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S模式下早期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情绪及肢体活动度的影响

作者: 张瑛凡

LEARNS模式下早期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情绪及肢体活动度的影响0

【摘要】  目的  探讨LEARNS模式下早期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2年3月- 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其中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选择实施LEARNS模式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LEARNS模式干预包括聆听(L)、建立(E)、应用(A)、提高(R)、反馈教学(N)及强化(S)6个阶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肢体活动度(内收、前屈、后伸、外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活动度(内收、前屈、后伸、外展)、HAMA、HAMD评分及各维度FACT-B(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情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乳腺癌附加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肢体活动度、FACT-B评分均提高,而HAMA、HAMD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肢体活动度和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ARNS模式的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并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  LEARNS模式;早期康复锻炼;乳腺癌;肢体活动度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13--04

乳腺癌是一种常发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伴有腋窝淋巴肿大、乳头溢液以及胀痛等症状,在发病初期极易被忽视。据相关研究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占女性癌症病例的24.5%,且死亡率为15.5%[1]。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干预,但手术作为一项机体应激事件,在术中会切除患侧腋窝淋巴组织,破坏局部微循环,导致上肢活动受限与水肿。此外,由于病灶位置的特殊性,手术还会对胸肌功能造成影响。因此,术后采取科学高效的康复锻炼方案对促进患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LEARNS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聆听(L)、建立(E)、应用(A)、提高(R)、反馈教学(N)及强化(S)6个部分对患者进行健康护理计划的实施,促进其快速康复。宋安平[2]研究认为,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应用效果较好。基于此,本研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LEARNS模式下早期康复锻炼,为临床后续康复护理方案提供实质性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以2022年3月- 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选择其中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选择实施LEARNS模式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研究对象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3]中乳腺癌的诊断标准;②首次接受手术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无手术禁忌证。

(2)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④合并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者;⑤合并急性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护,详细告知患者手术切口的护理方案与注意事项。规范讲解术后用药频次以及剂量,系统科普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发放健康食谱与疾病知识手册,专业指导术后康复措施与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术后情绪状态,以微笑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LEARNS模式下早期康复锻炼,具体措施如下。

(1)聆听: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依据康复锻炼需求制定床边访谈提纲,内容分为患者基础信息采集和康复锻炼认知调查2部分。基础资料包括年龄、病灶直径以及手术时间等;康复锻炼相关信息涵盖如下5项内容:①您认为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是否必要?②您所了解的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包括哪些内容?③您既往有无接受过相关康复锻炼?④您的家属是否支持您进行康复锻炼?⑤您家中有无适合开展简单康复锻炼的场地?访谈前需向患者作自我介绍,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了解其对康复锻炼的需求。

(2)建立:访谈结束后,医护人员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及康复需求,个性化拟定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方案,并根据术后不同时间点分阶段实施相应锻炼方案。

(3)应用:术后第1周的措施如下。①手术后6~24h,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于前臂下放置枕头支撑,缓慢外展手术侧患肢关节,再以肘关节为支点,将前臂与手缓慢移至胸前。②术后1~2d,在密切观察患肢情况的基础上,继续指导患者维持平卧肢体外展,同步进行伸指与屈腕动作,每日5次,每次重复7~8下。③术后3~4d,指导患者于床边进行屈肘运动,并配合小臂前后摆动,在家属与医护人员协助下进行关节内收与屈曲练习,每次15min,每日3~4次。④术后5~6d,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背伸、前屈及外展等运动,依据耐受度逐步增加角度至30°~45°。术后第2周的措施如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抬高爬墙锻炼,由医护人员记录最大抬举高度。视恢复情况鼓励患者尝试患肢越过头颈触及对侧脸颊及耳部,每日5次患肢内外伸、内收、上举及外展等运动。

(4)提高:术后2周起,根据恢复进展加强康复训练,逐步增加患侧肩关节活动强度与范围,每日进行划臂、扩胸、甩手及爬墙等运动,每次35min,持续3个月。

(5)反馈教学:建立线上微信群,要求患者出院后每周按时打卡运动计划,可通过图片或视频反馈锻炼情况。医护人员需及时鼓励,重申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并对错误姿势予以纠正指导。

