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对癫痫患者心理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 李丽 王英 侯秀梅 楚平华

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对癫痫患者心理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0

【摘要】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对癫痫患者心理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确诊的癫痫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入院评估、住院宣教、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常规护理及心理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心理团体训练。8周为一个疗程。训练前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价效果。结果:训练前,对照组和研究组的SCL-90及GWB评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GWB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团体训练能够改善癫痫患者的消极心理和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作为临床实践中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关键词】癫痫;积极心理学;团体训练;心理;主观幸福感

Effect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group training on ment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epilepsy patients

LI Li, WANG Ying, HOU Xiumei, CHU Pinghua

Shandong Daizhuang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27205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group train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epilepsy patients.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6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epilepsy diagnose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dmission assessment,hospitalization education,drug therapy,physical therapy,routine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guidance.On this basis,the study group was also giv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group training.8 weeks was a course of treatment.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nd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GWB)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CL-90 and GWB score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before training (P>0.05);After training,the SCL-90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GWB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Positive psychological group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negative psycholog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which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metho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Epilepsy; Positive psychology; Group training; Mentality; Subjective well-being

癫痫是由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1]。据WHO统计,全球约有6000万癫痫患者,仅我国的癫痫患者就多达900万,其中用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约占20%[2]。癫痫患者极易因疾病反复发作和社会歧视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发病率达55%[3]。此外,抑郁障碍会严重损害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4]。新的医疗模式越来越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5-6]。积极心理学是主观幸福感最强大和最可靠的因素[7]。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提升患者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8]。积极心理学理论是心理训练的重要理念,其目的不仅是修正患者个体的缺陷[9],还在于最大限度开发个体的最佳功能,使其能够建立积极的心态,从而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与主观幸福感[10]。团体心理辅导一般是在团体情境下开展,具有覆盖面广、训练效果易巩固等优点,可增强人们自信心,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素质[11]。本文对癫痫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团体训练,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其健康行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经该院神经内科确诊的癫痫住院患者。纳入标准:①有原发性或继发性癫痫发作症状;②病程超过2个月;③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自由,能配合检查;④初中以上文化程度;⑤愿意接受积极的团体心理训练,能够全程跟踪治疗过程。符合上述标准癫痫患者共有60例。所有患者都是该地区的长期居民。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8.13±12.04)岁,病程4个月~21年,平均病程(36.31±6.94)个月,职业:干部10例,教师14例、工人13例、学生12例、其他11例。根据1989年国际癫痫联合会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方案[12]:部分性发作17例,全身性发作36例,未分类发作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癫痫发作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训练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训练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伦理批号:2019-010-001)。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共用的常规治疗方法

60例癫痫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及系统的抗癫痫治疗,治疗2周病情稳定后分组。责任护士讲解入院介绍(包括医院环境、负责医生、护士长、护士及病房作息时间)、治疗、护理、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在健康教育大讲堂进行集体教育,由患者及家属、医生、护士参加,固定每周二、周五14:00~15:00,解释疾病相关知识和一般心理建议。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再接受积极心理学指导,培训形式为集体培训。

1.2.2 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实施方法

由2名具备团体心理干预丰富经验的精神科医师与2名具有国家执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共同组织指导,5次/周(周一~周五),60min/次,时间固定每天下午15:30~16:30,共8周。为确保本次培训的顺利进行,负责护理人员在开展本次研究前,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并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同时发放团体训练内容及训练时间表。每次干预分为两组,每组15例,由固定医师带领完成干预,分三个阶段进行。为保证患者参与的连续性和积极性,对出院患者给出了详细的时间表,并要求他们按时到医院参加培训,依据阳性强化行为疗法[13],治疗团队协商对参与训练完成的患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对癫痫患者心理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

1.2.2.1 准备阶段(第1周):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治疗者带领患者熟悉环境,做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并签订知情同意书。通过对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心理问题归类 (自我感受负担明显、情绪低落、自卑、自信心下降;人际交往、适应能力下降、期待理解与社会支持)。进行热身活动:热身游戏:手指操互动,营造轻松的融洽氛围,分享活动感受。

1.2.2.2 实施阶段(第2~7周):是心理团体训练的核心阶段,根据准备阶段收集的问题确立主题。(1)第一阶段 认识自我(第2周):通过集体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导其掌握自我心理疏导的方法(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同时,通过扮演心理剧角色的方式使患者充分认识自我,建立积极的人生观。(2)第二阶段 体验成功(第3周):举办“公益晚会”活动,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体验,引导患者感知和分享他们最成功、最有意义或最自豪的事件之一;挖掘积极自我,自我肯定、自我欣赏,并讨论自我感受与启发,重视过去的成功、克服消极心理。(3)第三阶段 人际交往、社会技能训练(第4周):举行“盲行、搭金字塔、组歌”活动,通过自由组合情景模拟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如父母、子女、配偶、同学、病友朋友等),学习人际沟通技巧,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感悟责任与担当,寻找自己想要的信任、友谊与成就。(4)第四阶段 感恩教育(第5周):观看和欣赏有关感恩、生命价值和正能量的电影、电视剧或音乐等,为患者营造良好和谐的沟通氛围,帮助患者记住感恩生活的故事,珍惜身边发生的生活事件,引导患者通过交流分享小组讨论,并培养其感激之情。(5)第五阶段 家庭支持(第6周):围绕“明天的路”“温馨的家”等主题,为患者及其家属设计体验活动。组织亲子活动,引导家属与患者多互动,通过拥抱或语言等方式加深彼此间的感情。家属每天说一两句话给患者或给患者写信,增加患者的自信、自尊和自主的感觉,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体验到亲人的关心和理解。(6)第六阶段 重建希望(第7周):具有乐观品质的患者形成同伴支持系统。运用情景体验、团体讨论、沉思疗法进行心理疏导,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使患者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树立希望,重树生活信心。

1.2.2.3 结束阶段(第8周)让患者回顾整个团体活动过程,以“理想中的家”为主题整理收获的经验并分享心得体会,使患者树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评估训练的效果。

1.2.3 评价工具及方法

(1)症状自评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14],测查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素,共9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从不=1、轻度=2、中度=3、偏重=4和重度=5,5级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2)总体幸福感量表[15]:由美国国家统计中心制定,共33项。段建华(1996)的全国修订量表采用原量表的前18个项目来测量受试者,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它包括6个维度,即:关注健康、精力、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兴趣、情绪波动或幸福感、情绪和行为的控制、放松和紧张。前 14 项按所选项目等级评分(A为1分,B为2分,依此类推),后4项按0~10的等级评分。第1、3、6、7、9、1l、13、15 和 16 项是反向分数。共18道题120分,评的分值越高,主观幸福感的等级越高。所有患者分别在训练前(入组时)和训练后(8个周末)进行评估,并由2名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各量表的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0.8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