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磷霉素类药物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耐药性
作者: 孟静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磷霉素类药物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耐药性。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最终分为对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环丙沙星治疗,实验组则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均较佳,且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霉素类药物是一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抗生素,临床效果显著,但是,由于革兰阴性菌对于磷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相关医务工作者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以确保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治疗和预防。
【关键词】磷霉素类药物;泌尿道感染;临床效果;耐药性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drug resistance of fosfomycin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MENG Jing
Beijing Elderly Hospital, Beijing 10009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drug resistance of fosfomycin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Methods:Fifty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21 to Nov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study.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25 case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5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iprofloxacin,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osfomycin trometamolium.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etter,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Fosfomycin drugs arean effective antibiotic for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However,due to the increasing resistanc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to fosfomycindrugs,relevant medical workers need to tak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Key Words】Fosfomycin drug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linical effect; Drug resistance
泌尿道感染是指泌尿系统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发病率,特别是在女性中更为常见。磷霉素类药物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已经成为泌尿道感染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磷霉素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的抗菌谱覆盖了许多泌尿道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氏菌等[1]。临床研究表明,磷霉素类药物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尿道炎等泌尿道感染[2]。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药物耐药性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些研究发现,磷霉素类药物在治疗泌尿道感染时的治愈率已经开始下降。而且,一些耐药菌株已经出现,这些菌株对磷霉素类药物已经产生了耐药性,从而使得磷霉素类药物在治疗泌尿道感染时失去了一部分疗效。为了应对磷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临床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一种方法是在治疗前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细菌的敏感性,并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3]。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发新的抗生素来解决抗药性问题。为了更好地治疗泌尿道感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药敏试验、开发新的抗生素等,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同时,公众也应该加强健康教育,了解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并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泌尿道感染的治疗难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17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15±8.6)岁,平均体重(59.7±11.6)kg;实验组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0.87±8.9)岁,平均体重(60.2±12.1)kg。其中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患者有34例,复杂性尿路感染16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属于急性肾盂肾炎的有10例,属于尿路结石伴感染的有6例。所有患者临床上有尿频、尿急、尿痛或伴有发热等症状,经尿常规等检查诊断为泌尿系感染,且在就诊我院前48h内未接受任何抗菌药物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例数、性别、年龄和平均体重经过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环丙沙星治疗,一般来说,成人的环丙沙星用药剂量为每天1次,口服250mg,疗程为7~10d。对于较为严重的感染患者,可将用药剂量调整为每天1次,口服500mg。在用药期间,应该遵循医生的嘱托,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进行用药,避免过量或漏服导致药效不佳或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成人的磷霉素氨丁三醇用药剂量为每天1次,口服500mg,疗程为7~10d。在用药期间,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过量或漏服导致药效不佳或药物耐药性的发生。同时,需要注意磷霉素氨丁三醇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此外,磷霉素氨丁三醇不适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如需使用需咨询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守医嘱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保持适当运动等,以提高治愈的成功率。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标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四个结果,其中,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和失眠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均较佳,且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磷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泌尿道感染的治疗。它能够有效抑制革兰阴性菌和一些革兰阳性菌的生长,因此被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肠胃道感染等疾病[4]。本研究从磷霉素类药物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作用机制、临床效果、耐药性以及针对耐药性的措施等方面对磷霉素类药物治疗泌尿道感染进行探讨。
3.1药物作用机制 常用的磷霉素类药物包括磷霉素、磷霉素氨丁三醇等,这些药物在治疗泌尿道感染方面具有广谱、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够有效杀灭多种泌尿道致病菌[5]。其中,磷霉素作为一种强效的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泌尿道感染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感染治疗。
磷霉素通过与革兰阴性菌细胞膜上的16SrRNA亚基结合,从而阻止细菌的蛋白质合成。16SrRNA是细菌核糖体的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并结合到mRNA上,从而在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6]。磷霉素与16SrRNA的结合能够阻止mRNA的翻译过程,从而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进而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3.2临床效果 磷霉素类药物在泌尿道感染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泌尿道感染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临床试验表明,磷霉素类药物在治疗泌尿道感染方面的治愈率达到了80%以上。磷霉素能够迅速进入细胞并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磷霉素类药物的使用也具有方便性和良好的耐受性。磷霉素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口服给药方式更加方便,且药物本身不会对肝、肾等器官造成损伤。在磷霉素类药物的治疗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3.3耐药性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革兰阴性菌对磷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也越来越高。磷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主要是由细菌体内的质粒携带的磷酸酰转移酶所导致的。这些酶能够将磷霉素类药物进行化学修饰,从而使其失去抗菌活性。此外,细菌也可以通过调节其外膜通道的大小和数量来限制磷霉素类药物的进入,从而达到耐药的目的。目前,磷霉素类药物对于一些细菌菌株已经完全失效,例如某些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而对于其他菌株,磷霉素类药物的敏感性也在不断下降。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与磷霉素类药物被过度使用有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磷霉素类药物被广泛用于医疗和养殖业领域,使得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此外,由于磷霉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一些细菌也发展出了交叉耐药性,即对于多种不同类别的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
3.4针对耐药性的措施 (1)合理使用磷霉素类药物:临床上需要对磷霉素类药物进行合理的使用,避免滥用和乱用,以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率。(2)选择适当的联合治疗方案:对于治疗难以控制的泌尿道感染,需要采用联合治疗方案。(3)发展新型抗菌药物:针对磷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问题,需要加大对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力度。这些新型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有效治疗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4)加强预防控制:预防控制也是解决耐药性问题的关键。通过加强手卫生、环境卫生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的传播和感染,从而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率。
综上所述,磷霉素类药物在治疗泌尿道感染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也面临着耐药性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耐药性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合理使用磷霉素类药物、选择适当的联合治疗方案、发展新型抗菌药物以及加强预防控制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耐药性问题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云宁,汤建华,刘金禄,等.磷霉素对泌尿系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性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21,29(1):35-38.
[2] 徐奔,罗程,张喆楠.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9,14(10):1555-1558.
[3] 王永辉,宋永胜,李原学,等.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24(12):1023-1026.
[4] 欧阳卓.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Ⅰ度和Ⅱ度阴道前壁膨出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8,13(6):914-917.
[5] 翁鸿,吴开杰,李腾,等.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7,22(4):262-270.
[6] 李莉霞,唐莲,李平,等.泌尿外科围术期感染案例的药学会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7): 105-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