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指导对宫颈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作者: 唐群
【摘要】 目的 探讨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指导对宫颈癌(CC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 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CCA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疲乏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情绪、角色、认知、躯体、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疲乏量表(CR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CRF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HAMD、HAMA、CR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A患者经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指导,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疲劳状态的同时,心理状态转变,心情保持舒畅。
【关键词】 共情关怀;延续康复指导;生活方式;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7--04
宫颈癌(CCA)是宫颈管及阴道部的恶性肿瘤,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后会出现阴道排液、出血等不良症状,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全球每年有35万女性因CCA而死亡,占全球癌症死亡病例的3.6%,其中中国人口占11万,死亡率高达3.3%。CCA主要以手术进行根治性治疗,但术后患者因机体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随之增多,严重影响患者工作与生活,造成家庭和社会医疗负担[3]。常规护理以规范化服用药物、注意营养饮食等方式,在操作时可能会出现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对患者给予指导[4]。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医院对CCA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指导作为干预措施,延续性护理保障出院患者在恢复期中得到持续卫生保健,结合共情关怀不仅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因病情恶化出现再住院的需求,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提升患者的预后,不断推进护理服务质量水平[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CCA患者,通过临床对比观察,探讨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指导对CCA患者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优化护理模式干预CCA患者效果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2月- 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CCA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均符合《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6]中CCA的诊断标准;②无肝、肾等器官疾病;③可进行周期治疗;④均经药敏筛查且未发现多重耐药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梅毒等传染性疾病者;②合并脑部肿瘤者;③依从性差,不愿意接受本次研究;④合并老年痴呆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疾病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患者在入院后,医务人员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室及病房环境,给患者普及CCA危害性、诱发因素等,让患者对病情进行了解,积极与患者沟通,分析影响患者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告知患者术后基本护理常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摄入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干预10天。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指导,具体方式如下:
(1)在患者术前对护理人员进行共情关怀行为培训,术后提供良好护理环境,保证病房温湿度适宜,提供图书,杂志等,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并设立护理小组分析患者在护理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抑郁、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根据患者性格特征制定心理护理指导,对其进行平等交流,增加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理解,并向患者普及产生不健康心理原因与预后情况,使患者充分认识到不健康心理给患者自身带来的危害,分析产生不良情绪原因,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以换位思考方式,感受患者压力与痛苦,注意患者动作、表情等微观心理反应,提高对患者心理理解,耐心帮助患者解决不良情绪,更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
(2)出院后给予患者延续康复指导,每周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建立个人专属QQ群聊,及时回复患者病情问题咨询,对患者变化的需求做出回应,干预3个月:出院1个月后了解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不良反应、情绪等,对此进行二次评估,再制定二次评估后患者个人护理方案,对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利用社区资源,对于有需求的患者帮助申请居家护理,强化饮食指导,对于化疗后不良反应进行应对,每周定期进行体质量检测,并进行2~3次缩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锻炼;出院2个月后,主动观察患者心理、生理状态,积极关心患者,倾听发生问题,关注情绪问题,讨论如何与配偶恢复性生活,给予情感支持与心理指导;出院3个月后,定期追询患者心理康复情况,指导与其配偶性生活,使之回归工作与生活。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7](EORTC QLQ-C30)评估干预结束后次日CCA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该量表评估的内容涉及情绪、角色、认知、躯体、社会功能5个维度,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2)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8]、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9]进行评估,HAMD量表包括抑郁情绪、自杀、失眠等17个方面,共计68条目,单个条目计分1分,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度:4分,总分0~272分,≥7分为抑郁状态,评分与抑郁程度呈正比;HAMA量表包括害怕、失眠、紧张等14个方面,共计56条目,单个条目计分1分,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度:4分,总分0~224分,≥7分为焦虑状态,评分与焦虑程度呈正比。
(3)疲乏状态:采用美国Andorson癌症中心疼痛研究小组研制的简易疲乏量表[10](CRF)对患者干预前、干预结束后次日疲乏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属于自评量表,评分标准为无疲乏:0分;轻度疲乏:1~4分;中度疲乏:5~7分;重度疲乏:8~10分,评分与疲乏程度呈正比。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等计量资料均通过正态性检验,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疾病分级、文化程度等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组间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情绪、角色、认知、躯体、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疲乏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CR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RF评分均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CR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疲乏状态比较(分)
组别 观察例数 CRF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2 7.58±0.74 5.04±0.47
对照组 53 7.67±0.75 5.52±0.96
t值 0.619 3.244
P值 0.537 0.002
3 讨论
CCA是女性生殖道子宫颈部位恶性肿瘤,主要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11]。免疫功能缺陷者或多个性伴侣者作为高危人群,早期感染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阴道流血或排液异常等症状,严重者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2]。为防止患者出现不良症状,一般以手术进行干预,但CCA手术危险较大,易伤及神经,为保证患者快速康复,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护理方式,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恢复,然而CCA术后需长时间不间断护理,患者出院后居家,护理人员不能时刻给予患者护理指导,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案对CCA患者改善长期预后至关重要。
欧玉兰[13]等学者研究表明,延续康复指导可改善CCA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指导可改善CCA患者生活质量,与赵英姿[14]等学者研究结果相似。其原因在于CCA手术创伤大,术后需长时间护理进行干预,患者出院半年内是身体持续康复重要阶段,延续康复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出院后对护理需求,在干预过程中,以长期管理模式,定期评估并指导患者主动对自身健康状况产生正确认知,继而逐步推进血压、饮食、日常生活管理各方面居家康复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信息后,对于术后护理突发情况应对能力得以提高,护理人员联合共情关怀,以换位思考方式,感受患者压力和不良情绪,普及不良情绪产生危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解决不良情绪,为其提供安全感,激发面对问题的内在动力,将消极情绪转为积极面对生活的自信心,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进一步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指导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其原因在于延续性护理通过专业心理护理措施,根据患者不同性格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服务,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关注患者情感需求,帮助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联合共情关怀,通过与患者积极沟通,深入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拉近与患者距离,增强护患信任,针对性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本研究还发现,护理干预后,观察组CRF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指导可抑制患者疲劳状态,其原因在于CCA患者多为中年患者,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心理负担较大,加重了自身疲劳状态,延续性护理联合共情关怀基于术后疲劳患者个体需求,有针对性制定计划,根据不同患者给予不同干预措施,最大限度改善疲劳状态,了解患者真实想法,减少疲劳原因,普及疲劳与饮食的相关性,合理规划饮食,调整其营养状态,规避营养不良导致CCA术后疲劳发生,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保持良好情绪有效抑制疲劳状态产生。
综上所述,共情关怀联合延续康复能改善CCA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抑制疲劳状态产生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朱格红,李雅慧,苟晓娥,等.延续护理对青年宫颈癌术后患者盆底康复锻炼效果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8):973-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