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延伸护理在干预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 刘丽霞
【摘要】目的:围绕新生儿,实施捏脊延伸护理干预,分析其在干预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方法:对新生儿进行选取(选取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地点:本院,选取例数:244例),将其展开分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数:两组,每组例数:122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以此为基础,开展捏脊延伸护理,对比两组胆红素(TcB)水平,另对比两组新生儿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与新生儿睡眠时间。结果 B组新生儿出生后3d、5d、7d、10d、14d时的TcB指数均较A组低(P<0.05)。B组初次排便时间、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较A组短(P<0.05),而睡眠时间较A组长(P<0.05)。结论:做好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捏脊延伸护理干预,能加速其症状消退,延长睡眠时间。
【关键词】新生儿;捏脊;延伸护理;黄疸
PAnalysis of the Role of Spinal Extension Nursing in Intervention of Neonatal Jaundice
LIU Lixia
Xif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Qingyang, Gansu 74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ole of chiropractic extend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ng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Neonates were selected (selected time: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selected place: our hospital, selected cases: 244),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grouping method: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divided into 2 groups, each group: 122 cases), group A was given routine care, group B was given extended chiropractic care on this basis, bilirubin (TcB)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neonatal first defecation time, fetal stool turning yellow time and neonatal sleep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TcB index of neonates in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t 3d, 5d, 7d, 10d and 14d after birth(P<0.05). Compared with group A, group B had A shorter time of first defecation, the time of neonatal fetal stool turning yellow(P<0.05), and the sleep time was longer than group A(P<0.05). Conclusion: Doing a good job in spinal exten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newborns with jaundice can accelerate the resolution of their symptoms and prolong their sleep time.
【Key Words】Newborn; Chiropractic; Extended care;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后,患儿通常会有皮肤、 黏膜呈黄色等表现,发病原因与机体当中血清胆红素(TcB)水平异常且大幅升高有关[1]。需指出的是,黄疸有生理性、病理性之分,其中,多数生理性黄疸患儿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能够在一段时间后实现自愈(一般为1~2周),但对于病理性黄疸患儿,如果未能给予及时且有效的干预,病情会不断加重,而且还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如胆红素脑病等,从而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因此,做好此病的早期治疗干预工作,尤为重要且必要。当前临床在干预新生儿黄疸多采取传统护理手段,但由于缺乏针对性、目的性,且形式固化,故而难以获得理想效果。捏脊疗法实为一种经典的中医治疗方法,其能够通过各种技巧性、连续性动作,对患者脊柱部位进行捏拿,以此对皮肤感受器进行规律性刺激,改善血循环,恢复或保持机体的健康状态[2]。延伸护理是院内护理的一种重要扩充,能够使患者出院后仍能获得理想的护理服务,从而巩固或提高疗效。本文围绕新生儿群体,实施捏脊延伸护理,分析其在干预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现就此剖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把新生儿作为对象,共选取24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A组122例,男65例,女57例,出生体重2100~3760g,平均体重(3015.24±274.10)g;B组中,男63例,女59例,出生体重2050~3742g,平均体重(3014.08±271.65)g。对比两组以上数据,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均为足月妊娠分娩;②体重均>2000g;③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新生儿有ABO溶血风险;②其母存在RH血型不合,或者单特异性抗体阳性情况;③家长存在沟通障碍或者精神疾病;④研究中不配合;⑤存在先天畸形或脏器功能异常情况。
