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 杨雯 祝敏 马骏坤
【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6月- 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组间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给予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并且观察组患者自主排气、自主排便、肠鸣音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上述5项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疗效较好,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速度,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穴位贴敷;五音疗法;胃肠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9--04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非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该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腹痛、恶心呕吐、淀粉酶增高等表现,严重者还会引发多器官功能不全、休克等,该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均产生较大影响[1]。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感染、抑制胰腺和胃酸分泌、改善微循环等内科综合疗法治疗该疾病,总体治疗效果欠佳,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中医治疗主要以改善整体微环境为主,目前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疾病在中医中属于“腹痛”“脾心痛”的范畴,疾病的发生可能与胆道疾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有关,并且疾病还与瘀、湿、热、毒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上以疏肝健脾、清热通腑为原则[2]。穴位贴敷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是将中药制成膏剂贴在相应穴位上,以透皮吸收为原理,从而产生经络和药物的双重功效[3]。音乐是一种艺术疗法,重视身心的同步康复,五音是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名称,分别为角、宫、羽、商、徵,五音疗法将这五声音阶与机体的五脏、五行、五志相对应,通过音乐产生与经络共振的作用,进而调整脏腑的功能,以利于患者病情康复[4]。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3年6月- 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5]中标准;中医符合《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6]中标准;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非原发性急性胰腺炎者;肝、心、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者;合并胰腺肿瘤、消化系统溃疡、穿孔等疾病者;免疫、凝血等功能异常者;贴敷部位皮肤破溃、出疹者;精神、认知障碍者。本研究已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
根据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组间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8~70岁,平均48.13±4.32岁;病程2~5 d,平均4.02±0.85 d。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9~71岁,平均48.25±4.51岁;病程2~6 d,平均3.99±0.78 d。两组患者上述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用药与饮食指导、情绪安抚、知识教育、遵医嘱执行各项操作等。同时,给予患者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胃酸分泌、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穴位贴敷、五音疗法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穴位贴敷:取300g细辛、200g白芥子、100g延胡索、80g制附子和肉桂,研磨成粉,之后加入水、植物油、蛋清调成糊状,再加入姜汁混匀,贴敷在患者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胰俞穴和胰腺点上。贴敷好之后覆盖纱布,并用胶布固定,1次贴敷5h,每2d贴敷1次。
(2)五音疗法:依照五行音乐理论为患者播放音乐,对于肝胆湿热和肝郁气滞证患者予以肝胆疏调的角调音乐,例如蓝色多瑙河、姑苏行等乐曲;对于瘀热互结、腑实热结、内闭外脱证患者予以安神定心、养脾健胃的宫调音乐,例如月光奏鸣曲、月儿高等乐曲。护理人员将相应曲目存至U盘,从患者入院第二天开始为其播放,每次播放半小时,一天至少播放3次。两组均干预10天。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效果:根据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将疗效分为以下4级[7]:痊愈,干预5d后所有症状与体征均消失,各项生化指标检验均正常;显效,干预7d后各项临床指标、生化检验指标恢复至标准值;有效:干预10d后各项临床指标、生化检验指标恢复至标准值;无效:干预10d后所有指标均未达标准值。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观察例数×100%。
(2)胃肠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自主排气、自主排便、肠鸣音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等。
(3)实验室指标:抽取患者清晨5ml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12min(3400r/min,半径8cm),取上清液,主要检测患者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等指标。AST、BUN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P采用高敏比浊分析法检测,血淀粉酶采用酶学速率法检测,应用干化学法检测尿淀粉酶。
