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方婷婷 顾丹凤 匡丹 胡雯晴 沈思雯 王慧虹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0

【摘要】  目的  了解无锡市某三甲医院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4年1-2月医院外科临床一线护士194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及中文版道德敏感性问卷了解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因素。结果  外科护士的职称及是否参加人文护理培训课程等因素对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有影响(P<0.05);而年龄、婚姻状态、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是否为专科护士、最高学历等因素对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无影响(P>0.05)。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119.58±16.42分,道德敏感性总分为46.08±7.63分;人文执业能力与道德敏感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是否参加人文护理培训课程、道德敏感性为影响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及道德敏感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水平与职称、人文培训及道德敏感性相关,提示应重视外科护士的人文护理及道德培训,加强对初级职称护士的培训,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外科临床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

【关键词】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道德敏感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13--05

近年来,随着全国医疗模式的革新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深化与普及,人文关怀在医疗领域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2]的主要任务中提到要持续深化优质护理,强化护理人文关怀,有效提升患者获得感。人文关怀构成了护理的本质与核心理念,同时也是“优质化护理服务工程”的核心要素与精髓所在。外科手术患者往往容易感受到紧张与焦虑等负面情绪[3],因此他们对于情感上的支持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有着较高的需求。在外科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对于促进护理服务向更高质量层次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人文执业能力是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的应用人文知识的能力与技巧,与专业技术能力相辅相成[1]。道德敏感性是指在尚未出现伦理问题时,能够发现潜在伦理冲突并识别患者的需求,判断护理操作对患者是否有利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直接或间接对护理过程产生多方面影响[4-5]。护士的道德敏感性越强,更能具有同理心感知到患者的需求,能给患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护理,倾向于表现出的人文关怀能力就越强[5]。本研究主要了解无锡市某三甲医院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24年1-2月医院外科临床一线护士194名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在岗注册护士;工作时间≥1年。排除标准:进修、实习及见习护士;非在岗护士。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参与调查的护士均知情同意。

1.2  调查内容

(1)一般资料: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外科护士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主要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最高学历、职称、是否为专科护士、是否参加人文护理培训课程等。

(2)人文执业能力:采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对调查对象的人文执业能力进行评估,该量表由颜海萍等[6]编制,共包含26个条目,分为5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为26~130分,得分越高代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3,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5~0.877[6]。

(3)道德敏感性水平:采用中文版道德敏感性问卷对外科护士的道德敏感性水平进行评价,该量表由Lützén等[7]于2006年重新修订,量表包含9个条目,分为2 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总分为9~54分,得分越高表示护士的道德敏感性水平越强。Huang等[4]于2016年汉化,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每名作答者匿名填写问卷,独立答题1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2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 96.04%。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和多组间人文执业能力得分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相关关系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科护士基本特征及其对人文执业能力水平的影响

外科护士的职称及是否参加人文护理培训课程等因素对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有影响(P<0.05);而年龄、婚姻状态、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最高学历、是否为专科护士等因素对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无影响(P>0.05),见表1。

2.2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道德敏感性评分结果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119.58±16.42分,道德敏感性总分为46.08±7.63分,人文执业能力与道德敏感性各维度评分见表2。

2.3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道德敏感性相关性分析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以及自我管理、人文关怀实践能力、人际沟通、伦理与法律实践、心理调适等5个维度与道德敏感性总分及道德责任和力量、道德负担感等2个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3。

2.4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多因素分析

以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是否为专科护士、是否参加人文护理培训及道德敏感性总分为自变量,计量资料以实测值赋值,计数资料赋值方式见表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是否参加人文护理培训课程及道德敏感性为影响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5。

3  讨论

3.1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现状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119.58±16.4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国内张艳等[8]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伦理与法律实践维度得分最高,这与医院层面在国家方针政策引导下,越来越重视护士伦理及法律培训相关[9];自我管理维度为最低得分维度,与既往研究结果[7]一致。本研究中外科护士年龄≤40岁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74.7%(145/194)且已婚护士占总人数的75.3%(146/194),这表明大部分外科护士需要在生活中面对工作-家庭-社会等的多方责任,容易导致自我管理的疏忽[10]。提示护理管理者在对外科护士进行人文护理培训中加强其自我管理意识的培训。

3.2  外科护士道德敏感性现状

外科护士德敏感性总分为46.08±7.6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齐柯雯等[11]对新入职护士的道德敏感性调查结果相一致;本研究道德负担感维度最低,这与李娜瑛等[12]对儿科护士的道德敏感性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外科护士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希望自身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效果[13]。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临床外科护士道德敏感性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的道德敏感性水平,为护理队伍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改善护患关系。

3.3  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职称越高的护士相对应的人文执业能力得分越高,这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8-9,14]。这与国家职称聘任条件具有一定相关性,随着职称的升高,护理人员需要接受的培训及学习机会就更多,同时,护士的职称越高,通常意味着他们积累了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生阅历,能够敏锐的感知到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需求,在临床一线中进行人文执业的能力水平越高[15]。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低职称护士的人文护理培训,可采用多元化培训模式分阶层进行逐级培训。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过人文护理培训课程的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明显高于未参加的外科护士,这与杨阳等[1]的研究结果一致。人文执业能力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培养与实践,才能真正融入内心并体现在行为之中,并非人人天生具备[16]。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过程,人文执业能力才能逐渐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而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但本研究显示仍有65.46%的外科护士未参与过人文护理相关课程的培训。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多途径、多模式的培训方式来加强外科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道德敏感性是影响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因素,且与人文执业能力呈正相关。表明外科护士道德敏感性水平越高,其人文执业能力水平越高。护士的道德敏感性水平不同,其在处理临床问题时会采用不同的决策,这些决策方式的差异会影响到护患关系及医护之间的协作[17]。临床一线护士具有良好的道德敏感性能够使其在临床护理情境中更有效地识别并应对伦理难题,深刻洞察患者的真实照护需求,从而有助于护士在工作中做出恰当的护理决策[13]。因此,为了优化护理团队的表现和患者体验,护理管理者应当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营造良好的道德伦理工作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护士的道德敏感性,确保临床护士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做出更加符合伦理规范的决策。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中外科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表现出中等偏上的水平。外科护士的职称、是否参加人文护理培训课程以及个人的道德敏感性水平,是影响其人文执业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期望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有关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实际状况,以帮助他们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而促进外科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次调查为单中心研究,后续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调查,丰富人文护理执业内容。

4  参考文献

[1] 杨阳,洪静芳,毕清泉,等.安徽某三甲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5):430-433.

[2]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22〕15号[EB/OL]. (2022-04-29)[2024-01-31].

[3] 侯守超,胡玉娜,邹辉煌,等.郑州市外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与工作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5):52-56.

[4] Huang FF, Yang Q, Zhang J, et al.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the moral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revised Chinese version[J].Nurs Ethics,2016,23(7):784-793.

[5] 彭纤淇. 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在道德敏感性和护患关系中的中介效应[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