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康复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在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赵芳玲 汪晓燕

多元康复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在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0

【摘要】  目的  分析在B型主动脉夹层(TBAD)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辅助展开多元化康复护理+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 2024年10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TBAD患者。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元康复护理+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康复护理+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认知、情绪、日常生活、不良嗜好)、生活质量评分(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康复护理+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心理干预联合多元化康复护理措施落实到TBAD术后患者康复中,有助于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调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多元化康复护理;心理干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6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9--04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因主动脉内膜撕裂而形成的严重血管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取得了显著进步。对于B型主动脉夹层(TBAD),介入手术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然而,由于该病症具有病情凶险、发展迅速以及治疗复杂等特点,患者术后的康复过程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如何实现术后快速恢复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2]。多元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护理方法和技术,旨在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护理模式[3]。心理干预则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以促进其心理健康的过程[4]。基于此,本研究将多元康复护理和心理干预用于TBAD患者,探讨在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10月- 2024年10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TBAD患者。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女20例,男23例;年龄46~77岁,平均61.62±5.11岁。观察组女19例,男24例;年龄46~76岁,平均61.06±5.10岁。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术前检查,并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术中协助医生进行各项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术后叮嘱患者注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评估患者病情,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尽早开展康复运动。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多元康复护理+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护理计划制定: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疾病认知等因素,评估其当前心理状态,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2)心理干预:①心理状态评估与放松训练。在患者术后脱离危险期后,护理人员使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测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交替练习,以达到放松全身肌肉的目的。②情绪调节。指导患者通过冥想、回忆美好记忆等方式培养积极情绪,或借助舒缓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等方法消除不良情绪,增强康复信心。③认知调整与心理支持。向患者讲解康复训练与心理情绪的关系,帮助其发现并纠正不良认知,培养积极应对方式,缓解心理压力。若患者存在重度抑郁、焦虑等情绪,可邀请精神科专家会诊,采用催眠疗法等协助患者解决内心困惑,建立自信、自立的心态。④家庭支持。鼓励家属从行为、语言及情感等多方面给予患者支持,使其感受到家庭温暖,为早日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3)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在耐受范围内通过非药物干预(如鼓励安慰、动作性支持等)缓解疼痛,必要时使用镇痛药物。

(4)多元化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评估其运动强度和类型,协助其进行被动活动(如活动四肢、翻身等)。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鼓励其下床进行慢走、散步等活动,并逐步过渡到柔韧性训练和平衡训练,以改善心肺功能。采用“讲、看、听、做”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责任护士讲解训练目的和重要性,播放视频并说明具体要领,待患者掌握后鼓励其进行训练。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的分界值分别为53分和5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5]。

(2)自我管理能力:使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进行测定。该量表涵盖疾病认知、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及不良嗜好控制4个维度,采用1~5分评分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强[6]。

(3)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等维度,各项分值为0~100分,采用正向计分法,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7]。

(4)依从性:根据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及配合程度,将依从性分为3类。完全依从即患者康复积极性高,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流程;一般依从即患者经引导后可以配合完成康复训练;不依从即患者无法配合完成康复训练。依从率=(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例数/观察例数×100%。

1.4  数据分析

运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多元康复护理+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情绪、日常生活、不良嗜好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多元康复护理+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多元康复护理+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TBAD在主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撕裂样疼痛。手术过程中,由于操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组织损伤,进而引发神经反射性兴奋,导致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对后续康复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8-9]。常规护理措施多集中于生理层面的干预,对患者的精神层面和社会需求关注不足。此外,这种模式难以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并执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可能导致康复周期延长,整体护理质量有限[10-11]。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显著改善。原因分析如下,多元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性护理手段,旨在从多角度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心理干预则是一种以现代化护理理念为基础的干预模式,侧重于对患者精神层面的调节。二者联合干预,形成了互补关系:多元康复护理注重生理层面的调节,通过呼吸训练、运动康复等措施逐步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为快速康复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心理干预通过心理情绪评估、心理疏导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在围手术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诊疗心态[12-13]。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强化了患者的积极康复信念,还显著提高了其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原因分析如下,情绪与个体的心理需求及康复状态密切相关。当患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其内心的正能量与积极情绪会显著提升,从而增强依从性。然而,TBAD患者因明显的疼痛感等因素,容易滋生负面情绪,导致康复过程中配合度降低,进而对远期干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多元康复护理充分考虑了患者的个性化特点,强调护理的针对性和多样性,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兴趣。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调节冠状动脉的内皮功能,增加血流量并提升血管储备能力,从而加速术后康复进程,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14-15]。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依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开展科学化的心理疏导,能够为患者提供心理层面的支持,控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进而提高诊疗依从性。多元康复护理与心理干预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形成互为因果的关系,更全面地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在TBAD手术诊疗中,增加心理干预并联合多元化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同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有助于实现治疗的最优化。

4  参考文献

[1] 杜莹,何媛,张雅琼,等.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模式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杂交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4,32(9):111-115.

[2] 姬翠,王琴英,王蕾,等.以家庭为中心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24,40(4):566-570.

[3] 王俊红.多元康复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及不良并发症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17,37(6):590-592.

[4] 孟臻.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护理加强早期康复干预对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6):186-189.

[5] Qi JX,Li Z,Ke MA,et al.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B type Stanford aortic dissection[J].J Vascul Endov Surg, 2016,12(10):12-15.

[6] 栗林,武文贤,王学艳,等.自我管理和护理依赖在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健康素养与出院准备度间的链式中介作用[J].护理学杂志,2024,39(2):42-46.

[7] 吴淑敏,王明伟,史博伦,等.体质量指数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延迟拔管的影响[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4,40(9):559-564.

[8] Nanda C,Rawat SKS,Hakhoo S,et al.Intraoperative aortic dissection in a case of aneurysmal dilatation of the ascending aorta posted for surgery[J].Ann Card Anaesth,2024,27(3):1-5.

[9] 朱瑾,张容,洪妙璇,等.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4,38(13):2390-2395.

[10] 洪妙璇,张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医学应对方式对心理韧性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护理研究,2023,37(13):2329-2334.

[11] 向峦,刘盈.精细化护理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隔绝术围术期相关指标、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12):1718-1721,1725.

[12] 刘晓云,杨小红,王娟,等.延续性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SCL-90评分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4,46(9):1380-1383.

[13] 邢娟娟,邢曼,尹红梅,等.导向性护理路径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支架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1):3206-3208.

[14] 李小玲,李亮,保成英,尤晶.Teach back护理模式结合健康宣教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22,43(5):539-544.

[15] 刘勇,王哲芸.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 42(6):1410-1415.

[2024-12-03收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