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训练

作者: 王彤

视功能训练0

在当今社会,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习压力的增大,儿童近视问题日益严峻。在众多近视防控措施中,视功能训练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何为视功能训练

视功能训练,是一种针对眼睛和大脑的训练方式。通过光学、心理物理学等方法,训练双眼的调节功能、集合功能、眼球运动功能以及视觉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改善视觉技巧,增进视觉功能。视功能训练不受年龄限制,任何年龄段的患者进行视功能训练都会取得相应的效果。

对于儿童而言,视功能训练尤为重要,儿童的眼球和视觉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适当的视功能训练可以促进其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视功能训练还可以缓解眼睛疲劳,提升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视功能训练的作用机制

视功能训练的作用机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双眼调节能力:通过训练,可以增加眼睛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使眼睛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聚焦在不同距离的物体上,这对于预防和控制近视具有重要意义;2.改善眼球运动功能:眼球运动障碍是近视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视功能训练,可以加强眼球的运动控制能力,提高眼球运动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从而改善视觉质量;3.提高视觉信息处理能力:视觉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大脑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和解释的能力。视功能训练可以加强大脑与眼睛之间的联系,提高视觉信息处理效率,使儿童在阅读、学习等活动中更加轻松自如;4.缓解眼睛疲劳:视疲劳是由于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引起的,通过视功能训练,可以调节眼睛的焦距,增强调节幅度和灵敏度,有效改善眼睛的聚焦能力,减轻眼睛疲劳。

视功能训练的具体方法

1.调节训练。①远近交替注视:是最基础的调节训练方法,训练者可以手持一张视力表或字母表,先注视远处的某个固定点(如墙上的字画),迅速将视线转移到近处的视力表上,清晰阅读后再将视线移回远处。反复交替,有助于锻炼眼睛的调节灵活性。②球镜反转拍训练:使用带有正负不同度数的镜片反转拍,通过快速翻转镜片来迫使眼睛在不同屈光度之间快速切换,训练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对控制近视度数的增加有一定作用。

2.集合训练。①集合感知训练:使用引导棒、笔尖或小视标等工具,让训练者不断移近或移远这些物体,感受眼睛在看远处和近处时的不同感觉,有助于训练者明确感知到眼睛的集合与散开动作,学会控制这种感觉。②相对性集合功能训练:使用聚散球、偏振立体图或红绿立体图等工具,注视不同距离的物体或图像,锻炼双眼的集合能力。③BIM/BOP训练(一种视觉训练方法):通过增加棱镜和球镜的方式改变训练难度,增加正负相对集合范围和灵敏度。

3.眼球运动训练。①上下左右运动:上下左右转动眼球锻炼眼睛的运动范围,注视远处的物体,在左右方向上来回扫视,或用手指引导眼睛上下运动。②斜视运动:倾斜眼球使其朝不同的角度看,锻炼眼睛的肌肉,提高眼球运动的灵活性。③近处远处切换:切换近处和远处物体之间视焦点,锻炼眼球的调节能力,有助于模拟眼睛自然调节过程,促进视觉功能恢复。④图形追随:注视移动的图形或物体,如运动的线条或旋转的圆圈,有助于提高眼球的追踪能力和对动态物体的处理能力。

4.融像训练。①立体视功能训练:观看三维空间立体图来进行训练,改善双眼的立体视觉,有助于增强双眼的空间感知能力。②融合视功能训练:每天观看相似度比较高的两幅图片,通过双眼的协调作用使两幅图片在视觉上融合成一个整体,可以锻炼双眼的融合功能,提高视觉舒适度。

在儿童近视防控中的应用

1.预防近视的发生。对于尚未近视的儿童,适当的视功能训练,可以充分挖掘眼睛自身的潜在能力,促进视觉细胞和感觉功能的迅速发展,加强视觉通路的成熟和大脑细胞的发育,预防近视的发生。

2.控制近视的发展。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视功能训练通过增强双眼调节能力、改善眼球运动功能等方式,有效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研究表明,视功能训练可以延缓近视的发展速度,降低高度近视的风险。

3.缓解眼睛疲劳。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需长时间用眼,导致眼睛疲劳。视功能训练通过调节眼睛的焦距、增强调节幅度和灵敏度等方式,缓解眼睛疲劳,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4.改善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痉挛而引起的,视功能训练可以放松睫状肌,改善假性近视状况,提高视力水平。

注意事项与建议

1.个性化训练方案。每个儿童的视觉状况和需求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2.专业指导。视功能训练需要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或训练师进行指导,以确保训练效果和安全性。

3.持之以恒。视功能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显著效果,家长应督促孩子按时参加训练,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4.综合防控。视功能训练只是近视防控的一种手段,还需要结合其他措施如增加户外活动、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等,共同发挥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