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 徐玲玲

优质护理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0

【摘要】目的:为改善躁狂抑郁症患者症状,评价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0)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躁狂抑郁症;优质护理;临床效果;心理状态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qualit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manic depression

XU Lingling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Hefei, Anhui 23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manic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Methods: 60 cases of manic depression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ized number table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n=30) with routin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n=30) for quality nursing, compar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e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mpliance rate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nxiety scores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ife quality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orthy of widespread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Manic depression; Quality care; Clinical effect; Mental state

躁狂抑郁症在临床上很常见,此类疾病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往往合并有抑郁和狂躁两种症状,典型表现为精神活动可执行支配,但对自身的行为表现难以准确的识别,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容易忽视躁狂抑郁症的发生,因此,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最终造成疾病恶化。临床上多使用精神类药物进行控制和干预,旨在改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稳定患者的情绪。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强化护理效果,可提升护理效果,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1]。然而常规护理措施实施效果不理想。有研究指出,优质护理在临床上的实施效果很理想,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2]。为此,本院就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实施优质护理方案,总结护理方法,具体探究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6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n=30),均为男性,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9.58±2.58)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33±1.16)年;对照组(n=30),均为男性,年龄13~56岁,平均年龄(40.89±2.62)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35±1.18)年。所有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存在可比性(P>0.05)。本课题取得了患者家属的支持和理解,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躁狂抑郁症患者;②稳定期;③临床资料完整;④对本研究内容了解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有血液系统疾病;②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③肝肾功能不全;④不能配合本试验者。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内容纳入到对照组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遵医嘱用药等。

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护理内容:(1)结合对患者的心理评估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安抚,护理人员全程以亲和的口吻与患者对话,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方式解释专业性的医学用语,进一步促进患者理解,强化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使用护患沟通技巧和患者对话,以同理心对待,充分理解患者患病的痛苦。带领患者熟悉病房,介绍护士站的位置,给患者提供便利;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述求,并满足其合理化的需求。与患者交流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关怀,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言语上的鼓励、精神上的暗示等方式,增强患者心理保健能力,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慰藉。此外,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询问患者疾病史,用药情况;评定患者有无惊恐、压抑、兴奋或是自杀倾向,掌握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睡眠情况、社会关系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情况。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以患者感兴趣的话题着手,逐渐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高度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强调良好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患者的认识。介绍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促使患者掌握不良情绪排解方法,并正视疾病的发生,切实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况,增强心理保健能力。强调保持良好心态的必要性,将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心理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护理作用,确保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另外,鼓励和引导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多和患者互动,减少患者的无助感、孤独感;要正确地引导,传递正向的情绪,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患者;帮助患者将身心状态调节至最佳,及时纠正患者错误思想,引导患者树立健康的思维理念,给患者加油和打气,全面支持和鼓励患者,促使患者重树治疗信心,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2)加强用药方面的指导,告知患者每种药物的服用剂量以及疾病发作期药物使用方法,叮嘱患者要遵医嘱用药。重点强调抗躁狂抑郁药物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进而提升自我依从性。了解患者各个阶段服药情况和效果,并进行药物剂量上的调整,或是更换药品等,确保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上改善疾病症状,减少发作频次。(3)从环境方面着手,优化病房环境管理,保持一定的光照和通风效果,做好无死角消毒工作。减少病房人员逗留数量,避免引起患者情绪上的烦躁或是躁狂,夜间可播放舒缓的音乐进行助眠,引导患者放松身体,保持双手自然下垂状态,减少紧张心理;有严重睡眠障碍患者,遵医嘱服用催眠药物,改善睡眠状态,提升睡眠质量。同时,将走廊的灯光系统调节至暖光色调,关闭病房中不使用的仪器设备,为患者创造舒适、温馨的睡眠环境,减少情绪上的起伏。

1.3 观察指标

(1)采用问卷形式评估患者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2)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3)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4)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见表1。

优质护理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1

2.2 依从性

护理后,观察组大部分患者均能完全遵医嘱用药,与对照组相比,依从率更高(P<0.05),见表2。

优质护理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2

2.3 心理状态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优质护理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3

2.4 生活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P<0.05),见表4。

优质护理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4

3 讨论

躁狂抑郁症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攀升,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特点,临床治愈难度大,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同时,给日常学习、工作以及社会关系方面均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3]。因疾病反复发作,打击了患者的治疗信心。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最大程度上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患者病情始终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临床上积极探究能够有效控制躁狂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旨在减少疾病发作频次。为躁狂抑郁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对疾病预后改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后观察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比更高,总满意度达到了93.33%,与对照组的76.67%相比,优势显著(P<0.05);说明优质护理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对疾病治疗有积极的影响。

优质护理具有系统化、规范化特征,临床专业性强,强化护理基础,护理流程更完善,应用在躁狂抑郁症护理中,充分发挥了护理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切实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依从性,保证了药效[5]。观察上文中的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进一步说明优质护理的在临床上实施的可行性。优质护理是基于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出发的,护理计划方案更贴合患者根本,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紧紧围绕着患者,尤其在心理层面,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性的疏导,帮助患者将身心状态调节至最佳,更好正视疾病的发生,并学会自我调节[6-7]。在本研究中,落实优质护理措施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更低,低于本组干预前,且比对照组更低(P<0.05);同时,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患者躯体、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表明优质护理在调节负性情绪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优越性,同时,有利于疾病预后改善,证实了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参考文献

[1] 王金华.探究优质护理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9):254-255.

[2] 曾兴,王春颖.临床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5):129.

[3] 张亿桥,孙广胜,郑友霞.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躁狂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113-116.

[4] 田学丽,于慧丽,赵凯.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有效性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8):61-62.

[5] 王彦.躁狂抑郁症患者经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20):163-165.

[6] 黄晓荣.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10):69,71.

[7] 宋美莲.临床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5):130,13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