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
作者: 易宝妹 黄敏仪 易彩文 叶浣娜 叶焕珍 罗丽清【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时应用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为研究时段,录入符合要求的接受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录入23例(常规护理),实验组录入22例(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完成后对手术指标进行记录,并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更低,NRS疼痛评分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防控中,围术期护理质量尤为关键,可减轻术后疼痛并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手术;甲状腺癌;护理方案;临床护理路径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care on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hyroid cancer surgery
YI Baomei, HUANG Minyi, YI Caiwen, YE Huanna, YE Huanzhen, LUO Liqing Hes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Heshan, Guangdong 529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perioperative clinical care pathway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yroid cancer patients,and to analyz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Methods: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1,45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who met the requirements for surgery were enroll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23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and 22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ioperative clinical care path).After nursing was completed,surgical indexes were recorded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evaluate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horter hospital stay,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lower rate of DVP formation,lower NRS pain scores,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roups (P<0.05). Conclusion: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yroid cancer patients,the quality of perioperative care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which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reduce the risk of deep venous blood thrombosis in patients,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Surgery; Thyroid cancer; Nursing plan; Clinical nursing path
甲状腺癌在接受治疗时,目前临床上选择的方案包括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以及腔镜下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手术等[1]。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亦会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后会对患者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因此,在甲状腺癌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必须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3]。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护理方式,被广泛运用于甲状腺癌治疗前后的护理中,其护理方式主要是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全程对患者进行监控护理[4]。本次研究中,探讨在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时应用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为研究时段,录入符合要求的接受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录入23例,实验组录入22例。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0:13,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36~65(45.4±6.3)岁;实验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2:10,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35~65(45.5±6.5)岁。
由医务人员对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并按照要求进行统计学处理,最终判断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后续的对照实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具体病情及相关疾病知识,获取家属理解与支持,签署手术同意书,并明确手术风险及后续治疗配合要求,确保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同时做好家属健康宣讲工作,以便在后续能与医务人员共同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及护理服务。
1.2.2 实验组:实验组中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简单分析,了解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告知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与患者自身配合度密切相关,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很容易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叮嘱患者家属每日为患者提供蛋白高、热量高的食品,多食用蔬菜以补充体内的纤维素和维生素,建议选择各种易消化的食物,这样能够避免引发便秘的情况。在开展手术前的护理时,需要叮嘱患者在手术前8h禁食,并且为患者解释禁食的具体原因,避免手术中出现误吸或者呕吐的情况;如果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缺乏认知,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有效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在手术前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手术工作的开展,使患者基本了解手术治疗方式,这样能够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需按要求为患者应用抗凝药物,药物选择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在开展手术前,护理人员既要通过血液常规检查、身体状况全面检查等措施,确保患者生理状态维持最佳,能够顺利接受手术,也要负责引导主刀医生就手术流程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使得患者对自己术中及后续需要接触的医务人员有个大概的了解,达到缓解患者焦虑、不安情绪,确保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进入手术室,并将患者个体状况与主刀医生进行沟通,以便主刀医生能进一步完善手术方案,全面保障手术安全。
其次,要针对患者血糖、血脂等个体情况评估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等级,注重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的足部护理(脉冲压力参数调整至130mmHg、以足底静脉泵进行时长30min的护理干预、2次/d、疗程为1周)、足弓检查(评估足部护理效果、适时调整脚套型号或松紧度)。麻醉前,需要为患者解释麻醉药物,并且告诉患者在手术中只需要保持全身放松即可,在对患者进行麻醉穿刺时,应当一次成功,避免多次穿刺对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4]。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接受手术时的手术区域和手术大小,以及记录患者的手术出血量,确认患者的疼痛反应状况,根据主刀医师的需求开展有效的护理配合以及器械传递等护理操作。在患者苏醒时,护理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身边并告知患者手术的成功状况,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在开展手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正常,使患者的肢体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调节患者的气血和筋骨,达到甲状腺疾病康复和情志康复的双重目的。对于长期卧床休养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采用按摩、针灸和被动运动的方式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通畅,预防患者出现肌肉收缩并且进行有效的护理,还能够消除患者的局部肿胀,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在手术后1~2周,有效的主动训练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强化患者的甲状腺疾病愈合质量,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得到控制[5]。
在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心理教育需贯穿整个围术期护理,尽可能让患者保持一个较为放松的状态。期间注重搜集患者心理影响因素包括睡眠状态、日常活动情况等。对此,可视实际情况实施睡眠干预,如音乐疗法、睡眠熏香等。一般情况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静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日常运动,对此,护理人员可明确告知患者运动量不足带来的危害,如可增加消化功能降低、提高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等,同时配合被动训练、主动训练等康复训练指导,从床上运动过渡到床旁运动,同时从小关节训练逐步扩大到整个下肢运动,由足踝部到大腿内收肌及外展肌等。采取训练的同时借助梯度弹力袜等外力辅助,评估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及个体状况,选择型号及长度合适的压力袜,应用期间通过询问患者自身感受及肉眼观察合理调整压力袜穿戴位置,如出现皮肤肿胀、皮肤颜色加深等,则立即排除原因调节压力[6]。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则做好体位护理,约2h翻身1次,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体位,期间需做好细节护理,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拽损伤患者皮肤,且翻身时需将患者抬起,待到翻身到合适体位后才能放下,以达到减少摩擦、降低皮肤损伤风险的目的。
1.3 评价标准 在手术完成后,医务人员记录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和各项手术的临床指标。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实验组患者感染2例、血肿1例,对照组感染4例、血肿2例、出血2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3.64%)低于对照组(34.78%),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9.0674,P<0.05)。
2.2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1例(4.55%)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6例(26.09%)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9.1595,P<0.05)。
2.3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实验组住院时间为(2.21±0.25)d,短于对照组的(4.47±0.16)d,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12.4658,P<0.0001);实验组术后NRS评分为(3.14±1.03)分,低于对照组的(6.98±0.98)分,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T=19.6623,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所选择的方案为手术治疗,而围手术期护理在临床的使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优势较多,将其应用于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起到一个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7]。
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程护理,对患者预后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可为治疗效果提供保障。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中颇受关注的一种并发症,且肿瘤、手术等本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发生,首先,肿瘤细胞本身可引发高凝状态,手术则容易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再加之术后长期卧床可增加血栓风险。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一并发症的危害性,期间需做好风险评估及针对性护理[8],在手术前强调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手术对患者生理状态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于降低甲状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有利,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青,黄宝延,李霞,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清扫围手术期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J]. 护理管理杂志,2020,20(5):361-363.
[2] 王琼,方瑜,刘卓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11):1825-1826.
[3] 陈姝妤,董敏.甲状腺癌病人围手术期集束化护理干预30例[J].安徽医药,2019,23(8):1464-1467.
[4] 李英芝,王丽丽,高娜娜,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观察[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3):217-220.
[5] 章琼,李笑蕾.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90-91.
[6] 王欣.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3):2150-2152.
[7] 翟超楠,张慧,李晨宇.优质护理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71-172.
[8] 唐婧.思维导图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