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用于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中的价值研究进展

作者: 李梅

摘要: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大多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但这只是暂时性的治疗手段,在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且达到撤机标准后,可考虑帮助患者撤离呼吸机。但有部分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达到撤机要求,但心理状态不佳,导致撤机失败。针对这一情况,应积极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促使机械通气撤机顺利完成。本文主要综述心理护理用于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中的价值。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病情相对危重,复杂多变,多数需应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1~3]。机械通气的目的是让患者迅速度过急性呼吸衰竭这一状态,恢复正常通气与自主呼吸,改善呼吸衰竭出现的缺氧,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4~5]。但在机械通气救治后,需在适宜时间撤离机械通气,让患者通过自然呼吸维持适宜的呼吸功能,而不是让机械通气彻底取代患者的呼吸功能[6~7]。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不乏满足撤机生理标准但撤机失败的患者。临床调查表明,心理问题是导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若不在适宜时间撤机,又会导致呼吸机依赖,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为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积极分析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原因,探讨心理护理的作用,并在临床实施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的。

1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心理因素

1.1 紧张、焦虑、恐惧情绪

ICU患者多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应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因不熟悉这一通气技术与仪器,机械通气期间会存在较为明显的恐惧、焦虑等情绪[8~9]。此外,机械通气操作也让患者对自身病情严重性有一定了解,甚至有过分的错误认知,加之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导致的濒死感,这都会让患者始终处于紧张及恐慌状态,怀疑临床治疗效果与生命健康水平[10~11]。所以在达到撤机标准,护士辅助患者撤机时,部分患者会出现抵触行为,甚至认为撤机是一种放弃治疗的表现,最终导致撤机失败[12~13]。

1.2 消极、绝望情绪

ICU患者大多不能有家属陪护,独自在陌生环境中接受治疗服务,难免出现孤独、寂寞感[14~15]。部分患者因迟迟见不到家属,甚至产生病情过分严重、难以有效救治的错觉,导致情绪变得消极、绝望。若患者意识清醒期间,感受到呼吸困难及衰竭的痛苦,而接受机械通气后不适症状得到改善,会加重自我怀疑的心理,认为需要依赖仪器才能存活。而一旦病情迟迟得不到显著改善,还会丧失治疗信心,最终不利于机械通气撤机,导致撤机失败[16~17]。

2心理护理用于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作用

2.1 改善心理状态

ICU机械通气患者同时受到疾病、机械通气双重刺激,多伴有较严重负面情绪[18]。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焦虑、不安以及恐惧等负面心理感受,情绪严重程度和呼吸困难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19]。这些负面情绪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继而导致血压、心率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指标发生异常变化,影响后续治疗与机械通气顺利撤机。心理护理主张提前调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基于调查结果针对性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增加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交流,利用引导性语言、积极性暗示,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2.2 提升撤机成功率

机械通气撤机具有严格标准,只有患者达到相关标准、符合撤机指征,才能尝试撤机操作[20]。若患者撤机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紧张、恐惧、不安情绪,会对心率及血压等多项指标造成较大影响,以至于无法在预期时间内完成撤机操作。而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并以良好心态应对撤机,从而消除心理因素对生理指标的影响,最大程度上提升撤机成功率[21]。

3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3.1 心理评估

为保证护理效果,确定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后,要第一时间进行安抚,让患者恢复冷静,放松身心。在患者情绪稳定后,选定适宜时机,在安全私密环境下与患者沟通,让其释放内心真实情感,明确撤机失败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因素的形成原因并进行归类,结合分析归类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鉴于部分机械通气患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护士还需利用书写、肢体以及眼神交流,密切观察患者,明确患者的相关反馈信息,全面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综合性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3.2 认知干预

认知不足、认知错误是导致患者持续紧张不安的主要原因之一。护士需基于患者的个体认知差异,积极采用认知干预,帮助患者科学、合理、全面地了解机械通气治疗和撤机指征,明确机械通气撤机必要性与重要性,让患者充分认识到机械通气治疗只是暂时性的治疗方案,长期机械通气可能导致严重并发;同时鼓励患者自我评价、监测,及时发现撤机指征的存在,主动配合临床二次尝试机械通气撤机操作。

3.3 支持疗法

部分患者担心机械通气撤机后无法自主呼吸,病情难以控制。针对这一情况,护士需第一时间表示理解,之后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明确机械通气治疗的优势与缺陷,并结合身体检查结果让患者明白其自主呼吸能力已经可以取代机械通气,肯定病情好转现象,增加患者的撤机信心。考虑到患者已经撤机失败过一次,还需列举类似的案例,让其了解撤机失败是一种可能出现的现象,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预防撤机失败对患者心理造成二次打击。

3.4 对症干预

部分患者在撤机失败后无法正常呼吸,这种现象多因心理因素导致。护士需积极劝导、启发患者,帮助其正视撤机失败这一现实,并从医学角度上分析撤机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撤机成功的概率,以避免患者对撤机失败过分在乎。部分患者因上次撤机失败,对医护人员操作技能信心不足。此时,护士需积极与患者沟通,讲述既往工作经验、一次撤机成功率,不断增强患者信任感。还有部分患者不愿意撤机,认为机械通气撤机不利于疾病康复。此时,护士需明确患者不愿意撤机的原因,针对性解答相关问题,讲解长期不撤机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从而提升患者的撤机配合度。

4结束语

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心理因素。通过积极分析心理因素,结合患者实际需求提供心理护理,有助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促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撤机操作。

参考文献:

[1] 梁慧娟,孟选婧,邓火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撤机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5):114-116,120.

[2] 顾靖华,严飞飞,蒋牧,等.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机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4):395-398.

[3] 康鑫蔚.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新生儿撤机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2):1452-1453.

[4] 施捷,张超.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7):41-45.

[5] 张玉沙.ICU清醒患者长期应用呼吸机撤机失败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3):143.

[6] 姚叶林,陈康,陶金好,等.超声引导下对撤机失败儿童进行膈肌手法干预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7):813-819.

[7] 谢龙昇,余春澜,谢鑫,等.并发急性肾损伤重症病人CRRT撤机失败的预测模型构建[J].护理研究,2022,36(2):230-234.

[8] 刘江,刘立江,杨华萍.重症超声下膈肌定量参数检测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预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7):36-38.

[9] 姬文华,翁惠英,钟莉,等.膈肌移动度联合超声B线评分评估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应用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9):1205-1207.

[10] 朱瑶丽,杨嘉雯,李瑶瑶,等.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预测与分析[J].新医学,2020,51(3):205-211.

[11] 郑春,杨萍,熊蜀佩.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9):971-975.

[12] 曾惠清,甘佩仪,程婉红,等.集束化护理理念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对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0):1836-1840.

[13] 刘琳琳,姜雷,高苏,等.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意外事件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3):2412-2415.

[14] 张迪.基于ABCDEF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足底按摩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谵妄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4):3846-3850.

[15] 陈晓琳,刘金炜,李杰,等.陪护参与式心理干预对实施肺康复的有创机械通气COPD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3):1946-1949.

[16] 张冰冰.心理护理在藏药三味檀香散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1):74-75.

[17] 林亚莉.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7):117-119.

[18] 李威.个性化护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8):86-89.

[19] 黄蓉,李业桂.心理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5):113-115.

[20] 邹文瑾,罗登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持续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护理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9,51(3):223-227.

[21] 张雪.心理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撤机成功率中的价值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2):304-30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