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检查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准确性探讨

作者: 王余

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检查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准确性探讨0

【摘要】目的:临床在诊断冠心病患者过程中,将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检查展开了联合应用,探讨该方式的准确性。方法: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收治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对其进行诊断时,应用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检查,同时对所有人员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种方式所获结果。结果:60例疑似冠心病人员中,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疾病人员为55例,经研究中两种方式联合诊断明确为53例,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6.36%(53/55)、80.00%(4/5)、95.00%(57/60),检测其一致性可发现为0.778,一致性良好。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临床在明确疾病情况时,可应用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检查两种方式,检查过程中对机体无创,且具有较高的疾病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诊断准确性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心率变异性联合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Z20200177)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combined with holter electrocardiogram for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NG Y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and dynamic EC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est were combined to explore 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from September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diagnosed with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and dynamic EC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est,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on all patients.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mong 60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55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53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the combined diagnosis of the two methods in this study.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were 96.36% (53/55), 80.00% (4/5) and 95.00% (57/60), respectively. The consistency can be found to be 0.778, with good consistency.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and dynamic EC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est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sease condition. The examination process is non-invasive to the body, and has a high disease detection rate, which has a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Heart rate variability; Diagnostic accuracy

观察现阶段临床的情况,冠心病为心内科中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疾病发作时,心前区可出现明显疼痛[1]。目前临床上多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有着密切关系,发病时多见于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以及寒冷天气等。疾病若未得到有效的临床治疗,后期可发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对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2]。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以冠状动脉造影为主,该检查方式在使用过程中需耗费较长时间,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使用范围较为局限[3]。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常使用的检查方式,将其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可对其心肌缺血的情况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收治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5.32±2.71)岁。纳入标准:①均高度怀疑为冠心病,具有多种疾病发生的条件;②执行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告知相关内容。排除标准:①不具备正常理解能力者;②存在一种或以上严重疾病。

1.2 方法

所有纳入研究的人员均接受运动平板试验及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检查。同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其作为诊断金标准。运动平板试验及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检查间隔时间应在1周以下。运动平板试验:将心电监测电极片常规粘贴于机体,指导患者在带有自动调节坡度及转速的活动平台上行走。运动参数的选择以个人实际情况为基础,心电活动利用12导联心电图展开动态监测。运动时间持续3min,心电图的标记3min/次,运动过程中对其血压进行动态监测,监测时间间隔为2min,同时观察运动过程中患者有无胸痛等症状,停止运动后,需告知患者进行坐位或平卧,并立即对其心电图及血压进行描记。对运动过程的心电及血压信息进行观察,依据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展开相应的诊断。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检查:应用12导联心电图机进行检查,将电极片正确安装后,完成导线及电极的安装并妥善固定,正确连接记录盒,对其展开持续24h的心电信号检测,对心电活动变化进行记录。检查期间可进行正常的饮食起居,注重保持电极和记录器处于干燥状态,为避免信号干扰的情况,需远离磁场和电源。冠状动脉造影:该检查的时间应在上述检查完成后一个月内进行,应用血管造影机进行检查,股动脉穿刺的部位于腹股沟韧带下动脉搏动最强处,将导丝送入机体后,沿着导丝置入造影导管,直至胸主动脉处,并注入造影剂,完成摄片,对冠状动脉的走行进行观察,明确狭窄范围等情况。

1.3 评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即存在冠状动脉狭窄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运动平板试验冠心病诊断的标准:导联中以R波为主,ST段呈现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在0.1mV以上,持续时间在2min以上,运动中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绞痛情况;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10mmHg,若出现上述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冠心病。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以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超0.1mV,持续时间在一分钟以上,和症状相对应的ST段呈现抬高的状况,且抬高在2.0mV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

一致性检测选择Kappa检验,Kappa>0.7、0.4≦Kappa≦0.7、Kappa<0.4 分 别提示一致性良好、中等、较差。

2 结果

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明确患有疾病者共55例,经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联合诊断明确疾病者共53例,其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6.36%(53/55)、80.00%(4/5)、95.00%(57/60),检测其一致性可发现为0.778,一致性良好,见表1。

