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

作者: 孙田

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0

【摘要】目的:分析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22年7月—2023年5月收治的200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长程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结果:长程动态心电图检出心房颤动患者110例,真阳性患者109例;常规心电图检出心房颤动患者100例,其中真阳性91例。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真阳性检出率(99.09%)高于常规心电图(82.73%),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程动态心电图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长程动态心电图;卒中;心房颤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ong-term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CG) in the diagnosi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SUN Tian

ECG Remote Diagnosis Center, Xintai City People’s Hospital, Tai’an, Shandong 271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long-rang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diagnosing atrial fibrillation in stroke patients.Methods:200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22 to Ma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Long-rang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were used to examine all patients,and the diagnostic values of the two examination methods in the diagnosi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Long-rang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detected 110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of which 109 were true positive;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detected 100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of which 91 were true positive.The tru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long-term dynamic ECG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99.09%)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ECG (82.73%)(P<0.05).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ccurac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long-term dynamic EC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ECG,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Long-term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has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n diagnosing atrial fibrillation in stroke patients,and it is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promotion and use.

【Key Words】Long-rang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Stroke; 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颤动(auricular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1]。AF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及心脏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相关研究发现[2],AF所致卒中的死亡率与疾病复发率高,临床强化早期预防干预能降低疾病的死亡率与复发率,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往临床在对AF诊断中,通常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但有研究发现,在对房颤发生频率较低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诊断中,常规心电图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临床疾病防治效果[3]。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长程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卒中患者中诊断AF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通过长时间的动态监测,能更好地鉴别低频率房颤,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以及漏诊等情况的发生[4]。但目前研究中关于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综合性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200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我院2022年7月—2023年5月收治的200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头部CT/MRI确诊卒中;病程时间≤30d,患者年龄≥45岁;未见精神障碍性疾病病史;自愿参与研究;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中途死亡或退出研究;体内存在心电记录装置;存在电极片过敏。临床确诊心房颤动患者110例,2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占比为131:69,年龄分布53~79岁,均龄(67.71±5.06)岁,慢性疾病病史:糖尿病患者71例,高血压患者66例,高血脂患者47例。对200例卒中患者均采用长程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检测时间为3d,每间隔6h对患者实施一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记录检测结果。同时在对患者检查的过程中,协助患者佩戴长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采用无创动态心电图记录仪(深圳博英BI9800)对患者进行检查,使用仪器配套读卡器及专用SD卡进行检查。在对女性患者进行检查时,仪器佩戴位置应避开患者乳腺组织。佩戴前清洁患者的周围皮肤并进行常规消毒,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将电极片保护膜撕开,贴于患者胸前,在检查期间,患者进行正常日常活动。长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采集的数据通过读卡器上传至电脑,使用相关软件对信息进行回收和分析,并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的检测结果。

1.3观察指标

长程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卒中患者中心房颤动患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比较长程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能,A真阳性,B假阳性,C假阴性,D真阴性,准确率=(A+D)/(A+B+C+D)×100%,敏感度=A/(A+C)×100%,特异度=D/(B+D)×100%,阳性预测值=A/(A+B)×100%,阴性预测值=D/(C+D)×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长程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结果比较

长程动态心电图检出心房颤动患者110例,真阳性患者109例;常规心电图检出阳性患者100例,其中真阳性91例。见表1与表2。

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1

2.2长程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比较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真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见表3。

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2

2.3 长程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效能比较

长程动态心电图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3

3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5],房颤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我国整体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为0.7%,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高达7.5%。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我国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近11年房颤患病率增加20倍。在患病人群中,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且各年龄段患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房颤根据发作的频率以及持续的时间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d,通常情况下≤48h)、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d)、长期持续性房颤以及永久性房颤。研究对卒中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诊断,有助于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依据。

常规心电图是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常见诊断方式,具有方便、快捷、价格低等优点,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但临床研究中发现[6],常规心电图在对心房颤动患者的诊断中,针对颤动频率较高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诊断低频率房颤患者时,常规心电图诊断容易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降低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且在对患者进行诊断中,难以捕捉到偶发心电异常信号以及短阵的心电异常,易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长程动态心电图是通过长时间的动态心电监测了解有无心律失常的存在、有无心肌缺血的出现,通过延长监测时间来增加捕捉到心脏事件的概率,在临床对有无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动态心电图在对心房颤动患者的诊断中有以下表现: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小F波,频率约350~600次/min;心室率极其不规则,房颤未接受药物治疗,房室传导正常者,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min之间;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可增宽变形[7]。

本研究中发现,长程动态心电图检出心房颤动患者110例,真阳性患者109例,常规心电图检出阳性患者100例,其中真阳性91例;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真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表明采用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对心房颤动患者的诊断中,能有效避免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提升临床对心房颤动患者的检出率。究其原因,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对疑似心房颤动患者的诊断中,能更好地捕捉患者的偶发及短阵心电异常信号,延长动态检测的时间,能提升对偶发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效能,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诊断率[8]。延长监测的时间,能有效识别低频率心房颤动,提高临床对阵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同时研究中发现,长程动态心电图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等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表明采用长程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能更高,在对患者心房活动的记录中,提高对疾病的辨识度,降低误诊与漏诊发生率。

综上所述,长程动态心电图诊断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率更高,对心房颤动诊断综合应用价值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珊珊.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诊断结果的对照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1):2548-2549.

[2] 庄楷生,王钟杰,王剑锋.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60-63.

[3] 郭英杰,张伟.房性期前收缩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的作用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22,8(1):60-63.

[4] 邹隽,董敬,李媛.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3):55-57.

[5] 杨芬.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22,20(9):126-128.

[6] 郑小芳,刘剑锋.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20):2600-2603.

[7] 王彩婷,李玲玲,张贺会.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对老年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7):73-75.

[8] 韩雪松,叶聪,徐东.长程动态心电图在卒中患者中诊断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2,20(12):1098-110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