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和降低并发症的效果
作者: 许陈晨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改善作用。方法:2020年1月—2023年4月研究时段中,因重症颅脑损伤在本院ICU接受相应治疗的患者共计40例,按照同比例,对其进行红蓝球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患者加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进行监测,同时统计不良并发症情况,比较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指标中白蛋白、血红蛋白与血清总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面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积极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增强机体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保证患者治疗成效,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ICU;重症颅脑损伤;营养状况;并发症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improving nutritional status and reducing complications in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XU Chenchen
Yancheng Dafeng People’s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 224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in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and its improvement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complications. Method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from January 2020 to April 2023,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ho received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in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due to severe head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d and blue spheres according to the same proport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based on th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reatment. Monitor the nutritional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nalyze the adverse complications.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reatment. Results: The levels of albumin, hemoglobin, and total serum prote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the face of severe head injury patients in ICU, actively implementing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can help enhance the body’s nutritional status,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complications, and ensure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patients. It can be promoted as an ideal treatment plan.
【Key Words】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CU; Severe head injury; Nutritional status; Complications
现阶段,工业化和交通业的不断发展,因不良意外所致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越来越多。通常,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代谢紊乱状态明显,会增加机体糖分、脂肪和蛋白质的消耗量,若病情严重,则会造成胃肠功能障碍问题,致使患者营养不良,人体处在负氮平衡状态中,影响疾病预后效果,与此同时,脑部组织受损严重,炎症因子释放量较大,颅内压力高,导致迷走神经反射异常,加上创伤应激反应,患者机体代谢问题严峻,死亡概率高[1]。据相关资料显示[2]: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80%患者具有胃肠动力障碍,一半以上患者损伤后14d内伴有肠内营养不耐受问题,这均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甚至引发诸多不良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威胁。鉴于此,临床建议积极提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肠源性感染问题,尽量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保证患者治疗成效,减少残疾或死亡风险。为了进一步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优势,本文以2020年1月—2023年4月期间本院ICU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例,进行对照研究,现把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在本院ICU接受相应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本项研究,入院时间段2020年1月—2023年4月。经同比例红蓝球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7.83±3.27)岁;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7.88±3.20)岁。采用统计软件分析组间资料,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价值。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②无肝肾功能不全症状;③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精神疾病;③合并意识障碍;④恶性肿瘤。
1.2 治疗方案
对照组单纯向患者开展常规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适当使用甘露醇药物,降低机体颅内压水平,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密切监测,提供营养脑细胞治疗措施,如有必要,征得家属同意后,科学开展手术治疗。
基于此,观察组配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患者人院48h内完成鼻饲处理,肠内营养支持初始阶段主要选用大米汤或者温开水,以30~50mL/h速度进行鼻饲,鼻饲液温度需控制在38℃~40℃,首日5~6次,鼻饲总量应低于500mL,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监测,未见异常现象的患者,可转为牛奶、鱼汤、蛋花、菜汤等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适当增加食用量到2000mL/d,低浓度向高浓度转变,循序渐进,若患者鼻饲后出现胃部不适感,可适当暂停。每间隔4h胃管抽吸1次。

1.3 观察指标
1.3.1 营养状况指标:充分监测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血清总蛋白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需密切监测。
1.3.2 并发症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呕吐、腹胀腹泻、便秘、胃潴留、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症状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清总蛋白水平明显更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人体处在高代谢状态中,机体消耗营养物质的速度加快,进一步加重机体负担,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来说,短时间内便会出现体重降低、营养状态不良等问题,严重亦可能伴有腹泻、肠梗阻、严重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并发症,正是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能量中的需求量较大,而人体肠道是机体高代谢反应的主要场所,所以需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颅脑损伤症状发生后,人体会释放大量谷氨酸物质,进一步导致脑部组织处于缺血和缺氧状态中,诱发脑细胞死亡。因高代谢反应状态,人体会不断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引起代谢功能紊乱,机体免疫能力低下,为细菌或内毒素的入侵提供便利条件,此时,患者容易发生全身性感染[3]。另外,颅脑损伤对机体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刺激性较强,会引起机体胃黏膜血管痉挛,加重胃部黏膜上皮的损伤程度,严重可造成胃黏膜糜烂,提高胃出血发生风险。因此,临床需要重视营养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来说,胃肠道在病理与生理反应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肠道营养支持治疗,可刺激机体胃肠黏膜,避免胃肠黏膜不良萎缩,加快黏膜腺体功能的恢复速度,保证肠道生物和机械功能状态良好,利于人体更好的吸收营养成分,增强人体抵抗力,避免发生应激性溃疡或肠源性感染现象,而且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肠道细菌或毒素移位概率[4]。将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应用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除积极改善机体代谢状态外,还可以确保机体肠道完整,纠正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应激反应程度,避免不良感染问题[5]。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意识往往处在不清楚状态中,病情严重危急,部分患者血管受损,生命体征不稳定,临床治疗难度极大,此时积极开展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可恢复机体血流动力学状态,增强营养,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肠外营养支持一般经静脉输注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未经机体胃肠道,无法避免胃肠道不良并发症问题[6]。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会让机体肠道处在静息状态下,肠黏膜萎缩风险高,可减弱机体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肠道菌群比例均衡度,进一步损伤人体肠黏膜屏障,相较之,鼻饲法可向患者胃肠道提供营养成分,操作相对简单,不会过度增加患者经济花费,利于保护机体肠黏膜屏障功能,维持屏障完整度,避免细菌或内毒素移位现象出现,减少肠源性不良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7]。除此之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进一步强化胃肠道吸收与排泄能力,减少胃肠道炎性反应状态,预防脏器功能损伤现象,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清总蛋白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不良并发症发生率10.00%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法应用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效果非常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概率,可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与聂凌云[8]“观察组营养指标水平高,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P<0.05)”报道结果几乎一致。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具有积极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德仲,韦迪岱,柯炎斌,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不同营养剂对临床预后、营养状态、炎症指标及胃肠耐受性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1,29(6):357-362.
[2] 傅壮,常敬民.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b、血清ALB、PAB、TP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16):110-112.
[3] 张建荣,章志华,谢建波,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1):154-155.
[4] 龙勇.低温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护理效果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0,42(3):318-321,317.
[5] 马秉博.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19,40(9):2173-2174.
[6] 封永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5):108-109.
[7] 夏春洁.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康复进程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2):1663-1666.
[8] 聂凌云.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与降低并发症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8):2578-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