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 林媛媛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0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间收治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随机抽选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上加强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两组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营养状况方面,护理后,实验组的TP、TRF、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负面心理状况方面,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中,给予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病患的营养指标,调整其负面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营养支持;心理护理

Effect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support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LIN Yuanyuan

Zhongda Hospital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0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tritional support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1 to March 2023, 76 patients with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asic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nutritional support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basic nursing, 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erms of nutritional status, after nursing, the TP, TRF and PA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erms of negativ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after nursing, the SDS and SAS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erms of quality of life,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hysical condition, health status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utritional support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It can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adjust their negative psychological state, promote faster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use.

【Key Words】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utritional support; Psychological nursing

在血液病的临床治疗中,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1]。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风险性极高,同时在治疗方式和疾病的作用下,患者易产生负面情绪,如抑郁、不安、焦虑等[2]。负面情绪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饮食状况,导致饮食不充分,营养物质补充不足,从而影响机体的康复状况,降低了机体的各项能力[3]。为此,本文通过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本院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间收治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随机抽选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上加强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两组各38例。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6~61岁,平均年龄(48.51±5.68)岁;实验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0.72±5.62)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其包括用药指导、讲解生活注意事项等[4]。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1

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营养支持:每日定时查看病患的营养指标,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合理制定饮食方案,并对患者的饮食予以科学控制;针对危重症患者,给予合适的营养液,提供营养支持,确保患者机体的营养物质充足。(2)心理护理:a.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内的卫生状况,确保室内干净、整洁、层流设备运行正常,同时隐藏不用的医疗器械,最大程度减少视觉刺激;保持病房内的温湿度适中,提升患者的舒适度[5]。b.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在交流过程中,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想法,并根据患者的状态和想法,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讲解有关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点,增强其认知水平,避免病患因认识片面而出现担忧,从而引发负面情绪;在病房内,适当播放一些舒缓或者患者爱听的音乐,放松其紧绷的神经,放松其心理的紧张程度,让患者能够坦然的看待自身的病情,调整好心理状态。c.护理人员要主动和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其亲属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让家属定期和患者进行通话、视频,加强家属和患者间的沟通,让患者感受到亲属的支持和鼓励,树立治疗信心,降低内心压力[6]。

1.3 观察指标

(1)营养状况,指标包括TP(总蛋白)、TRF(转铁蛋白)、PA(前白蛋白);(2)负面心理状况,应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予以评估,分值越高,则说明负面心理状态越严重;(3)生活质量,应用SF-36量表评估,每项分值10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

两组对比,在营养状况方面,护理前,两组各项营养指标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TP(64.56±8.42)g/L、TRF(2.94±0.65)g/L、PA(223.6±32.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况

两组对比,在负面心理状况方面,护理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29.43±2.76)分、SAS评分(28.35±2.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两组对比,在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的生理功能(82.34±6.55)分、躯体状况(83.42±6.52)分、健康状况(84.74±7.04)分、社会功能(83.56±6.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血液病,主要分为血栓类疾病、出血性疾病、白细胞疾病以及红细胞疾病等。在临床中主要是指人体血液中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出现大幅度波动,或者血液功能出现异常、血液细胞数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人体各项功能发生障碍,致使其无法正常运作。血液病的发生,不仅会损害患者的机体状况,还会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7]。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治疗手段。虽然通过干细胞的移植,能明显控制病情的恶性发展,但是,受病情影响,不少患者在术后都会出现不良的负面情绪,并在该情绪的影响下,降低进食状况,最终致使机体营养物质补充不足,延缓了机体康复的进程。

结果显示:在营养状况方面,护理前,两组各项营养指标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TP、TRF、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负面心理状况方面,护理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双重干预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所好转,且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良好心态的作用下,患者的饮食状况得以保证,确保了机体营养物质的充足,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在王聪,申娅媚,郭发慧等[8]研究中,以3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结果表明,在加强心理护理的干预下,试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明显,远远优于参照组;试验组各项营养指标,如前白蛋白、总蛋白等显著提升,明显高于参照组。这一结果和本研究结果相似,充分佐证了本次研究的有效性,验证了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在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进一步表明,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干预,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中,给予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病患的营养指标,调整其负面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3

参考文献

[1] 沈莉菁,颛孙诗雅,倪蓓文,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微小残留病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36):2861-2867.

[2] 连嘉颖,叶佩佩,裴仁治,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48例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22,34(3):322-325,442.

[3] 陈辰,冯丽娜,刘金嫚,等.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22,30(5):577-581.

[4] 程平,王兰兰,关军,等.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方案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OEMS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30(3):937-942.

[5] 汤嘉敏,沈瑞意.预见性护理对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151-154.

[6] 黄正华,周健,李玉富,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霍奇金淋巴瘤38例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22,49(9):952-955.

[7] 李青芬,张启科,赵继胜,等.BeEAM方案用于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的效果及安全性[J].白血病·淋巴瘤,2022,31(5):278-281.

[8] 王聪,申娅媚,郭发慧,等.2例AIDS相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疗效观察并文献复习[J].传染病信息,2022,35(4):372-376,38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