1.2 方法
A组给予传统护理,每日开展健康知识指导(如新生儿喂养、新生儿安全、水浴等),做好新生儿保暖,定期测定TcB(1次/d),对皮肤黄疸情况等进行细致观察,及时处理不良情况。B组基于A组,实施捏脊延伸护理干预,在院期间,护士将捏脊方法教于产妇及家属,并对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能出院;在出院前,叮嘱其定期为新生儿捏脊(1次/d),直至出生后14d。具体方法:(1)体位。护士站于新生儿下肢的尾侧,摆放新生儿,使之呈俯卧位,头向一侧偏。(2)操作方法。以“三指捏法”,就是两手呈半握空拳状态,拇、中、食指呈现为相对姿势,始于新生儿的臀裂顶点(也就是长强穴处),按照特定顺序(即推、捏、捻、提与放),结合“捏三提一法”,沿着后背正中脊柱(即为督脉),直至大椎穴处(脊柱上端)。1个循环的用时为1min,连续5遍,1次/d。如图1所示。需指出的是,在捏脊操作中,护士应做到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动作轻柔,此外,还需控制好提捏的力度,通常以皮肤温热、微红为佳,同时还需要对新生儿的呼吸、面色进行细致观察,如果出现不适或不良情况,应即刻停止操作,且及时进行处理。两组均干预至出生后14d。

1.3 观察指标
TcB水平。分别在出生后1d、3d、5d、7d、10d、14d时,用经皮黄疸仪(山东博科,BY-I型)对两组的TcB进行测定,即分别选择前胸部近胸骨柄上2/3、左右脸颊部与额部(两眉间)这4个部位,都测1次,然后将此些部位所得数值相加,求出均值,当作最终的测定值。(2)初次排便时间。记录两组第一次排便的时间。(3)新生儿睡眠时间。对两组新生儿24h睡眠时间进行记录,从出生后到出生后14d时,统计并计算两组的平均睡眠时间。(4)胎便转黄时间。即胎便最终转黄所需要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TcB水平对比
与A组相比较,B组出生后3、5、7、10、14d的TcB水平均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与睡眠时间对比
较之A组,B组新生儿有着更短的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P<0.05),更长的睡眠时间(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在中医中被称作胎黄,实际就是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机体大量分泌非结合胆红素,在多部位出现黄染情况(如皮肤、巩膜、黏膜等),此乃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如果病情加重,会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甚至诱发死亡。据相关统计得知[3],在足月儿、早产儿当中,分别有60%、80%会在出生后1周内发生黄疸,其在整个新生儿群体中的占比高达48.1%。有研究指出[4],规律化捏脊能够使新生儿的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加速胃肠蠕动,故对消化吸收有利,有助于其睡眠的改善,最终对黄疸的症状缓解有利。另有学者强调[5],捏脊疗法能够加速消化液的分泌,对胃肠蠕动进行规律化刺激,故能促进排便及血清当中TcB水平的降低。所谓延伸护理,实际就是患者在不同地点,比如自医院转移至家庭时,向其提供院外的健康教育或护理服务。需指出的是,延伸护理具有人性化特征,与我国大健康的基本国情相符。新生儿与母亲一道出院后,黄疸情况容易被忽视,但凭皮肤的颜色来对黄疸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欠准确,难以做到精准评估;而延伸护理在随访、监测新生儿黄疸上,具有准确、经济等特点。
需指出的是,新生儿有着并不成熟的消化系统,无论是胃肠道、胆汁,还是肝酶系统,均难以正常工作,因而会造成TcB难以快速代谢,从而引发黄疸,甚至还可进展为胆红素脑病或死亡。捏脊通过对皮肤进行提捏,能够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进行刺激,同时还能对机体表面的感受器进行刺激,故能发挥诸多效用,如消除积滞及调和阴阳等,而且还有助于肠蠕动,加速胆汁分泌,加快TcB的外排,增加尿胆原的生成量,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生成量,抑制肠肝循环,最终可达到改善新生儿黄疸症状的目的。从本文发现,从新生儿出生后第 3d,直到出生后第14d,B组的TcB水平均较A组低。提示捏脊延伸护理在干预新生儿黄疸方面,有着良好效能。另从本文得知,B组相比A组,在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上均更短,而在睡眠时间上更长。提示捏脊延伸护理的开展,能够为新生儿黄疸症状的消退提供支撑,此外,还能较好的改善其睡眠质量。需强调的是,由于捏脊动作轻柔,能够使新生儿感受到安全感,故可以减少哭闹,促进其情绪的稳定,进而促进其皮肤血循环,改善睡眠状况;另外,通过捏脊延伸护理,可使新生儿获得规律性且有计划性的捏脊干预,而通过持续性的刺激,最终可使新生儿接受并适应,减少哭闹等情况,故能够较好的改善其黄疸症状,改善睡眠状况。
综上,将捏脊延伸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群体,能加速新生儿黄疸患儿的症状的消退,还能改善其睡眠质量,综合效能突出。

参考文献
[1] 李姗,许琼.抚触护理联合行为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0):2972-2975.
[2] 袁凤娇,杨许艳.捏脊疗法联合蓝光照射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干预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7):41-44.
[3] 孔翠霞.蓝光照射配合护理干预对黄疸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9): 1612-1614.
[4] 冯健瑞,姚诗晗,曹晓宽,等.中药外洗联合捏脊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21,43(5):43-45.
[5] 秦艳华,秦艳萍,孟岩.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2, 19(34):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