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邓雯 伍静薇 王静 徐圣杰 李爽境 许玉贤 张明英

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0

【摘要】  目的  分析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情况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月- 2024年1月雅安市六县二区的450名老年人,采用互助养老需求调查量表进行调查评估,以量表总分>50分作为需求判定标准,将有需求的研究对象纳入需求组(n=268),无需求的研究对象纳入无需求组(n=182)。结果  450名老年人中,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有需求的共268名(59.56%),无需求的共182名(40.44%)。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水平、居住方式、睡眠质量、基础疾病、锻炼情况、家庭月收入与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OR=5.149,95%CI=3.421~7.750)、独居(OR=5.711,95%CI=3.783~8.620)、睡眠质量差(OR=7.920,95%CI=5.170~12.134)、有基础疾病(OR=6.577,95%CI=4.330~9.990)、经常锻炼(OR=6.476,95%CI=4.245~9.880)、家庭月收入≤5000元(OR=3.904,95%CI=2.539~6.003)是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雅安地区老人对于互助养老需求较大;高中及以下、独居、睡眠质量差、有基础疾病、经常锻炼、家庭月收入≤5000元是影响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的因素。

【关键词】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影响因素;基础疾病

中图分类号  R1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9--03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一种创新性的养老模式,该养老模式借鉴银行储蓄的基本理念,将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时间进行量化记录,并储存于“时间银行”账户内[1]。当这些志愿者步入老年或需要他人帮助时,他们能够从“时间银行”中支取对应的服务时间,享受其他志愿者为其提供的等量养老服务,由此实现互助养老的代际循环及可持续发展[2]。然而,现阶段该养老模式存在规模较小、存储内容信息化程度较低、推广范围有限等不足之处[3-4]。基于此,本研究以雅安市六县二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其“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的相关因素,为改善老年人养老服务现状、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23年1月- 2024年1月雅安市六县二区的450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5岁;认知功能正常,可正常交流;具备正常读写能力;家属对本研究知悉同意。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采用互助养老需求调查量表进行调查评估,以量表总分>50分作为需求判定标准,将有需求的研究对象纳入需求组(n=268),无需求的研究对象纳入无需求组(n=182)。

1.2  调查内容

1.2.1  一般资料调查  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居住方式、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婚姻状态、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子女数量、锻炼情况等。

1.2.2  睡眠质量评估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含7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为3分,总分>5分提示睡眠质量较差,≤5分提示睡眠质量良好。

1.2.3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调查  采用本院自制互助养老需求调查量表进行统计。该量表包括人文关怀需求、娱乐学习需求、生活服务需求、医疗保健需求4个维度,共10个条目,总分为100分。

1.3  数据分析

运用SPSS 2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是否需求“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的高危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情况

450名老年人中,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有需求的共268名(59.56%),无需求的共182名(40.44%)。

2.2  影响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居住方式、睡眠质量、基础疾病、锻炼情况、家庭月收入与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有关(P<0.05),见表1。

2.3  影响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需求“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为因变量(需求=0,无需求=1),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独居、睡眠质量差、有基础疾病、经常锻炼、家庭月收入≤5000元是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影响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的

因素自变量赋值情况

变量 赋值

文化水平 大专及以上=0;高中及以下=1

居住方式 非独居=0;独居=1

睡眠质量 良好=0;差=1

基础疾病 无=0;有=1

锻炼情况 偶尔/不锻炼=0;经常锻炼=1

家庭月收入 >5000元=0;≤5000元=1

3  讨论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作为新型的养老模式,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储存至“时间银行”,当自身需要时可从中支取对应的服务时间,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倡导积极养老观的重要实践。然而,该养老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服务对象的界定、组织保障机制等均需持续完善。因此,亟需明确雅安市老年人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具体需求情况,为推动该养老模式的规范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450名老年人中,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有需求的为268名(59.56%),无需求的为182名(40.44%),提示雅安市老年人对此种养老模式的需求处于中等水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独居、睡眠质量差、有基础疾病、经常锻炼、家庭月收入≤5000元为雅安市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原因如下。

(1)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在信息获取及理解新事物能力方面相对不足,对社会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资源了解较为有限,难以独立寻求并利用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作为简单易懂、基于社区互助的养老模式,更易被该类人群接受和参与,故其需求较高[6-7]。

(2)独居:独居的老年人缺乏亲人照顾及陪伴,更易产生孤独感及无助感。“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可通过志愿者定期上门陪伴、聊天、协助处理日常生活等方式,充分满足其情感交流及日常陪伴需求,有效缓解孤独情绪[8-9]。

(3)睡眠质量差: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多伴有心理压力或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该养老模式可通过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其减轻压力,调节情绪,从而改善睡眠质量[10]。

(4)有基础疾病: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通常需要定期医疗护理与健康监测。通过该养老模式,经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可为其提供基础医疗保健服务,有助于疾病的规范管理,改善预后[11]。

(5)经常锻炼:经常锻炼的老年人更关注生活质量与社交互动。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有助于结识志同道合者,共同参与锻炼活动、交流健康经验,同时满足社交需求[12]。

(6)家庭月收入≤5000元: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往往难以承担专业养老机构或雇佣保姆的费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通过服务时间交换机制,可显著减轻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雅安市老年人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独居、睡眠质量差、有基础疾病、经常锻炼、家庭月收入≤5000元等因素。因此,在实践工作中需对上述人群给予重点关注,积极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该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张仙娟,申继传,宋立鹏,等.实习护生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24,9(8):90-95.

[2] 胡斌,韩鑫,温宗良,等.徐州市农村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3):384-388.

[3] 陈醒,彭琳.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与双向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4,39(12):103-106.

[4] 符乃元,何佳洁,单彬.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省农村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J].卫生软科学,2024,38(11):36-41.

[5] 路桃影,李艳,夏萍,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3):260-263.

[6] 陈圆,梁高科,李嘉玲,等.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对"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4,41(3):320-324.

[7] 刘晓楚,顾立,鞠梅,等.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社会支持服务需求Kano属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21,50(9):1586-1590.

[8] 彭琳,余洋,钟洵丽,等.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4,21(7):1030-1035.

[9] 孙秀娜,梅佳,秦殿菊,等.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24,38(1):87-92.

[10] 张潘婷,邹健,张谧,等.长沙市低龄老年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参与意愿调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3,21(4):86-89.

[11] 祁玲.老龄化视域下西北农村互助养老需求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4,41(1):65-68,120.

[12] 骆沁,姚可茹,唐玺,等.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4,41(3):301-307.

[2024-12-19收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