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术中的效果

作者: 王莹莹 刘莉 吕瑞兆 井郁陌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术中的效果0

【摘要】目的:对股骨颈骨折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信息资料纳入计算机系统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共计50例,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此外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50例患者自动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镇痛效果以及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及心率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段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及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同时对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股骨颈骨折

The effectofultrasound-guidednerveblockanesthesiainthesurgeryoffemoralneckfractures

WANG Yingying, LIU Li, LV Ruizhao, JING Yumo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and Perioperative Medicine,Hebei Cangzhou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gzhou, Hebei 06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nerve block anesthesia in the surgery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21to November2022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subjects,the information was included in the computer system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50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pound anesthesia;Additionally,50 patients who received ultrasoundguided nerve block anesthesia were automatically classifi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patients and th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before and after anesthes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surgery,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Before and after anesthesia,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In the operation of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nerve block anesthes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esthesia effect of patients,and have a small impact on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Ultrasound guidance; Nerve block anesthesia; Femoral neck fracture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和多发的骨折问题[1],其的患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这一种骨折的发生概率也会明显增加。在对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手术,手术麻醉属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因此,良好的镇静镇痛处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创伤的耐受性[2]。由于股骨颈骨折的患病率较高,经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就造成了患者麻醉的耐受性较差。所以在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一种合适的麻醉方法,这是十分关键的,其不但可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奠定一个良好基础,还能提升治疗工作的安全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治疗效果。在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可以获得较好的麻醉止痛效果,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是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100例,针对患者骨折的麻醉工作应用超声引导下阻滞麻醉,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现作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信息资料纳入计算机系统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

对照组:男/女人数分别26例、24例,年龄介于45~76岁范围内,均值(62.6±4.9)岁;观察组:男/女人数分别27例、23例,年龄介于45~75岁范围内,均值(62.2±4.7)岁。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微弱,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在麻醉中应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首先,治疗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咪达唑仑、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丙泊酚等药物的静脉注射,剂量控制在0.05mg/kg、3μg/kg、0.8mg/kg、1.5mg/ kg。在完成气管插管后,为患者吸入七氟醚,微量泵泵注丙泊酚,剂量控制在4~6mg/(kg·h),并且在麻醉中,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在40~60之间,针对必要情况,可以选择对芬太尼以及顺式阿曲库铵等药物进行追加。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麻醉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在患者手术前选择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完成外周静脉的开放,对患者进行咪达唑仑的静脉注射,剂量控制为0.03mg/kg,接下来就需要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患者的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实际麻醉中,要求患者采用侧卧位,治疗人员需要应用超声探头,其放置于患者肋缘与髂嵴之间,对其进行扫描,直到能显示出患者L4~5、L3~4腰椎横突和腰大肌影像,停止扫描,保证针尖紧靠探头,然后采用“out-of-plane”法,完成患者进针。在超声引导下,观察穿刺针从患者L3~4横突间隙穿过,治疗人员在发现患者神经丛后,采用局部麻醉药物,对患者进行注入麻醉,根据超声图像结果,准确了解患者神经丛的浸润情况。假如未实现成功浸润,治疗人员就需要对针尖方向进行改变,在靠近神经层之后,再次进行药物注入,从而保证患者神经能完全被药物所浸润。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对比。(2)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阶段的镇痛效果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阶段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术中的效果1

2.2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情况比较麻醉前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术中的效果2

老年人作为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外科治疗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临床上,由于股骨颈骨折的创伤较大,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疼痛和炎症介质,而炎症介质的激活又会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剧,从而影响手术后的恢复。要保证手术的成功,需要采用一种科学、有效的麻醉方式,保证患者疼痛情况得以控制,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由于老年人本身就有一定的退行性脊柱病变,给穿刺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同时,局麻药物还会向头部扩散,造成血液动力学的失衡,进而引起心血管疾病[3]。老年人的心脏代谢能力比较弱,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的原因,会引起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再加上骨科手术本身就有很大的痛苦,所以,在使用止血带的时候,会引起下肢的缺血性疼痛,从而造成患者清醒时间变长。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外周神经阻滞是比较适合的。与传统的解剖定位进行比较,采用超声引导可以定位患者的神经间隙,并且穿刺点与患者血管和神经之间整体距离较为遥远。对于神经定位困难的患者来说,超声可以精确定位,在临床上有着显著的优势,这对于提升神经阻滞穿刺的成功率有着显著作用。但由于有阿司匹林、肝素等抗凝药物的作用,使得这种麻醉方式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麻醉方式的使用受体位要求、局麻药浓度、容量、麻醉禁忌症等因素的制约[4]。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12、24及48h,观察组的机械痛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显著(P<0.05)[5],这表明,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相比,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进行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感。麻醉前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等参数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这表明,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进行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生命体征更为稳定,而且,麻醉的起效时间较短,持续的时间较长,这一点与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吻合。这是因为,通过以超声作为引导,可以更好地提高阻滞的成功率[6]。在可视化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调节针头的位置,实现多点局部麻醉剂的注入,从而实现完整的阻断,同时还可以实时监测药物的分布,从而降低了阻断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达到较好的阻断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进行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使患者在麻醉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参数更加平稳,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徐长贵,王卉,赵凤,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术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8):64-66.

[2] 王佳帝,张晓敏.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股骨颈骨折患者镇痛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4):43-46.

[3] 周瑛昊.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联合吸入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22,30(2):119-122.

[4] 李鹏.超声引导下行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1,27(34):110-112.

[5] 全剑峰.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3):6239-6242.

[6] 孔爱君,赵盼盼,高文文.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6):8-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