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灵舒络膏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 周陆凝 张敬苑 邓安伦 何跃 吕成 侯廷慧

复灵舒络膏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0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膏药“复灵舒络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2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复灵舒络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患者膝关节周径测量值均增大,说明膝关节肿胀程度均比较严重,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周径测量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第14d,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第14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RP、ESR和D-二聚体等实验室相关指标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患者上述实验室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皮疹,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胃痛、恶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中药外用膏药“复灵舒络膏”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肿胀和炎症反应,促进功能恢复。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中药外用膏药

中图分类号  R68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13--03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质增生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1]。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疼痛,恢复关节功能[2]。然而,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常用口服镇痛药、肌肉注射、关节周围神经阻滞等方法,虽能缓解疼痛,但存在胃肠道反应、中枢抑制、感染等风险[4]。中医学认为疼痛多由气滞血瘀所致,外用中药制剂能通经活络、行气止痛[5]。“复灵舒络膏”是医院自制纯中药外用制剂,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本研究主要采用临床对比实验,观察分析“复灵舒络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为临床个体化镇痛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为中医药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1-12月在医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20名患者作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现代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和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年龄≥50岁;Kellgren-Lawrance分级Ⅲ~Ⅳ级,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器官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关节感染、肿瘤等禁忌证者;近1个月使用过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者;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治疗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3~78岁,平均65.8±7.2岁;BMI 22.1~31.5,平均26.4±3.1;病程1~18年,平均8.1±4.3年。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52~80岁,平均66.2±6.9岁;BMI 21.9~32.1,平均26.7±3.4;病程1~20年,平均8.4±4.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手术方法:在腰麻或者全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行常规引流及包扎,予常规消肿止痛处理。

(2)术后治疗:屈髋、屈膝45度抬高患肢,气压治疗30min,每日2次;膝部冷疗20min,每日4次;静滴七叶皂苷钠10mg,每日1次。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用“复灵舒络膏”。操作方法如下:取药约2cm2,均匀涂抹于膝关节患处(距离切口3cm以外),每日2次,从术后第3d治疗至术后第16d。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采用相同的手术入路、器械及假体。

1.3  观察指标

(1)膝关节肿胀程度:采用周径测量法,在患者膝关节外侧10cm和髌底10cm处测量周径,对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进行评价,数值越大表示肿胀越明显。

(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3)实验室相关指标:主要检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水平。

(4)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疼痛、功能、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关节活动度等6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状态越好。

(5)临床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评定临床疗效。①临床控制:症状消失,HSS评分≥85分;②显效:症状明显改善,70分≤HSS评分<85分;③有效:症状有所改善,55分≤HSS评分<70分;④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HSS评分<55分。

(6)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皮疹、胃痛、恶心等不良反应。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患者膝关节周径测量值均增大,说明膝关节肿胀程度均比较严重,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周径测量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第14d,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第14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CRP、ESR和D-二聚体等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RP、ESR和D-二聚体等实验室相关指标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患者上述实验室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皮疹,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胃痛、恶心,给予抑酸、护胃治疗后好转。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是终末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术后疼痛和肿胀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自制中药外用制剂“复灵舒络膏”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和肿胀,降低炎症反应,促进功能恢复。这与其他学者研究中药外用制剂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结果相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中医外治法在骨科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复灵舒络膏”具有确切的镇痛效果。中医理论认为,术后疼痛主要由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而“复灵舒络膏”中药配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8]。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外用制剂通过透皮吸收作用直达病灶,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阻断疼痛传导通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CRP、ESR等炎症指标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复灵舒络膏”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手术创伤区域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管理需要多种治疗方式的配合,传统西医治疗方法虽然有效,但存在不良反应的风险,如胃肠道反应、中枢抑制、感染等。中医外治法作为一种补充治疗手段,具有靶向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复灵舒络膏”作为一种外用制剂,避开了肝肠代谢首关效应,减少了全身不良反应。从治疗效果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自制中药外用膏药“复灵舒络膏”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和肿胀,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促进功能恢复。这一研究为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证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探索中药外用制剂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估,为中医药现代化和精准医疗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4  参考文献

[1] 王弢.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2,30(5):35-36.

[2] 吴琼,陈碧玉,方珠梅.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配合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4):23-25,28.

[3] 陈叶群,曹学伟,陈红云,等.“黄老消肿膏”贴敷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关节周围肿痛及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附50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21, 53(2):35-38.

[4] 张丽,黄玉容,徐多多.消肿定痛膏辅助地奥司明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1):148-150.

[5] 龚志兵,徐福东,黄淑霞,等.骨舒乳膏外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瘀斑消退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20,32(4):9-14,20.

[6] 刘海宇,于冬冬.中医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2024,47(4):67-70,74.

[7] 赖子云,袁敏,周冬林,等.中医序贯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本体感觉康复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7):154-156.

[8] 赵慧慧,王淑芳,韩亚妹,等.中药穴位贴敷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4, 37(4):159-161.

[2024-11-22收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