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检查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准确性探讨1

3 讨论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心血管疾病目前的发生较为频繁,可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之一,不仅发生频率较高,且容易导致残疾或死亡。当机体合并常见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情况时,加上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的综合影响,在此前提下,冠状动脉可出现粥样硬化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疾病发展至后期可出现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4]。在疾病发生初期,通过相应的手段明确疾病的存在或发展情况,便采取针对措施进行治疗,可有效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针对冠心病患者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应用该方式进行疾病诊断时,需对机体进行穿刺,还需注射对比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机体造成创伤,导致该检查方式的使用具有局限性。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还可应用运动平板实验及动态心电图展开诊断,前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适量的运动,对心脏负荷进行增加,进而增加心肌耗氧量,该方式的实施原理主要是因为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运动过程中血流可出现异常,而相应的异常情况可在心电图中得以表现,对心电图展开观察,明确变化情况,有助于疾病阳性的判断。运动平板实验可在运动的基础上,增加心脏做功,心肌最大血液供应得以刺激,在此情况下,若冠状动脉存在狭窄情况时,可出现供血不足,在心电图呈现ST段及T波的改变,通过观察心电图的情况,有助于评估心功能。在运动平板实验中,当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日常缺乏运动等情况时也可对检查结果造成负面影响[5]。后种方式在检查过程中主要是对患者展开24h持续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在不同时间段内对心电图的情况进行观察,明确心肌缺血情况,进而对疾病展开诊断。动态心电图的使用,可对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进行持续无间断的记录,有助于心脏状况的全面反应,为临床诊断提供心电信息[6]。动态心电图在检查过程中可对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舒张及收缩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考虑人体运动、神经及生理等相关因素,对疾病展开综合诊断。在多种技术手段的使用下,如调频系统、调幅技术等,可对ST段移位的准确性进行记录,但该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检查不同步等缺点。上述两种检查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机体造成创伤,且使用方法较为简单,但均可受到活动或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可增加假阳性出现的概率,因此单一应用运动平板实验或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时,阳性检出率偏低,准确度缺乏。基于此,本研究在对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将两种检查方式进行联合使用,结合研究结果来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疾病人员为55例,经研究中两种方式联合诊断明确为53例,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6.36%(53/55)、80.00%(4/5)、95.00%(57/60),检测其一致性可发现为0.778,一致性良好。

由此可以看到,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运动平板实验及动态心电图进行联合诊断,有助于获得较高的疾病检出率,能够有效降低漏诊或误诊情况的发生率。主要是两种方式的联合应用将其优势最大化,从不同角度对疾病情况进行观察,获取全面的检查信息,有助于疾病情况的综合判断。同时上述两种检查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机体造成创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接受度较高,同时检查方式较为简单,有助于诊断工作效率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在疾病发生早期便通过相应的手段展开治疗,以纠正疾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疾病进一步损伤机体,增加患者所面临的危险。两种方式在应对冠心病患者时,从不同角度对其疾病状态进行反应,有助于协同作用的发挥,对自主神经作用下的心肌供血情况进行记录,有助于心肌状态的真实反映。

结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罹患冠心病的人数较多,该疾病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疾病发生后可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若未经临床及时有效的干预,可危及性命。因此临床在应对此类患者时,需要通过有效的检查方式明确疾病的存在或发展情况,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纠正疾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使用过程中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使其使用范围受到局限,平板运动实验及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检查是针对冠心病常用方式,单一使用上述方式进行诊断时,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将其进行联合使用,可获得较高的疾病检出率,有助于明确疾病的具体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苏广玉,刘绮红,刘悦.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老年冠心病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的临床诊断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2,28(3):238-240,254.

[2] 彭亚娟,黄明月.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对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诊断作用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5):170-172.

[3] 陈俊丽,尚一楠,詹雯.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2):123-125.

[4] 何静,方燕.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88-90.

[5] 安晓飞.运动平板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研究,2021,29(6):127-128.

[6] 方静,毛威.运动平板试验联合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心电与循环,2021,40(4):397-40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