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 李秋花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艾司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对无痛人流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 2024年8月医院行无痛人流术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组,对照组(n=43)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n=42)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不同时刻[诱导前(T0)、给药后1min(T1)、意识消失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刻,两组患者MAP、HR、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刻,观察组患者MAP与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刻,观察组患者MAP、HR、S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患者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手术效果理想,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无痛人流术;艾司氯胺酮;意识恢复时间;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7--03
人工流产术是临床终止妊娠的常用手段,可有效补救避孕失败。然而,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其对患者的生殖系统和机体存在一定损害,术后生理负担较重,且可能面临较高的并发症风险,不利于预后[1]。为加强对患者的保护,术前通常实施静脉麻醉,其中丙泊酚是应用最广泛的麻醉药物。丙泊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用药后可在短时间内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且苏醒完全、迷走神经反射抑制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流产综合征的风险[2];然而,丙泊酚也存在一定不足,例如缺乏镇痛功效,且在大剂量给药时可能引发呼吸抑制和循环抑制的风险。因此,建议将其与其他麻醉镇痛药物联合使用,以优化整体麻醉质量[3]。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而艾司氯胺酮则是对循环系统影响较低的新型麻醉药物。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临床对比观察,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3年1月- 2024年8月医院行无痛人流术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年龄18~39岁,平均28.02±3.16岁;身体质量指数18~31,平均24.15±3.0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35例,Ⅱ级8例。观察组42例,年龄20~38岁,平均28.57±3.53岁;身体质量指数19~29,平均24.06±2.95;ASA分级:Ⅰ级33例,Ⅱ级9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授权本研究,符合伦理原则。
(1)纳入标准:①影像检查、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检查确诊宫内妊娠;②孕周<12周;③自愿终止妊娠;④年龄≥18周岁;⑤ASA分级Ⅰ~Ⅱ级;⑥研究全程高度配合。
(2)排除标准:①无法正常沟通、精神状态异常;②重要器官功能缺陷;③高血压未治疗或血压控制不理想;④研究用药禁忌。
1.2 麻醉方法
(1)两组患者术前6~8h禁食、禁饮,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以2L/min的流量吸氧。
(2)对照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0.1μg/k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50126,规格1ml∶75μg),1min后静脉注射1.5mg/kg丙泊酚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0079,规格10ml∶0.1g)。
(3)观察组:患者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脉注射0.2mg/kg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93336,规格2ml∶50mg),1min后按照对照组方案使用丙泊酚。
(4)两组均在患者指令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用药并开始手术。术中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和体动情况,以0.2~0.4mg/kg的丙泊酚维持麻醉,直至手术完成。若术中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进行面罩加压通气;若收缩压低于80mmHg,静脉注射5mg盐酸麻黄碱(国药准字H15021039,规格30mg/支);若心率低于50次/min,静脉注射0.3mg阿托品(国药准字H12020383,规格1ml∶1mg)。术后,待患者完全苏醒且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转送至病房。
1.3 观察指标
(1)术中情况: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其中疼痛评分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评分0~10分, 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根据患者的痛感从轻到重进行评分,以量化术后疼痛水平。
(2)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诱导前(T0)、给药后1min(T1)、意识消失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
(3)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胃肠道反应、呼吸抑制、术中体动、低血压、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
1.4 数据分析
运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术中情况、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T0、T1时刻,两组患者MAP、HR、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刻,观察组患者MAP与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刻,观察组患者MAP、HR、S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避孕失败后,人工流产术可有效终止妊娠。近年来,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和社会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人工流产术的实施频率逐年上升。该术式主要采用双腔负压吸引技术,操作过程中需牵拉和扩张患者的宫颈,导致生殖系统承受较大的侵入性负荷,并可能引发不适和疼痛感[4]。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麻醉方案,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生理负担,是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障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意识消失与恢复时间早、疼痛评分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30.23%。表明在无痛人流术中,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能够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同时提升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原因分析如下,艾司氯胺酮通过竞争性结合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有效阻断痛觉信号传递。此外,它还能在阿片类受体和胆碱能受体处发挥镇痛作用[5]。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右旋拆分体,即右旋氯胺酮。与氯胺酮相比,右旋氯胺酮对NMDA受体和阿片μ受体具有更强的亲和性,其催眠和麻醉镇痛效果提升1倍。因此,临床仅需使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即可达到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同时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6-7]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方案仅需较少剂量即可满足临床麻醉镇痛要求,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相比,药物使用剂量更少,风险性更低。人体对艾司氯胺酮的代谢和清除速率较高,因此其可控性优于舒芬太尼。使用艾司氯胺酮后,患者麻醉解除时间更早,体感舒适度更高[8]。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T2、T4时刻,观察组患者MAP与HR高于对照组;T3时刻,观察组患者MAP、HR、S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显著小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原因分析如下:艾司氯胺酮进入人体后,能够提升交感神经的兴奋度,从而使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处于高兴奋状态[9]。这种作用有助于维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减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艾司氯胺酮对支气管平滑肌具有较好的舒张功效,能够显著提升机体对CO2的敏感性。这一作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因丙泊酚引起的呼吸抑制和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的风险[10]。由于艾司氯胺酮能够有效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兴奋状态,并改善呼吸功能,因此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方案不会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大幅度波动,从而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10]。
综上所述,在无痛人流术中,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案具有显著的优势,具有丙泊酚用量少、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强等优势,不仅术后疼痛感轻、且不良反应少,还会给患者造成较大身心负荷。
4 参考文献
[1] 邓世芸,刘丹彦.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J].现代临床医学,2021,47(2):135-138.
[2] 杨航,陆方舟,袁鹏,等.艾司氯胺酮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3(10):1407-1412.
[3] 张宁丽,周臣,思永玉,等.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3,44(5):102-106.
[4] 冯树全.盐酸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2):90-93.
[5] 李君,陈启忠,汪文荣.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112-114.
[6] 尹士强,肖礼祖.不同麻醉药物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2022,35(6):1343-1346.
[7] 雷瑛英,乔杰.地佐辛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6):107-110.
[8] 朱汉兴.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3):163-165.
[9] 李富辉,才让本,切江加.高海拔地区无痛人流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21,51(11):20-21.
[10] 陈晓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早孕自愿接受无痛人流女性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9): 1661-1663.
[2024-09-10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