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 韦慧敏

脑血栓,又称为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内血栓形成或外来栓子堵塞血管,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近年来,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脑血栓如同血管中的“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可能导致严重的中风后果,轻者可能出现肢体残疾、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重者则可能面临瘫痪、失明、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险。因此,了解脑血栓的形成机制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病主因

(1)血管损伤

脑血栓的形成通常始于血管内壁的损伤,这种损伤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会导致动脉血管内膜受损,血液中的胆固醇等脂质成分在损伤处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可使血管狭窄甚至堵塞。血管内壁损伤后,暴露的组织会触发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激活,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修复受损的血管壁,当血管壁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黏附在损伤处,并聚集起来形成血栓,这一过程被称为血小板聚集,是脑血栓形成的早期阶段。

(2)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脑血栓的发病风险,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酗酒可引起血压波动和血液粘稠度增加;高盐高脂饮食则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3)血液粘稠度增加

血液粘稠度增加也是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多种因素可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如饮水过少、大量出汗、严重腹泻等导致身体失水,或患有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血液疾病,血液粘稠度增加会使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

(4)其他因素

例如,患有先心病、二尖瓣狭窄、风心病等疾病的患者,易出现心房纤颤,进而形成心脏血管栓塞,脱落的血栓可能随血液流动至脑部,引发脑血栓,以及动脉炎(如大动脉炎等)等炎症性疾病也易导致血管壁受损形成血栓。另外,某些遗传疾病,如凝血因子异常和血小板功能障碍等,会增加脑血栓形成的风险,而且一些药物的使用,如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替代疗法等,也可能出现脑血栓的问题。

想要预防需要这么做

(1)饮食调理

①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质在预防脑血栓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优质蛋白来源包括瘦肉、鱼类、禽肉、牛奶、鸡蛋以及豆制品等,这些食物不仅富含必需氨基酸,还能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

②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苦瓜、菠菜、芹菜等)和水果(香蕉、苹果、山楂等),能减少机体对油脂的吸收,辅助预防脑血栓,同时,维生素B、C、E等抗氧化剂能保护血管免受自由基损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③控制盐分和糖分摄入,保持水分充足:过量的盐分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血栓的风险,建议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控制食盐用量。此外,精制糖和含糖甜食也应避免过多摄入,因为它们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增加血液黏稠度。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样重要,每天应至少喝2000毫升水,特别是在清晨和晚间,有助于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形成。

(2)加强锻炼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能提高心肺耐力,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同时,运动还能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减少肥胖的发生,降低脑血栓的发生。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并搭配适量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此外,坚持锻炼还能改善心情,减轻压力,不过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能水平,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戒烟限酒

坚决戒烟限酒,戒烟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会逐渐改善,脑血栓的风险也会显著降低,而对于饮酒,建议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标准饮品(一杯标准饮品是指含有10克纯酒精的饮料),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避免过量饮用,以保护心血管健康。

(4)保持良好情绪

长期处于高压、焦虑和抑郁状态,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增加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过程,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能遏制脑血栓的形成。可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情绪,如进行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训练,培养兴趣爱好,增加社交活动,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请每晚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间,确保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5)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血压在理想水平;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规律用药,定期进行血糖监测;高脂血症患者则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以维持血脂在正常水平。

(6)定期体检

通过定期的体检,可及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家族中有脑血栓病史,或年龄超过45岁的中老年人,应更加频繁地进行体检,密切关注心血管健康状况,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