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进展

作者: 周思清 章海凤

【摘要】腹泻作为小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病症类型,可在四季中出现,多数腹泻患儿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薄等表现。小儿推拿属于治疗腹泻症状的主要措施之一,基于单纯推拿治疗、联合外用药物治疗、内服中西药物治疗以及针刺、艾灸对患儿进行病症改善,从刺激经络、调理气血等方面达到病症治疗的目的,其效果在对比各类西药中,整体使用安全性更高,操作简便不会产生药物刺激,在作用于机体未完全发育的儿童患者中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现基于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相关调查进行分析,为探究小儿推拿的具体使用方式以及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关键词】小儿推拿;小儿腹泻;进展分析

Research progress of pediatric massage therapy for infantile diarrhea

ZHOU Siqing, ZHANG Haife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Jiangxi 330004, China

【Abstract】Diarrhea, as a common type of diseas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can occur during the four seasons, and most children with diarrhea can exhibit increased bowel movements and sparse stools. Pediatric massage is one of the main measures for treating diarrhea symptoms. It is based on simple massage therapy, combined with external medication treatment, intern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s well a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o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children. It achieves the goal of disease treatment from stimulating meridians, regulating qi and blood, and other aspects. Compared with various Western medicines, its overall use safety is higher,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without drug stimulation, It has higher practical value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incomplete bod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levant investig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arrhea with pediatric massag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usage and progress of pediatric massage.

【Key Words】Pediatric massage; Infantile diarrhea; Progress analysis

小儿腹泻现象的形成通常可由病原菌入侵以及其他多因素引起,患儿可见明显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该病症属于婴幼儿常见的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医学说中指出,小儿腹泻可归于“泄泻”范畴,中医针对小儿腹泻病症的病因探究中指出,外邪入侵、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和脾肾阳虚属于引起病症的主要病机[1]。同时有研究指出小儿腹泻同时可分寒湿泻、湿热泻、脾虚泻和伤食泻等证型。现代医学也指出病症的产生同时可分感染和非感染性两 类[2],前者属于痢疾、霍乱以及肠炎;后者属于症状性腹泻、食饵性腹泻以及过敏性腹泻。药物治疗作为常规治疗措施,可在成人患者的腹泻治疗中起到良好的使用效果,但由于婴幼儿机体功能未能发育完全,药物治疗可能对患儿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因此需采用更符合小儿机体发育状态的推拿治疗进行干预,其效果显著、简便,无药物刺激的优势可被家属高度认可[3]。

1 单纯推拿治疗

单纯推拿治疗即通过手法操作达到改善患儿腹泻症状的目的。目前针对单纯推拿的使用主要以补法为准。治疗方针可以“消食导泻,健脾和胃”“健脾清热祛湿”“健脾益气、和胃止泻”“行气导滞、健运脾胃”为准,将运土入水、健脾补肾、改善胃经作为推拿治疗的目的,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周平[5]通过选取150例小儿消化性不良性腹泻患儿为对象,通过对照和试验组区分,分别实施西医治疗和中医推拿的联合治疗,以此形成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67,作为针对小儿腹泻的病症主要治疗措施,单纯推拿治疗在促进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病症恢复中可形成较高的治疗作用。

2 推拿结合药物治疗

2.1 推拿结合外用药物 小儿推拿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运脾和胃,消食止泻”,而在此基础上增加外用药物,强调以“收敛固涩、健脾温阳、利水渗湿”作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前提,联合运用可显著提高健脾止泻作用。同时随症加减各类药物,可进一步改善患儿的大便性状以及脱水症状,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6]。李红梅[7]通过选取100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分析,根据对照和观察各50例对比患儿在常规护理和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推拿治疗中的效果,于结果统计中,观察组患儿的中医症候积分更低,且在止泻时间、全身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中明显更低,提示穴位贴敷的治疗方式,在提高推拿治疗腹泻的患儿的病症中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且观察组在对治疗的总满意度方面(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提示利用中药穴位贴敷的促进局部血运优势,可配合推拿治疗下取得进一步的效果提升,作为腹泻患儿的治疗方式之一可达显著的使用价值。

2.2 推拿结合内服药物

2.2.1 推拿结合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侧重于“温中散寒、健脾固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内服中药主要以“健脾养胃、利湿止泻”为准,作为临床高度重视的用药方案,在结合中医推拿和汤剂内服的条件下,可加快患儿机体肠道的蠕动功能,继而提高药物吸收率,治疗效果可进一步提升,继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8]。目前针对内服重要的选择中,可通过补脾经、大肠经、推三关;补气健脾、芳香化湿、清热生津等作为治疗目标。王娟[9]通过选取88例腹泻患儿进行调查,通过治疗方案差别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健脾止泻汤联合推拿治疗,于结果统计中,B组实施健脾止泻汤结合推拿治疗的患儿,在治疗中的总有效率97.73%显著高于A组86.36%,另外,药物内容也能够在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方面形成一定的作用,B组患儿 CD4+/CD8+、IgA、IgG的含量水平明显更高,由此分析,中药内服的效果,不仅在作用于提高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在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积极通。

