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毛湘灵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和家长满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给予两组患儿同样的常规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家长满意度、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护理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家长总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发热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护理依从性各维度(功能锻炼、自我监测、按时服药、饮食调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叶性肺炎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外,需要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家长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缩短患儿的发热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大叶性肺炎;护理效果;家长满意度
大叶性肺炎又称为肺泡性肺炎,致病病原体进入肺泡后损伤肺泡壁所引起的局部炎症与肺实变,病变起始于患儿肺泡,后来逐渐蔓延至肺泡间孔蔓延,直到邻近肺泡,最后影响整个直至整个肺叶与或肺段出现炎症[1~2]。大叶性肺炎常见于冬春季节,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细菌感染引起。大叶性肺炎诱发因素包括受寒、淋雨、醉酒、疲劳以及免疫力低下有关,患儿免疫力较差,呼吸道防御能力减弱,细菌容易侵入肺泡,诱发大叶性肺炎[3~4]。大叶性肺炎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咳血痰、胸痛,严重时会导致患儿出现精神不振、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以及腹痛腹泻,不利于患儿身体成长,为此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需要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干预,以专业的护理人员引导患儿家属,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60例,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P>0.05)。见表1。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大叶性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出现明显持续性发热、咳嗽;(2)近期未服用其他药物者;(3)患儿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重大心、脏、肾器官疾病者;(2)未能全程参与本次研究者;(3)意识不清醒者。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同样的常规基础治疗。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患儿病情,记录患儿体温、呼吸状况,给予患儿物理降温(采用温水擦拭患儿的额部、腋窝、大腿根部、手心、脚心)、排痰措施(轻拍患儿背部,在患儿咳嗽的间隙,让患儿侧卧或抱起侧卧,以手掌轻拍患儿的前胸及侧胸背部)。为患儿提供饮食指导措施,告知家属用药注意事项。
1.2.2 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
(1)观察患儿呼吸状况,当患儿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保障患儿呼吸通畅,患儿呼吸稳定后,及时安排入住病房。记录患儿临床特征与疾病表现,做评估报告,通过观察患儿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记录患儿治疗中的基本体征,告知患儿家属住院后注意事项。为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提高患儿家属对大叶肺炎疾病认知与健康意识。
(2)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将患儿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的注意事项及治疗过程告知家属,如呼吸锻炼、抗生素治疗详细过程。为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儿的咳嗽状况,针对咳嗽方法不正确的患儿需要及时纠正,并亲自引导患儿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例如采取坐位,增加腹腔压力并减少胸部的压力,缓慢的呼吸,张开嘴咳嗽三次。针对需要定时排痰的患儿,定时指导患儿家属做好排痰工作,年龄较小的患儿,告知家属需定时为期翻身。
(3)环境护理。保持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控制房间的温度与湿度,为患儿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
(4)大部分患儿家属在陪伴患儿治疗过程中,看着患儿病情严重容易产生焦虑,护理人员需及时干预,通过选择治疗成功案例为患儿家属讲解,并安抚家属情绪,在患儿治疗中的饮食起居给予正确的指导, 切实提高家属的治疗配合度。患儿治疗时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家属说明,并观察患儿服药过后的情况,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5)患儿出院后,叮嘱患儿家属定时引导患儿服药,注意饮食清淡,保障饮水量,定期复诊,避免患儿出现在人多密集地,避免病毒入侵,适当带领患儿户外有氧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显效(患儿持续发热、咳嗽症状消失,经本院胸片检查,患儿未显示肺部阴影。)、有效(患儿持续发热、咳嗽症状明显改善,经本院胸片检查,患儿肺部阴影消失。)、无效(患儿持续发热、咳嗽症状并未改善,经本院胸片检查,患儿肺部阴影未消失。)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
(2)家长满意评分:采取本院自制满意度评估表。包括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文书、护理沟通。各项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3)发热时间、住院时间。
(4)护理依从性:从患儿家属对患儿的自我监测、按时服药、饮食调理、功能锻炼判定。评分标准:完全遵守4分,一般遵守3分,未遵守2分。分数越高表明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2.2 两组家长满意评分比较
实验组各项家长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3。
2.3 两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各项护理依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大叶肺炎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的渗出性炎症和实变,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不断、胸痛、缺乏食欲、情绪疲劳烦躁,一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腹部不适,在诊治过程中,容易被误诊为阑尾炎。而病情重症的患儿可能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惊厥、谵妄及昏迷,甚或出现感染性休克,且出现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此病病程短,但是由于诱发因素容易获得,多种细菌均可引起大叶肺炎,当患儿身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的防御能力逐渐成熟,能使病变局限于一个肺叶或一个肺段而不致扩散,疾病急。
本研究中,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护理依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家长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依从性。实验组护理人员协助患儿家属完成一系列辅助操作,并监测患儿的体征,为患儿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并对家长展开健康教育,与家属沟通,获取家长信任,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告知家属护理注意事项与护理过程,缓解家属的焦虑心理,有效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满意评分,使家属愿意配合治疗。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将用药以及后续的护理注意事项告知患儿家属,并指导患儿家属适当引导患儿运动,大部分患儿出现大叶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力低下,受到细菌感染,侵蚀性强,为避免患儿后续复发,提高患儿的免疫力至关重要,护理人员比常规基础护理更具专业性,可以提高医院的护理满意度。
此外,实验组持续发热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儿发热时间与住院时间。实验组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儿家属,以患儿为中心展开护理,实时关注患儿的状况,注重护理环境的温湿度,保持通风,监督患儿咳嗽状况,指导患儿正确的咳嗽方法,与此同时,大多数患儿家属对大叶肺炎疾病认知不足,患儿年龄小,容易哭闹,家属不能有效保障治疗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延长患儿住院时间,此时护理人员及时干预,协助家属按部就班的帮助患儿接受治疗,并告知患儿家属治疗过程与治疗方法,有效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大叶性肺炎患儿护理效果,缩短患儿康复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郭娜娜.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22,54(4):297-300.
[2] 张梦莹,胡雪晴,张浩,等.思维导图引导优质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的干预效果[J].海南医学,2021,32(21):2853-2856.
[3] 李玉侠,崔亚.集束化护理在大叶性肺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患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1,19(11):1505-1507.
[4] 刘红云,魏孝甫.层级链式护理干预策略对大叶性肺炎患儿康复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1,29(3):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