(4)并发症总发生率: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皮疹、呕吐等并发症。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自主排气、自主排便、肠鸣音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等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给予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主排气、自主排便、肠鸣音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尿淀粉酶、血淀粉酶、AST、CRP、BUN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上述5项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目前关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认为与胰酶过度分泌、胰腺局部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等有关[8]。该疾病病情进展速度快,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及时予以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效果较佳,能更好地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这也与中医的“既病防变”理念相符合,因此尽早积极治疗,减轻患者相关症状、改善各实验室指标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自主排气、自主排便、肠鸣音及胃肠蠕动等胃肠功能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虽然能短暂性地控制病情,但是难以改良胃肠功能,因此临床疗效通常难达预期效果。中医认为机体的任脉与督脉相表里,内连五脏六腑,外接四肢百骸,与多种疾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9]。穴位是五脏六腑在皮肤上的刺激点,腧穴是经络脏腑之气输注在体表上的部位[10]。本研究选择的中脘穴能使地部水液聚集;神阙穴具有收降浊气的作用;天枢穴能发挥理气行滞、疏调肠腑的功效;胰俞穴能产生养胰健脾、疏肝利胆、调理肠胃、活血祛瘀的作用;胰腺点能够调理肠腑、理气行滞[11]。并且所用药物细辛具有祛风止痛、解表散寒、通窍的功效;白芥子能够通络止痛、利气散结;延胡索能产生行气、止痛、活血的作用;制附子具有固表解表、温经散寒、镇痛、驱寒祛湿的功效;肉桂能够理气止痛、温中散寒。采用穴位贴敷的干预方式,对皮肤产生刺激和作用,从而促使经络的调整和传导,纠正脏腑的阴阳失衡和功能紊乱现象,因此临床疗效更佳,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更明显[12]。《黄帝内经》将人体的心肝肺脾肾分别与五种情志变化相对应,又将五音归属至五行,内与五志相应,因此与五脏相通[13]。本研究观察组依照五行音乐理论分别为不同证型患者播放合适的音乐,在舒缓情绪的同时也调节了脏腑的功能,使得患者身体各部位功能更加平衡与协调,从而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得治疗效果更佳。
本研究证实,干预后两组患者尿淀粉酶、血淀粉酶、AST、CRP、BUN等指标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淀粉酶是消化酵素,由胰腺分泌,通过检测血、尿淀粉酶含量可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依据。AST和BUN是反映肝肾功能的指标,多项研究均显示[14-15],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肝肾功能受损的情况。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为了对抗炎症产生免疫作用,细胞内贮存的大量CRP被释放。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既有效调节了脏腑的各项功能,也使患者的心情愉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差异,进一步验证了穴位贴敷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联合五音疗法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疗效较好,能缩短自主排气、自主排便、肠鸣音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改善实验室指标,且安全性高。
4 参考文献
[1] 谭文君,邢斌瑜,王赛宇,等.大承气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胰腺炎[J].吉林中医药,2024,44(9):1060-1063.
[2] 申立静,王灿,刘坛娥,等.中药灌肠-腕踝针-穴位贴敷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4):504-508.
[3] 梁美珍,徐日明,王景科,等.清胰化积汤结合理气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10):67-70.
[4] 陈春华.朱琏针法配合疏香灸、中医五音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22,41(3):298-302.
[5]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J].中华外科杂志,2021,59(7):578-587.
[6]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11):2052-2057.
[7] 仲开,郑丽媛,高丽萍.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413-415.
[8] 魏亚南,崔娜.子午流注择时护理干预在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水平、临床症状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3):2391-2395.
[9] 袁大为,唐焕峰,王华,等.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灌肠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23,40(7):877-881.
[10] 王华,袁大为,唐焕峰,等.足三里注射联合腹部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3,28(4):472-475.
[11] 刘晓,刘洪峰,王晨曦,等.中医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3):82-85.
[12] 刘春霞,贾秀贤,王利峰,等.穴位贴敷联合芩栀清胰饮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41(7):656-660.
[13] 许冰,刘苗,石磊,等.五音疗法联合揿针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伴轻度焦虑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J].北京中医药,2023,42(6):700-702.
[14] 刘京.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1,27(4):568-571.
[15] 谭文君,邢斌瑜,朱皓阳,等.集束化中医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腔高压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33(9):1285-1289.
[2024-12-0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