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红细胞形态检查为肾病“把脉”

作者: 张静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为肾病“把脉”0

在尿常规检查项目中,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可以提示肾脏是否正常。它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实验室检测依据。

可反映肾脏病理状态

在现代医学诊断中,尿液分析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尿红细胞形态检查,作为尿液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改变,为肾脏病变提供了重要线索。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多样性,反映了不同的病理状态,如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出血的区分,能够指导临床医师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研究案例回顾

1.一般资料综述

2022年9月~2023年8月期间,选择50例肾脏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群,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性。

2.研究方法简析

两组人群均接受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3.观察指标界定

观察并记录红细胞形态(尿液中是否有正常形状红细胞,数量是多少)、红细胞大小(是否统一,是否有异形红细胞)、有无血红脂细胞(尿液中是否有血红脂细胞,数量多寡等)。

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对值P<0.05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 红细胞形态方面:对照组健康人群的尿液中含有少量正常形状的红细胞,计数一般不超过每高倍视野3个。观察组肾脏疾病患者中,特别是肾小球性疾病患者中,观察到显著增多的肾型红细胞。

☞ 红细胞大小方面:对照组健康人群的尿红细胞大小统一,观察组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出现异型红细胞,这些红细胞大小不一,且基本是由于从肾小球过滤时受到的损伤。

☞ 血红脂细胞方面:对照组健康人群的尿液中基本没有看到血红脂细胞,而在观察组某些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中,血红脂细胞的出现较为常见,表明红细胞在通过损伤的肾小球时被破坏。

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为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宝贵的信息。通过分析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及是否存在血红脂,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肾脏的损伤类型及程度。尽管这一检查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但解读结果时需综合考虑其他诊断信息,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未来,结合先进技术的发展,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