(6)强化: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期间定期组织乳腺癌术后康复专家讲座,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讲座内容应包括康复锻炼细节与注意事项,并展示成功案例,以提升患者锻炼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1)肢体活动度:包括干预前后患肢的内收、前屈、后伸及外展角度。

(2)心理健康: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4]评估患者焦虑状况。该量表满分56分,由14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评分0~4分,总分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评估抑郁状况,该量表总分68分,包含17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0~4分,总分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3)生活质量:护理前后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6]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生理状况(7题)、社会/家庭状况(7题)、情绪状况(6题)、功能状况(7题)及乳腺癌附加指标(9题)共5个维度,每个条目评分0~4分,总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数据分析

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肢体活动度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活动度(内收、前屈、后伸、外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活动度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FACT-B(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情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乳腺癌附加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周静等[7]研究认为,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康复锻炼能够改善早期患肢功能与淋巴水肿。本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LEARNS模式的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这一结果与王荣等[8]的研究结论一致。乳腺癌术后常出现淋巴水肿,导致肢体沉重僵硬。临床实践显示,术后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肢体锻炼效果显著。在术后初期指导患者以肘关节为支撑点进行简单的外展运动,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手部动作幅度,通过多次重复锻炼可促进神经末梢突触再生,为改善肢体活动度奠定基础。术后2周加强肩关节运动能降低肩关节粘连与僵硬风险,在后续强化阶段提高锻炼强度可进一步扩大上肢活动范围。此外,早期康复锻炼还能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通过屈腕和后伸动作锻炼肌肉收缩能力,改善肌肉的氧气及血流量供应,从而降低瘢痕组织收缩风险。遵循LEARNS模式实施锻炼更符合术后患者的生物学恢复规律,通过向患者强调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可提高其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

本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LEARNS模式的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缓解其负性情绪。由于术后肢体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自理能力,易使其产生挫败感及无力感,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这与王薇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即术后锻炼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锻炼能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因手术创伤和回流不畅引起的肢体肿胀,加速手术切口愈合,进而改善肢体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此外,科学的早期康复锻炼有助于患者改善社交关系。刘雨等[10]认为,采用LEARNS模式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在聆听环节充分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而制定个体化锻炼方案。通过应用及提高环节确保患者规范执行锻炼计划,结合反馈环节给予正向激励,可提升患者的成就感。出院后通过定期随访及组织专家讲座,让患者了解成功康复案例,可进一步增强其康复信心。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不足及研究时间较短。为此,本研究严格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制定详细的纳入排除标准以提高研究的可比性。未来研究应制定更严谨的方案,为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实施LEARNS模式的早期康复锻炼可改善术后肢体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并缓解负性情绪。

4  参考文献

[1] 雷少元,郑荣寿,张思维,等.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全球模式:一项基于人群的2000-2020年肿瘤登记数据分析研究[J].癌症,2022,41(7):324-335.

[2] 宋安平.康复训练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临床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症反应发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3):2395-2399.

[3]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9,29(8):609-679.

[4] Maier W,Buller R,Philipp M,et al.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sensitivity to change in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J].J Affect Dis,1988,14(1):61-68.

[5] Maier W.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and its alternatives:a comparison of thei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Hamilt Scal,1990:64-71.

[6] 万崇华,张冬梅,汤学良,等.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5):298-300.

[7] 周静,孙涛,赵赢.综合康复锻炼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早期患肢功能和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4):92-96.

[8] 王荣,张爽爽,丰花,等.基于LEARNS模式的康复训练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3,38(3):417-420.

[9] 王薇,钟碧莹,丁懿宁,等.八段锦锻炼对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6):1448-1454.

[10] 刘雨,张莉,周景雯.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结核性脓胸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心理状态和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3):2419-2423.

[2025-02-26收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