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 李华艳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接受化疗治疗的72例乳腺癌患者,相关医疗数据来源于2020年8月—2022年9月,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将72例患者分为心理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组则增加心理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3个月期间,心理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心理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3个月后,心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乳腺癌;毒副反应;焦虑;抑郁;满意度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LI Huayan
Wuwei People’s Hospital, Wuwei, Gansu 73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Methods:72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were collected,the relevant medical data came from August 2020 to September 2022.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1:1 random allocation,7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psychologic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and the psychological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nursing observation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as 3 months.The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During 3 months of nursing,the incidence of toxic side effects in the psychologic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nursing (P<0.05),and the above scores in the psychologic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sychological group was 100.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6.1%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alleviate anxiety and depression,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Breast cancer; Toxic side effects; Anxiety; Depression; Satisfaction
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较为常见,当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部分大城市位居女性肿瘤第一位[1]。化疗为中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是长期化疗对患者的身心状态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下降、社交障碍、焦虑、紧张、失眠等表现[2]。同时很多患者在化疗周期对于疾病有极大的恐惧,这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病情康复存在消极作用[3]。既往的护理模式未考虑到个体化差异,对于患者的不同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从而在患者的病情管理方面不够全面[4]。心理护理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活动,是整体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具有人性化优势。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8月—2022年9月,选择在医院进行化疗治疗的7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为单纯性乳腺癌;单侧;临床分期为Ⅱb期/Ⅲ期,具有化疗指征的患者;神志清楚;表达清晰,可与研究者配合;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病史;合并肝肾疾病的患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参加研究意愿不强烈者。
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心理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涉及饮食、日常护理、提升疾病认知等。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进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摄入辛辣刺激等食物,同时可多进食水果、蔬菜、蛋奶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内容涉及乳腺癌的多方面,如病理变化、危险因素、并发症等,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同时督促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

心理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心理护理。(1)组建专业小组,由护士长、专科护士、责任护士等组成,所有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协调以及表达方面获得肯定,此外,针对系统性的心理护理进行专业的培训,内容涉及乳腺癌患者最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护理操作的规范与方法等。(2)护理内容:第1个月:在与患者交流时,护士在态度上要呈现出热情、支持以及真诚,同时在交流中表达出合作和相互尊重的意愿,以此来感染患者,继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第2个月:指导患者如何将问题进行定义,同时纠正其既往错误认知,向患者传授面对医务人员时的沟通技巧。为了达到高效沟通,指导患者可采取将问题分解的方式。此外,为了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引导患者将内心的想法记录下来,鼓励其接受自我。家属需要督促、关心并多疏导患者。第3个月:在获得关于乳腺癌的相关教育活动时,告知患者并鼓励其积极参与,使其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患者有归属感,促进其身心康复。
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在护理3个月期间出现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肝功能损伤等毒副反应情况。(2)心理障碍评定:在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判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数越高表明心理障碍越严重。(3)护理满意度:在护理后让患者对满意度进行反馈,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三个维度,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护理3个月期间,心理组的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7%、2.7%、5.6%、5.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3个月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心理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个月后心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P<0.05)。见表4。

3 讨论
乳腺癌在女性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病情发展至中晚期的患者采取化疗的治疗方式,通过降低局部复发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但是长期化疗会降低患者免疫力,会伴随各种毒副反应,容易诱发其他疾病,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需要加强护理干预[6]。本研究显示,护理3个月期间,心理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从机制上分析,心理护理通过信息支持、心理支持等多维度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连续性的指导和帮助,可促进患者进行自我调适,有效解决患者的不适感,并且加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7]。
长期的化疗过程给乳腺癌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同时患者要面临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导致很多患者出现心理障碍[8]。心理护理属于现代化护理模式,该模式采用一贯制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知识宣教与心理干预,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显示,心理组护理3个月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从机制上分析,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患者的实际身心状况作为指导,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在护理指导方面考虑到个体化差异,避免患者因认知欠缺而产生焦虑及恐慌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提升疾病的相关认知,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9]。
本研究显示,心理组护理3个月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能提高满意度。从机制上分析,心理护理全程连续地对患者进行护理,且具有个性化特点,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有积极作用[10]。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进行随访分析,且没有提出具体化与流程化的心理护理体系,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能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英,甄倩,王晓庄,等.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的创伤后成长及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7):794-799.
[2] 张艳杰,庞玲玲,李盼盼.同伴支持联合健康宣教的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45(4):655-657.
[3] 段杨桃子,李珂,程亚丽.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及心理综合干预方案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6):589-593.
[4] 卓蕙,梁文丽,吴燕楠,等.医学应对方式在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间的中介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9):888-892.
[5] 王伟,王松翠,贾炳惠.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健康之友,2023(7):116-118.
[6] 李华林.共情式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放化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生命质量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8):115-117,152.
[7] 陈春怡,黄凤兰,林淑瑜.延续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留置PICC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情绪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3):187-189.
[8] 邱晓莉.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应用[J].健康女性,2022(43):32-34.
[9] 虞倩倩,傅翠霞,陈丽琴.基于自我效能的心理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7):3109-3112.
[10] 万敏.疼痛护理合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晚期患者疼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