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复发PROs测量工具各条目与腹肌顺应性训练腹股沟疝患者切口疝复发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

作者: 祝甜 肖珍 何秀 朱菊花 姚梦玲

疝复发PROs测量工具各条目与腹肌顺应性训练腹股沟疝患者切口疝复发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0

【摘要】  目的  探讨疝复发患者报告结局(PROs)测量工具各条目对腹肌顺应性训练腹股沟疝患者切口疝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经1年常规治疗及腹肌顺应性训练的55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结果提示是否复发疝气分为复发组(n=29)和未复发组(n=2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复发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疝复发清单各项目单独及联合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BMI)、疝复发清单各条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及疝复发清单中“您是否感觉您的疝气复发了”“您感觉或看到隆起了吗”“您的疝气部位有疼痛或身体症状吗”均是与患者切口疝复发有关联(P<0.05)。疝复发清单上述3个项目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723~0.951)、0.822(0.704~0.939)、0.798(0.674~0.922);敏感度分别为0.828、0.759、0.828,特异度分别为0.846、0.885、0.769。结论 年龄、BMI及疝复发清单各条目是影响患者切口疝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疝复发PROs测量工具对腹肌顺应性训练腹股沟疝患者切口疝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腹股沟疝;患者报告结局;腹肌适应性训练;切口疝复发;预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  R65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13--04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中常见的一类疾病,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多为手术治疗,然而复发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复发切口疝,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加重了医疗系统和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1]。目前,大多数切口疝长期复发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多为根据医生经验判断的体格检查,并辅以或不辅以影像学检查,然而此类方法通常难以对疝气复发进行常规、客观的长期评估[2]。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是在医护人员不对问题作出解释,由患者自身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国外已有相关研究证实[3],疝复发PROs工具可以有效预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切口疝的远期复发,但国内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此外,有研究表明[4],术前采用腹肌顺应性训练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率。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疝复发PROs工具对腹肌适应性训练腹股沟疝患者切口疝复发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使用疝复发PROs工具早期识别切口疝复发患者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3年1-12月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经1年常规治疗及腹肌顺应性训练的55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指征;②术前行腹肌顺应性训练;③入组时术后时间≥1年;④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②合并严重认知障碍无法正常获取结局;③行修补术时非首次疝气发作。根据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结果提示是否复发疝气分为复发组(n=29)和未复发组(n=26)。本研究已通过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收集资料

(1)一般资料:通过研究者查阅相关文献自行编制而成的一般资料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

(2)患者自我报告结局:由一名研究者采用疝气复发清单询问患者获取患者报告结局数据,疝气复发清单是Baucom等[5]提出的用于疝气复发的患者报告结局问卷,共3个问题分别是“您是否感觉您的疝气复发了”“您感觉或看到隆起了吗”和“您的疝气部位有疼痛或身体症状吗”。

(3)患者疝气复发情况:参照《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6],经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复发疝。

1.3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性检验,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或百分率,组间构成比或率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疝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BMI、疝复发清单各条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切口疝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以切口疝复发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赋值后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具体赋值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及疝复发清单中“您是否感觉您的疝气复发了”“您感觉或看到隆起了吗”“您的疝气部位有疼痛或身体症状吗”均是影响患者切口疝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2.3  疝复发清单各条目对切口疝复发的预测价值

对疝复发清单各条目行ROC曲线分析(见图1),结果显示3个条目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723~0.951)、0.822(0.704~0.939)、0.798(0.674~0.922),表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3个条目的敏感度分别为0.828、0.759、0.828;特异度分别为0.846、0.885、0.769,其中X1(您是否感觉您的疝气复发了)的预测效果最好,见表4。

3  讨论

目前,疝气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但仍会发生复发等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对疝气复发的检查存在主观性高且检查费用高等不足,因此需探寻新的辅助诊断方式,以便及时识别患者复发切口疝的现象。PROs指直接来自患者的健康状况报告,既往研究表明[7],PR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中患者的症状管理、临床决策、治疗效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内目前对疝复发的PROs工具研究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BMI及疝复发清单各条目均为影响腹肌顺应性训练腹股沟疝患者切口疝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患者年龄越高,越容易复发切口疝,这与Renshaw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高龄患者腹股沟区肌肉腱膜结构组织呈现出退变现象,腹壁肌层呈现出薄弱松弛现象,进而易发生切口疝复发的情况。此外高BMI的患者也易复发切口疝,这与张银超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高BMI患者,与正常患者相比,腹内压更高、手术切口愈合能力更差,腹内压力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腹壁肌肉组织收缩减弱和疝气缺损的扩张,且切口处的脂肪液化可能会增大切口部位的感染,进而增加切口疝复发的可能性[10]。

Chen Y等[11]研究提到,预测模型ROC的AUC>0.7时,预测效果中等。本研究结果显示,疝复发清单各条目行单独AUC分别为0.837、0.822、0.798,提示疝复发清单可以极好地预测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切口疝的复发。同传统体格检查方法比较,体格检查可能对身型较为肥胖的患者识别度不够高,PROs工具则根据患者自身体验和感受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具有简便、经济、可长期执行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中可使用疝复发清单以识别患者切口疝复发情况,以及时给予对应的指导或治疗措施。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以完善并推广。

综上所述,疝复发PROs工具可以有效预测腹肌顺应性训练腹股沟疝患者切口疝的复发,临床可使用此工具获取患者报告结局数据,以及时识别患者切口疝复发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4  参考文献

[1] 王雪雷,尹腾飞,谢磊,等.腹股沟疝行T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3): 1406-1409.

[2] Ganesh Kumar N,Faqih AA,Feng MP,et al.U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principles to enhance long-term completion of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after ventral hernia repair[J].J Am Coll Surg,2017,224(2):172-179.

[3] Tastaldi L,Barros PHF,Krpata DM,et al.Hernia recurrence inventory:Inguinal hernia recurrence can be accurately assessed using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J].Hernia,2020,24(1):127-135.

[4] 卞文霞.术前腹腔扩容联合腹肌顺应性训练对腹壁切口疝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21):3788-3791.

[5] Baucom RB, Ousley J,Feurer ID,et al.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after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establishing the ventral hernia recurrence inventory[J].Am J Surg,2016,212(1):81-88.

[6]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7):721-724.

[7] 张慧,李晓慧,刘桂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报告结局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6): 4066-4069.

[8] Renshaw SM,Olson MA,Poulose BK,et al.Community distress as a predictor of early hernia recurrence for older adults undergoing ventral hernia repair (VHR)[J].Surg Endosc,2023,37(6):4869-4876.

[9] 张银超,刘源,沈伟,等.腹腔镜疝修补术后患者复发疝气的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一项8年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3,23(7):760-770.

[10] Bueno-Lledó J,Bonafe-Diana S,Carbonell-Tatay F,et al.Component separation and large incisional hernia: predictive factors of recurrence[J].Hernia,2021,25(6):1593-1600.

[11] Chen Y,Du H,Wei BH,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risk-stratification delirium prediction model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prospective,observational,single-center study[J].Medicine,2017,96(29):e7543.

[2024-05-22收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