥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13]。因此,熊胆粉在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中起到良好的清热解毒、抗炎的作用。

2.4 外治方面

《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贾敏教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对直达病所的外治法颇为重视。贾敏教授根据临床经验,使用外用方颠倒散湿敷以清热解毒杀虫,活血化瘀散结。颠倒散由大黄、硫磺两味药组成。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用。在现代药理中大黄具有消除氧自由基、抗炎镇痛及抑菌的药理作用[14]。有实验表明,生、熟大黄对体温升高和肿胀率有抑制作用,均具备解热、抗炎作用[15]。硫磺味酸性温,归肾、大肠经,外用具有杀虫止痒之功。现代药理表明硫磺与皮肤分泌液接触时,可形成硫化氢及五硫磺酸,可灭真菌、杀疥虫;硫磺中的硫化钡成分具有溶解皮肤角质的作用,而且能够帮助脱毛,对皮肤起一定的软化作用,进而对皮肤产生一定刺激作用[16]。故将颠倒散研制成粉末状后,用开水调成糊状外敷于皮损处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抗炎镇静之功。

2.5 中西合用

西医在皮肤病的诊治中亦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贾敏教授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中常常中西并用,以提高疗效,减少患者的痛苦与不适。若感染严重者,常加用左氧氟沙星片抗炎。左氧氟沙星片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临床上适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骨和关节、皮肤软组织及败血症等全身感染[17]。瘙痒明显者常加用依巴斯汀片抗组胺、抗过敏。在激素依赖性皮炎各个阶段均可加用薇诺娜透明质酸修复敷料外敷,其具有补水保湿、调节水脂膜平衡、修复皮肤屏障的效用,安全性高,无副作用,适合患者长期使用[18]。

3验案举隅

患者甲,女,26岁,2022年6月15日初诊,主诉:面部红斑伴灼热瘙痒5月余。患者8月前因面部丘疹自行购买皮炎平外用后出现面部皮肤红斑,自觉瘙痒、灼热。遂就诊于当地诊所,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后症状缓解,但停药后复发,且唇周见色素沉着。刻下:患者面部潮红,情绪激动时加重,伴时有瘙痒,遇热加重,自觉紧绷感,咽干口苦,时有腹胀,纳差,眠尚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数。西医诊断: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诊断:药毒,证属毒热蕴肤。治以清热解毒止痒。处方:金银花15 g、连翘10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0 g、当归15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知母10 g、丹参10 g、黄芪20 g、建曲10 g、山楂10 g、车前草10 g、熊胆粉0.2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同时予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外用。

二诊(2022年6月21日):患者面部潮红较前缓解,瘙痒及紧绷感较前减轻,腹胀较前缓解,仍觉口干,余同前。原方去车前草,加用太子参10 g。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患者面部红斑较前明显变淡,瘙痒程度较前明显减轻,舌红,苔黄少津,脉弦。原方加用玄参10 g。继服7剂后面部皮损基本消退。

按:患者就诊时面部潮红,伴瘙痒,咽干口苦,结合患者舌红,苔黄,脉数,辩证毒热蕴肤证,治宜清热解毒止痒。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各15 g、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当归、川芎补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丹参凉血活血,黄芪益气固表,建曲、山楂消食除胀,车前草清热泻火利尿,熊胆粉清热解毒。外用薇诺娜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有利于修复皮肤屏障,补水保湿,以便减少复发。二诊时患者仍感咽干,予加用太子参益气生津;三诊时患者见阴虚之象,予加用玄参滋阴凉血。

4结语

对于此病,贾敏教授认为既要了解中医的病因病机,又要结合西医的病理变化,中西并用,内外合治,化载组方,方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取得良效。

参考文献

[1] 陈若曦,张月月,曹婷,等.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0-252.

[2] 周丽,郭百海,蔡瑞君,等.七叶汤联合b FGF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0):124-126,129.

[3] 谢红付,李吉.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5,32(3):265-269.

[4] 张鹏飞,丛琳,范琴,等.叶建州从血热论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7):12-13.

[5] 姚亚博,周盈盈,丁相竹,等.黄莺教授综合疗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9):81-82,85.

[6] 张琼,周莹莹,张迁,等.郭顺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证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9):1018-1021.

[7] 马丽.金银花的药理作用研究[J].光明中医,2020,35(20):3308-3310.

[8] 李石飞,张立伟,詹志来.经典名方中连翘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0):111-122.

[9] 齐丽娜,陈炫好,金华,等.中药连翘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0(2):168-175.

[10] 王巍巍.熊胆粉的药效学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0,23(2):196-198.

[11] 韩莹,孙晖,邱丽萍,等.熊胆药用特殊价值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J].中医药信息,2020,37(1):12-18.

[12] 李秀惠,常德成,李琼,等.熊胆胶囊治疗急慢性肝炎临床效果观察[J].传染病药学,1999,9(2):4-7.

[13] 韩白乙拉,于庆和,闫国丽.熊胆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1999,6(12):938.

[14] 张开弦,姚秋阳,吴发明,等.大黄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22,31(6):555-566.

[15] 张桥,陈艳琰,乐世俊,等.大黄炮制的历史沿革及对化学成分、传统药理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21,46(3):539-551.

[16] 海热拉·达迪力,亚尔麦麦提·图尔荪.复方中药片剂中硫磺的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9):186,194.

[17] 吴静萍,陈茜,刘钐,等.国产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评价[J].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45(3):234-240.

[18] 顾艳丽.舒敏之星导入薇诺娜透明质酸修复生物膜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9,43(7):754-75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