2.2.2 推拿结合西药内服 临床调查指出,推拿不仅能够作用于提高患儿的免疫能力,且在加快肠道蠕动、调节脏器功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临床西医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肠道黏膜的高反应为准,具有一定的使用效果,但受其刺激性影响,可能对患儿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反应,而基于推拿治疗对代谢功能的改善,可显著提升药物代谢能力,可在确保西医治疗有效性的基础上减少各类不良反应影响。曾静雯[10]通过选择94例消化不良腹泻患儿进行调查,结合治疗方案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以45例、49例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肠胃康颗粒治疗和中医推拿结合酪酸梭菌活菌散,肠胃康颗粒治疗,效果对比下,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5.92%);且患儿在腹胀、腹泻、大便性状的恢复时间中也以观察组更具优势,分析指出西药内服在结合中医推拿治疗下,可基于西药快速治疗的效果达到症状改善的目的,配合中医推拿治疗,可减轻腹泻症状的影响。另外观察组患儿机体的铁、钙、镁含量更高,以此分析该方案在提高患儿对微量元素吸收方面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用药后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CD3+、CD4+含量,降低其CD8+水平。

3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

基于推拿的手法治疗,可用于改善患儿体表局部的经络,达到疏通经络气血的目的,可用于推动胃肠道的气运,最终产生改善腹泻的作用[11]。而中医针刺治疗在于刺激人体穴位,用于进一步提高通络效果,形成调节胃肠道功能和脏腑气机的效果。推拿和针灸治疗的联合运用,可形成双重疏通脾胃肠,改善脏腑气运的效果,缩短患儿的腹泻恢复时间。王馨敏[12]通过选取166例腹泻患儿进行调查,以不同治疗方式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以81例和85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和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结果对比下,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47%高于对照组86.41%。且在脱水症状、大便性状、止泻、退热以及住院时间中更具使用优势,其症状积分也可取得显著下降。由此分析,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下,可基于针灸以及推拿方式促进局部肠道功能,恢复因病症产生的临床症状,另外,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乳杆菌,肠球菌,双岐杆菌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分析,作为中医联合治疗方案,该措施在降低致病菌群中也可产生一定的使用价值。

4 推拿结合艾灸治疗

艾灸作为针灸基础上的优化方针,可通过燃烧艾条达到温经散寒、调理气血等功效,配合推拿刺激穴位,可调动人体正气,除湿祛邪。目前在艾灸的适应性病症类型中,虚证、寒证腹泻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热证、实证腹泻使用价值较小。余友金[13]通过选取60例急性腹泻儿童进行调查分析,以单双号分对照和观察两组,并分别实施基础治疗和艾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的儿童,治疗有效性更高,且患儿家属满意度也相对更高。梁丽娜[14]以180例腹泻患儿进行研究,以每组90例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实施西医和推拿联合艾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且症状的改善时间中以观察组更具优势。由此分析,基于艾灸和推拿的联合使用,对改善小儿急性腹泻病症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5 小结和展望

中医药作为国内历史悠久的治疗方式,对于病症的诊断以及治疗均具有其独特优势,辩证分析法可为病症的具体用药的治疗提供重要支持。而小儿腹泻在中医学说中归于“泄泻”范畴,治疗以除外邪、利水湿、滋补脾胃为主,将推拿作为病症的主要手法治疗措施之一,可取得患儿以及家属的支持,无药物刺激的优势促使其被高度认可[15-16]。同时也有研究指出推拿治疗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欠缺,同时可体现于三个方面,其一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主要以疗效报导为准,未能体现随机原则;其二为手法操作和疗效标准未能达成统一,缺少独立量化标准;其三则体现于辨证分型方面缺少量化指标[17]。后续发展中可针对以上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化,落实中医推拿对小儿腹泻病症的具体实施效果探究。

参考文献

[1] 吴娉婷,唐宏亮,何凤诗,等.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21,27(5):127-130.

[2] 潘朝云,王克天.小儿推拿配合“运脾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2):177-178.

[3] 张海宁,刘志阳,王亿新,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选穴规律[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44(3):325-329.

[4] 尚星屹,艾民.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44(2):233-236.

[5] 周平.中医推拿按摩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4):175-177.

[6] 朱新粉.中药敷脐联合小儿推拿在小儿腹泻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3):52-54.

[7] 李红梅,李美华,谢玉梅.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推拿对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1):22-24.

[8] 卢小蕴,金骥翔,郑君丽,等.口服补液盐联合小儿推拿辅助治疗腹泻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21,28(12):44-45.

[9] 王娟.健脾止泻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2):92-94.

[10] 曾静雯.推拿按摩辅助酪酸梭菌活菌散、肠胃康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4):43-45.

[11] 马洁,余方辉,陶善平,等.隔姜灸加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21,19(1):30-36.

[12] 王馨敏.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22,40(5):189-192.

[13] 余友金.艾灸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J].家有孕宝,2020,2(14):72.

[14] 梁丽娜,贺辉.推拿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9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5):82-83.

[15] 卢天娇,戎姣,井夫杰.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当代小儿推拿治疗疳积的选穴规律[J].山东中医杂志,2021, 40(8):855-858,879.

[16] 高洪娟,邹飞,于洋,等.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6):1297-1299.

[17] 赵卫,李雪,祝斌野,等.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22,28(1):106-10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