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 吴荣 贺丽燕

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0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大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8 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肺结核;优质护理服务;常规护理服务;治疗依从性

肺结核是慢性病,也是传染病。患者发病后,存在低热、乏力、盗汗以及咯血等症状。疾病的特殊性导致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长,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效果 [1]。且该病具有传染性,患病后患者可能会受到歧视、冷漠等待遇,心理压力比较大,对疾病治疗有较高要求。临床需积极利用护理干预,调节患者的身心健康,促使患者康复 [2]。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数据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大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8 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0 例;年龄21~72岁,平均(46.65±8.27)岁;病程1~21年,平均(12.15±5.12)年。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 例;年龄22~72岁,平均(46.96±8.40)岁;病程2~24年,平均(11.15±3.52)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均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组间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

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在患者治疗期间,护士需密切监测其心理状态、情绪变化,及时和主动安抚患者、宽慰患者,和患者沟通交流,阐述疾病内容与疾病表现,尤其是疾病传染性问题,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掌握。护士还需列举成功康复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促使患者形成遵医嘱意识,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遵医嘱配合治疗。

(2)采用视频播放或疾病知识手册等方式,帮助患者明确疾病治疗注意事项与护理内容,让患者了解临床护理每一项操作的实际意义,提升患者对临床治疗、护理的理解,促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护士还需教导患者学习相关护理行为,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强化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3)帮助患者及家属准确掌握排痰方法: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急以及咳痰不畅等多种不适症状,痰液过于黏稠导致症状无法有效缓解,是导致症状持续的主要原因。若不能及时将在支气管壁附着的痰液有效清除,则可导致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最终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护士需强调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患者所用药物多具有一定的化痰功效,可帮助患者排痰。若患者不遵医嘱用药,则很难保证临床治疗效果。若患者体质虚弱,需长时间卧床休养,则需在气候适宜时间,如中午下床活动,逐步增强身体力量,让患者有力量咳嗽、排痰。患者居家期间,还需积极进行呼吸锻炼,不断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道功能。比如吹气球法,给予患者一个气球,让其深呼吸,屏气后用力将肺部气体全部吹到气球中,促进肺部气体交换,利用肺部气体交换带动支气管壁痰液,帮助患者有效排痰。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向患者阐明生活习惯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性,如抽烟和疾病的相关性。同时,还需指导患者加强营养,科学膳食,满足身体需求。但是,禁止患者食用一些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食物,尤其是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更不能吃过敏食物。鼓励患者日常多喝水,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患者还需结合天气变化,做好日常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指导患者积极进行户外运动与心肺锻炼,不断改善心肺功能及身体功能,多呼吸新鲜空气。但运动期间需结合身体状态制定活动方案,如气功以及太极拳等。

(5)合理用药:主治医师下达医嘱后,护士需向患者阐明遵医嘱治疗疾病的必要性,强调遵照医嘱完成治疗疗程的必要性。护士需耐心向患者阐明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原因与症状表现,明确遵医嘱完成药物治疗和不遵医嘱治疗的差异,让患者明白积极用药的必要性。考虑到多数患者存在抗生素滥用现象,还需结合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阐述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必要性,指导患者不可随意用药,保证药物的应用合理性及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1)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DS)与抑郁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2)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0~59分表示不满意,60~80分表示一般,89~100分表示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各组病例总数×100%;(3)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4个维度,各维度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SDS、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自抗结核病治疗方案应用以来,耐药以及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同时存在HIV以及结核分歧杆菌双重感染的风险,加上全球人口流动性提高使得结核病的发生率有所升高,即使是欧美国家也有出现反弹的情况。根据世界卫生报告组织调查显示,世界有超过1/3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也就是有超过20亿人感染结核杆菌,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量超过2 000万,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超过300万,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二。根据我国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超过600万,且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超过200万[3]。因此,防治结核病是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结核杆菌感染可分为原发性感染与继发性感染。原发性结核杆菌感染常见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随着飞沫以及灰尘进入肺泡,而巨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之后,由于吞噬体与细胞壁上的碳酸脑苷脂结合,从而无法起到杀菌的作用,使得结核杆菌大量生长,引起炎症病灶 [4]。继发性感染常见于成年人,主要特征为病灶局限并形成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形成结核结节,出现干酪样坏死。

结核分歧杆菌在干痰中存活6~8个月,如果黏附在尘埃上传染性可保持8~10 d,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存活30 min,但是对紫外线以及酒精的抵抗力弱,太阳直射2~3 h失活,接触75%酒精后数分钟内死亡 [5]。近些年来,随着该病发生率的升高,发现耐药性与耐多药结核分歧杆菌不断增多,甚至出现流行的趋势。耐药结核杆菌感染使得临床治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患者。

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疾病,但只有长期用药才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多数患者缺乏遵医嘱用药意识,无法严格遵医嘱准确用药,继而影响用药治疗效果。再者,长期用药存在药物不良反应,会打击患者的用药信心与用药意识,继而导致用药效果不理想。优质护理服务近年来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主张以人文本,利用有效的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准确认知,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遵医嘱治疗疾病,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可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马丽娟.多元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2):254-255.

[2] 刘引连,吴改娥,王新芳,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服务实施于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7):3043-3045.

[3] 吕春艳.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6):650.

[4] 黄春玲.整体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6):184.

[5] 李秋.24例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易感因素,病原菌调查及护理对策核心探索[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0):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