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在 ICU 绝对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陈艳 江玉婷 周冬

基于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在 ICU 绝对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0

【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绝对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 2023年9月医院ICU收治的80例绝对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DVT、下肢肿胀、下肢酸痛发生情况,干预前后髌骨下10cm周径差、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和酸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髌骨下10cm周径差、GQOLI-74(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髌骨下10cm周径差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增幅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QOLI-74(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ICU绝对卧床患者DVT形成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减少DVT初期症状,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风险预警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11--04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治疗复杂以及长期卧床等,面临多种并发症发生风险。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尤为常见,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1],并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ICU患者因自身病情的复杂性,DVT的症状和体征常被掩盖,使得预防和早期诊断更加困难[2]。因此,探索有效的预防策略以降低ICU绝对卧床患者DVT的发生率,已成为临床护理研究的重要方向。风险预警护理是一种以预警管理思想为指导的新型护理模式,能够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使其能够迅速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3]。本研究旨在评估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ICU绝对卧床患者DVT形成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预防DVT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3月- 2023年9月医院ICU收治的80例绝对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预计绝对卧床时间大于1周;②患者意识清醒;③基本生命体征平稳;④肢体可正常活动;⑤入院前无DVT。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者;②拒绝配合治疗或护理者;③下肢骨折且未行固定或牵引者;④存在精神、认知、语言等功能障碍者。依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2.05±6.52岁;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1.26±6.17岁。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标准的常规护理程序,涵盖病情监控、药物管理以及饮食指导等方面。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额外实施风险预警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

(1)风险评估与分类:使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4],在患者入院时及每3天进行动态风险评估,以确定每例患者的DVT发生风险等级(低、中、高、极高危)。评估由经过专门培训的ICU护士或专职医生负责,确保专业性和一致性。根据评分标准,Caprini量表总分≤1分为低风险,2分为中风险,≥3分为高风险。对于病情变化较大的患者,如出现新的并发症或治疗方案调整,随时进行额外评估。

(2)实施个性化预防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实施一系列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对于低风险患者,提供深入的健康教育,向其阐释DVT的成因,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方案制定。对于中高风险患者,提供医用弹力袜,每日穿戴至少12h,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弹力袜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腿部尺寸和舒适度进行个性化定制,护士每天检查佩戴情况,确保正确使用。对于不能使用抗凝药物的高风险患者,使用间歇性气压装置进行机械性预防,每次使用30min,每天2~3次。使用前,护士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避免因长时间压迫导致皮肤损伤。同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定期翻身、踝泵运动、腿部抬高练习等。物理治疗师每天指导患者进行活动训练,记录活动时间和强度,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整。针对中高风险患者,遵照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1次),治疗持续至患者出院或活动能力恢复。护士在执行注射操作时严格遵循医嘱,并密切监护患者的出血倾向。对于术后患者或需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遵医嘱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药剂师负责审核药物的使用情况,并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确保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服药时间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3)健康教育:通过面对面讲解、宣传手册、视频教程等多种形式,向患者普及DVT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症状表现、预防措施等。具体教育内容包括DVT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自我监测和紧急处理。医护人员定期参加DVT预防专题培训,更新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指南,强化风险评估和预警护理的操作技能。

(4)监测与反馈机制:每4小时监测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每日检查患者的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以及是否有疼痛感,特别注意双侧下肢的对称性,一旦发现不对称或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详细记录患者的活动情况,包括床上活动时间和频率,作为调整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

(5)质量改进与流程优化:定期收集和分析预警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和服务质量。

1.3  观察指标

(1)DVT发生率[5]及下肢酸痛、肿胀的发生率。

(2)髌骨下10cm周径差:在干预前1日以及干预1周后的次日,测量髌骨下10cm肢体周径,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6](GQOLI-7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问卷共74个条目,包括心理功能(20项)、躯体功能(20项)、社会功能(20项)和物质生活(10项)4个维度,每项条目的选项转化为1~5分,每个维度下属条目加和所得粗分转化为百分制计分法,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4)护理满意度:通过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7]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量表总分95分,评分标准如下:≥76分为满意,58~75分为基本满意,≤57分则判定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观察例数×100%。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DVT、下肢肿胀、酸痛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和酸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髌骨下10cm周径差变化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髌骨下10cm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髌骨下10cm周径差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增幅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I-74(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QOLI-74各个维度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DVT是一种常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其发生与长期卧床、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8]。在ICU环境中,绝对卧床患者面临更高的DVT发生风险,因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防范DVT的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已有研究证实,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综合预警干预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并改善下肢血液循环[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DVT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通过对中高危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并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定期翻身、肢体活动、药物预防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DVT的发生风险。肢体肿胀和酸痛是DVT的关键预警信号,对其有效管理有助于及时识别血栓形成的早期迹象[10]。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和酸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髌骨下10 cm周径差均有增加,但观察组增幅显著小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风险预警护理能有效预防ICU绝对卧床患者的肢体肿胀和酸痛,从而降低DVT的发生风险。本研究中,通过早期干预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肿胀和酸痛的风险因素。例如,定期的肢体活动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疲劳和疼痛[11];压力袜的使用则有助于防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减少肢体水肿[12-13]。此外,通过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长期卧床带来的不适感,从而进一步减少酸痛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GQOLI-74各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风险预警护理不仅在预防DVT方面有潜在作用,还能全面提升ICU绝对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提供的个性化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14]。同时,本研究还通过多种形式向患者普及DVT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症状表现、预防措施等,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自身的治疗和健康管理中,进而可能促进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提高。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风险预警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ICU绝对卧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个性化风险评估与分类的实施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适合其状况的护理。采用Caprini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等级实施个性化预防措施,这种个体化的关注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同时,每日对患者下肢的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以及疼痛感进行细致检查,这种全面的护理监控和及时的干预,不仅可有效提高护理的精准性,还可增强ICU绝对卧床患者的安心感和舒适度。

综上所述,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ICU绝对卧床患者DVT形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有效减少DVT的早期征兆,包括下肢肿胀和疼痛,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