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一品”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作者: 吕红娟

“一病一品”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0

【摘要】  目的  探究“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对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 2023年12月收入院的100例顺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日门诊组和常规门诊组,各50例。常规门诊组产妇采用标准化的诊疗流程,一日门诊组产妇采用“一病一品”的医疗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就诊满意度。结果  一日门诊组的产妇巨大儿、羊水过多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门诊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日门诊组产妇对就诊总满意率高达94.0%,明显高于常规门诊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中有降低分娩并发症发生率的趋势,并提升患者的就诊满意度。

【关键词】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达标率;分娩并发症;就诊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14.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7--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尤为引人关注[1]。“一病一品”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依据疾病特点提供个性化和规范化护理服务的新型护理模式,旨在实现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最佳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GDM正是该护理模式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之一[3]。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被诊断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若不加以控制,将对孕妇和胎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增加巨大儿、羊水过多、新生儿窘迫等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4]。然而,传统治疗方式受限于多种因素,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与传统门诊组进行对比,验证其能否有效提升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及就诊满意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6月- 2023年12月医院收入院的100例顺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日门诊组和常规门诊组,各50例。一日门诊组产妇年龄23~37岁,平均27.32±1.24岁;孕周37~42周,平均39.41±0.37周。常规门诊组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27.48±1.39岁;孕周37~42周,平均39.51±0.23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门诊组  产妇采用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具体方法包括: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健康教育,内容涵盖疾病知识讲解、日常注意事项、饮食与运动指导等方面。同时,定期与产妇及其家属举行座谈会,解答他们在日常生活和自我血糖监控中遇到的问题[5]。

1.2.2  一日门诊组  产妇采用“一病一品”的医疗管理模式,这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方式。除了进行上述健康教育外,还引入了一对一的持续护理和个性化咨询服务。产妇可以在1天内完成全部诊疗流程,包括看病、检查、取药、复诊等,从而大大提升了就医体验和满意度[6]。

1.3  观察指标

(1)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巨大儿、羊水过多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2)就诊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产妇的就诊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满意率=(十分满 +满意)例数/观察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一日门诊组产妇的巨大儿、羊水过多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门诊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对就诊满意度比较

一日门诊组产妇对就诊总满意率高达94.0%,明显高于常规门诊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GDM是一种仅在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类型,对母亲和胎儿均构成严重威胁[7-10]。GDM患者选择“一病一品”门诊服务模式后,其血糖控制情况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改善。

巨大儿、羊水过多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GDM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一病一品”的一日门诊组的巨大儿、羊水过多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门诊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一病一品”服务模式能够提高G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而具有降低分娩并发症发生率的趋势。另外,本研究中一日门诊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门诊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一病一品”服务模式在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应重视患者满意度,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此外,一日门诊服务模式也在多个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这种模式以其高效、精准的特点,将医疗服务的费效比提升至最优状态。尤其在处理复杂且特殊的GDM患者管理时,一日门诊服务模式更显示出优异的效果。

一日门诊服务模式的核心特点在于高效率、精细化的患者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同一患者的全部医疗活动如问诊、检查、治疗等均在一日之内高度集中进行。由于这一服务模式充分考虑并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从而使得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都得到显著提高。然而,这种模式是否普遍适用于各种患者和疾病类型,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一日门诊服务模式在提升GDM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无疑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对于一日门诊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患者隐私保护、人员与资源分配等,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对于GDM的管理,一日门诊服务模式具有显著优势。它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并改善了管理效果。

4  参考文献

[1] 吴彩芳,王祖晶,蒋盘华.一病一品项目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 41(5):873-875.

[2] 李红.模块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4):676-678.

[3] 金小芳.优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率、血糖达标率的作用[J].人人健康,2021(24):90-91.

[4] 陈滪珊.“一病一品”护理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5):164-165.

[5] 林丽铭,翁频仔,陈飞燕.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4):137-138.

[6] 上立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病一品”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5):65-68.

[7] 祝亚平,卓美红,刘利.“一病一品”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7): 113-115.

[8] 鲁文菊,惠蓉,袁雪,刘玲娇.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达标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 28(12):71-75.

[9] 王文静.开展一病一品项目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促进作用[J].健康必读,2020(31):105-106.

[10] 蒋萍,滕金美,曾凤娇,张奇志,麦敏丹.“一病一品”项目联合授权理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名医,2023(3):108-110.

[2025-03-08收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