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疼痛怎么办
作者: 杨丽
手术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术后疼痛管理成为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有效的疼痛控制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恢复进程。那么,面对手术后疼痛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简称 NSAIDs,是一类在术后疼痛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药物,发挥作用原理在于对环氧化酶(COX)活性抑制,进而减少前列腺素生成,以此减轻炎症反应并缓解疼痛感。常见 NSAIDs 涵盖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在缓解术后轻度至中度疼痛方面极为有效,不但能减轻疼痛,还可降低术后发热风险,故而成为众多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首选。
2.阿片类药物属于一类强效的镇痛药,其中包括吗啡、芬太尼等,这类药物是模拟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予以激活,从而产生强大的镇痛效果,特别适用中度至重度的术后疼痛管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需格外谨慎,其具有成瘾性,长期使用可能致使身体依赖和耐受性增加及引发呼吸抑制等严重副作用。
3.局部麻醉药,诸如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是一类能在手术部位对痛觉信号传递进行阻断的药物,其对神经细胞膜上的钠通道加以干扰,阻止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从而在局部区域产生麻醉效果。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局部麻醉药常用于伤口浸润或神经阻滞,以此减少切口部位的疼痛感,不但可有效控制疼痛,还能减少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降低相关副作用的风险。虽然局部麻醉药在术后止痛方面挺管用,但也有缺点。比如,效果不会一直持续,可能得时不时再打一针才能继续止痛。有些病人可能会过敏,所以医生得先问清楚病人有没有过敏史。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通常会把局部麻醉药和其他止痛方法一起用,止痛效果会更好。比如,把局部麻醉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结合起来,就能更全面地管理疼痛。这种多管齐下的止痛方法不仅能提高效果,还能减少单独用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将来,随着药物递送技术越来越先进,局部麻醉药的使用会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比如,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可把局部麻醉药直接送到疼痛的地方,这样对周围的健康组织影响小,且药效持续时间也会更长。另外,新的局部麻醉药也在不断研发中,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
非药物治疗
1.物理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是利用诸如温度、电流等物理因素来实现缓解疼痛和肿胀目的。冷敷疗法是降低局部温度,使得血流减少,进而减轻炎症和肿胀,这在术后初期的肿胀和疼痛缓解方面特别有效;热敷则是提高局部温度,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放松,从而缓解疼痛;电刺激疗法是皮肤表面的电极传递微弱电流,对神经进行刺激,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为患者提供了另一种缓解疼痛的选择。
2.心理疗法是一种改变患者心理状态从而减轻疼痛的方法。放松训练,例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能帮助患者减轻紧张和焦虑,进而降低疼痛感知。认知行为疗法则是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助力他们更好地管理疼痛。这些心理疗法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其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减少对疼痛的恐惧和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3.替代疗法包括针灸和按摩等,针灸是在身体的特定穴位插入细针,对经络进行刺激,调节气血,以达成缓解疼痛的效果。按摩则是手法按压和摩擦,对肌肉和软组织进行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这些疗法可作为传统疼痛管理方法的补充,尤其对于那些对药物有禁忌或者寻求更自然疗法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瑜伽和冥想也被证实是管用的对付疼痛的替代疗法。瑜伽把身体动作、呼吸控制和冥想都结合在一起了,能让你的身体更柔软、力气更大,还能减轻压力和焦虑,能帮助缓解疼痛。冥想,就是让你集中注意力,放松心情,帮助你从疼痛里抽身出来,感觉没那么疼了。这些方法不仅能让你立马不那么疼,还能让你长期过上更好的生活。
多模式镇痛
把好几种不同的镇痛方法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治疗疼痛。它的关键在于不只靠一种方法,而是让药物和非药物疗法一起工作,达到最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对单一药物的依赖,降低副作用的风险。在多模式镇痛里,像NSAIDs和阿片类药物能快速缓解急性疼痛,而物理疗法和心理疗法这样的非药物疗法,在长期管理和预防疼痛复发方面也很重要。这种综合治疗能根据每个人的差异和病情,提供个性化的疼痛解决方案,让疼痛控制更全面、更有效。
用多模式镇痛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方案,包括疼痛有多严重、是什么手术,还有患者的个人喜好。这种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可能包括术前用药预防疼痛,术中用局部麻醉减少疼痛,术后用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帮助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这种综合方法要求医生有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给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
多模式镇痛的好处是它能提供更全面的疼痛控制,结合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疼痛的不同原因进行干预,从而更有效地缓解疼痛。这种方法还能减少对单一药物的依赖,降低副作用的风险,特别是对那些长期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来说。多模式镇痛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为它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让患者能参与到疼痛管理中,增强了他们对治疗的控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